分卷阅读10

      锦归行 作者:春夏不复

    分卷阅读10

    够,我夺了他手中酒樽欲再饮,砰的一声被他挥袖打翻在地。

    我立时愕然,头上金钗响个不停。

    “我唤你来,不是让你陪酒说笑的。方才叫你喝酒,只想让你身子暖和暖和,这里比不得你的金桂宫。”高翔绕过我身前,弯腰去拾酒樽。

    方才紧张万分,被这么一说,身子确是有些寒意。平素在金桂宫住惯了,又急着一解心中所惑,只着了薄衣单裙便赶了过来,红嫣自架上取了一件袍子给我披上,又退回了原处。

    高翔开口,只字未提我所关心的事,只问我这段时日抄书有何心得,要我讲述一二。

    我心中气恼,又不便发作,只答抄书养心静气,这段时日心静了不少,至于书卷内容,实在乏味得很,全然记不下来。

    “很好,看来你没有白抄,有这点斩获足是难能可贵。”高翔向来说话似懂非懂,我也懒得深究,不言不语,待他继续往下说。

    高翔又问我为何惧怕王妃,不敢与她争执,直问得我啼笑皆非,叫我如何回答是好。

    赵嫚生性娇蛮,自幼就与我有嫌隙,又是武威侯的王妃,如今我暂且寄居侯府,况是罪臣之女,如何有资本去和她争执理论。

    高翔见我不语,一脸肃相,话音抖增:“你这般懦弱,连区区王妃都怕成这样,如何能为你父亲沉冤得雪,又有什么样的资格配得上皇家子嗣。千里凶途你都闯过来了,鬼门关前走了数回,你如何对得起为你牺牲的那些冤魂?”

    高翔话语虽少,次次戳我心窝。

    这一回,我竟又无言语对。

    回想数月前从京都昼夜不停赶往武威郡,屡次遭逮人袭击,若不是建彦与高翔派人相救,这条命早被掩埋在风沙里头了。

    当日面对悍匪,我自能有勇气提刀以命相博,入了侯府,见到赵嫚却是畏首畏尾,但求息事宁人,我顿自惭不已。

    沉寂良久,我方抬头直目与高翔对视,咬唇凛然道:“谢侯爷提点,小女今日记下,若是今后得罪了王妃,还望侯爷莫怪,这是她咎由自取。”

    言毕,我仍瞪目对视,丝毫不避让目光,想看清高翔听到此话作何感想,只觉那张俊脸又令我联想到了血战沙场,奋勇杀敌时的刚毅,尤是那双眼神,直摄人心魄,似要将我吞没。

    但见高翔直瞪我良久,深邃黑目似要将我望穿,复又踱步徘徊,蓦地双掌互击,顿呼一声:“好,这才像陆相的女儿,本侯果是没把你从虎狼之穴中白救出来。”

    辱了王妃,高翔还如此高兴,这又作何解释,我茫然无语。

    高翔不待见赵嫚,府邸人尽皆知,可她终究是御史大夫赵无碌的女儿,再耍横泼辣,也是身份高贵。

    高翔怎么会当着我的面,故意贬低赵嫚,这分明是在打自己的脸儿,我更是莫名惶恐。

    高翔与我案前对坐,告诉我方才让我喝酒是为了压惊,因为后面要说的事情怕我难以承受。

    而逼我顿悟,拿出血性也是为我着想,没有毅然决然的信念,莫说大仇得报,估摸最后自己连怎么死的都不清不楚。

    此事要从皇宫党派争斗说起,皇上念前皇后尤甚,对太子建彰宠爱不已,太子之位固若金汤。

    皇上另有三子,为巩固太子之位,建彰拉党结派,御史大夫赵无碌首当其冲,其他一众九卿官员附炎趋势,一大半都站在了太子这边,好等将来太子登上皇位,分一羹荣华富贵。

    御史大夫赵无碌有二女,幼为嫚,长为婧。当年我朝大定后,封官赐赏之时,赵无碌便进言皇上,欲将小女赵嫚日后行过笄礼,许配给大将军高翔。

    高翔军功卓著,叶掩花容,深受朝中及百姓爱戴。皇上恐其危及皇威,日后对皇权有所干预,倾覆我朝,便许了这门亲事不说,还明褒暗贬,封了他武威侯,远赴姑臧城,镇守边疆。

    一言,借太子裙带拉拢高翔,收买人心。

    二者,如边关告急,便可借西戎、北狄之手,以军令治罪,铲除心腹大患。

    三来,赵嫚在高翔身边,也可借机打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有风吹草动,便可防患与未然,及早应对。

    除了赵嫚之外,赵无碌还在侯府遍布眼线,长史张昌便是其中一个,这也难怪当日会在闲豫堂看到那般不堪入眼的景象。

    高翔怠慢赵嫚,专宠紫姹、红嫣,便是这个道理。

    王妃再怎么身份尊贵,出了阁,一生荣辱只能身系夫君一人,千里之外,赵家势力再大,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赵无碌长女赵婧,只因长相与前皇后颇有几分神似,被册封为夫人,地位仅在皇后之下,如今宠冠六宫。性子与赵嫚无异,也是个刁蛮的泼辣子,全仗皇上的庇护,气焰日益嚣张,后宫一众俱是避恐不及。

    以御史大夫赵无碌为首的太子一脉,风头正盛,而那廷尉李盎就是其中的一枚棋子。

    李盎在我朝初定时,论功封赏被封了廷尉一职,廷尉主管刑法和狱中大小事务。

    然好大喜功,又好女色,收了京都玲珑阁的青楼女子小红做妾,此事原是家务事,与爹爹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巧的是,丞相府中的一个家丁与这小红正是老乡,禀告爹爹说小红本是前朝瑶星公主身边的侍婢,前朝瓦崩,流落于青楼之中。

    当时我朝根基未稳,皇上虽礼遇前朝皇帝,将他封了侯,赏了封地,却是派人暗中监视,直至寿寝,收了封地,方高枕无忧。

    而前朝皇宫内的一干人等,皇家子嗣、后宫妃子、朝中要官一概流放岭南,死的死,病的病,已经所剩无几。其他低等奴婢太监因人数众多,贬为庶民,永世不得入宫,更不得与我朝官员有染。

    兹事体大,爹爹派人暗查数月,方查实小红身份,果是前朝瑶星公主身边的侍婢。

    李盎为人夸浮,得一美人坯子,四处招摇,居然还将其带入牢狱,令其观赏对犯人的酷刑,来彰显自己的威风。

    证据确凿,爹爹一折凑书递到御前。

    皇上念李盎初犯,不过是区区侍婢,又有御史大夫赵无碌在旁求情,一时心软,只将小红杖毙,罚了李盎一年的俸禄,此事便作罢了。

    谁想,李盎对爹爹当日告发之事一直耿耿于怀,便投靠了赵无碌,加入了太子一党。

    爹爹,赵无碌,马德庸位列三公。赵无碌拥太子,而太尉马德庸则是二殿下建斌之母马皇后的胞弟,自然是扶持二殿下建斌。

    宫中早已形成龙虎争斗之象,百官为了自保,纷纷选边。太子建彰势众,而二殿下建斌文韬武略、仁厚贤德,又是当今马皇后嫡出,虽是势弱,也有不少忠勇大臣拥护。

    唯独爹爹,位列三公之首,与三殿下走得虽近,却是整日吟诗赋词,对酒当歌,迟迟未

    分卷阅读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