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锦归行 作者:春夏不复

    分卷阅读130

    台对建瑞可好了。”

    我向孙美人行礼,道:“臣妾见过孙美人。”

    “快快请起。”孙美人上前来托我,道,“宜庄夫人当日麒麟殿上代妾身献舞,解皇上燃眉之急,还未当面言谢。”

    我道:“是臣妾该道不是才对,害孙美人腹泻的,是姐姐宫里的人。此事与姐姐无关,还望孙美人莫要迁怒于姐姐。”

    此时,孙美人身后的一个婢女和一个公公,也跟了上来。见那婢女暗暗觑我。一眼便认出,定是皇后安插的她身边的内应。

    孙美人回身对那奴婢道:“带小皇子四处走走,宜庄夫人于本宫有恩,今日恰好遇着了,理应当面言谢,多聊两句才好。”

    那婢女上前,垂着头刻意避开我的目光,迟疑了一会儿,便与公公一道离开。

    待三人走远,我忙倾身拢手在孙美人耳边低语:“怎可让小皇子离身,那……”

    音犹未落,孙美人亦附我耳边道:“无妨,那公公是自家人。”

    我猛然瞪目一惊,原来孙美人与姐姐一样,早就知道皇后悄悄把间人安插在自己身边。

    孙美人匆匆朝四下瞧了瞧,携着我的手,低声道:“不如移步红絮宫一叙罢。”

    我与她只萍水之交,她却直言不讳地告诉我这些,又邀我去她的红絮宫。显然,面前的这位孙美人也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只会憋在宫里,照顾皇儿。

    如今想来,这后宫之中,除了那两个喜欢嚼舌根的彭良人与周八子,个个都非泛泛之辈。

    记得听高翔说过,孙美人腹泻那日,在榻上还为姐姐求情,应是无害我之心。向来韬光养晦的她,今日不惜主动卸下面具,定是与我有要事相商。

    她并非皇后身边的人。我心中倒也是好奇得很,她来找我,究竟所谓何事?

    ☆、第七十八章

    随孙美人步入红絮宫,宫内不如椒房殿的金碧辉煌,也不及凌雪宫的典雅别致,满园的各类红花在这个暖春时节傲然绽放,将宫中染成了一片红色的汪洋,看起来倒也算是赏心悦目。

    宫中的下人不多,但看得出,这些都是孙美人精挑细选的心腹,见我进来,个个都当我不存在似的,不向我行礼,也不偷瞟我一眼,只顾忙着自己的活儿。

    入了正殿,还未等我试探,孙美人已然跪倒在我身前。

    我立时大惊,忙将她扶起,道:“孙美人这是作甚,雪妍万万承受不起,还请起来说话罢。”

    怎料,孙美人身子虽是娇小,毕竟是舞姬出身,气力倒是大得很,虚费了好多力道,也未将她拉起。

    孙美人跪在地上,央求道:“请宜庄夫人看在小儿建瑞的份上,救我母子一命罢。”

    我道:“此话怎讲?我不过是一介命妇,何来……”

    音未落地,孙美人已启口道:“宜庄夫人深明大义,必能救我母子于危难之中,还请先答应了臣妾。”

    这孙美人这般心诚志坚,不顾自己身份,也要向我求援,不禁让我左右为难起来。

    不过她终究不是站在皇后那边的,或还受到其威胁迫害,才来求我。

    高翔曾对我说过,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家人。

    而今,为了对付太子一脉,最需要的就是站在一条土壕里并肩作战的战友。她是建瑞的生母,在后宫之中,也算是个人物。

    我道:“雪妍答应就是了,还请孙美人快快起来罢。”

    孙美人骤然抓着我的裙袂,呼道:“真的?”

    我含笑点头,将她扶起。

    二人坐定,孙美人才说起了宫中的往事来。

    孙美人还是一名舞姬的时候,前皇后还健在,名为郑姌,是我主的正室。那时的马皇后,还只是一名姬妾,地位根本无法与她企及。

    马皇后名叫马明珠,出生于商贾世家,容貌昳丽,见识不凡,家中经营铁器冶炼生意,当时在汉中颇有名望。时值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我主为推翻前朝暴政,募兵买马,聚买兵器。

    马家不但无偿为我主提供兵器,且还倾其所有,将祖上田产一并变卖,筹集了十万两银子,以供军需。当时的十万两银子,可是救命的钱,有了这笔银子,不断召罗精兵良将,我主这才有了对抗前朝的资本。

    我主为了感恩,将马家的两个子女留在了身边,一个便是当今的马皇后,另一个则是现今的太尉马德庸。

    而孙美人能够从一名舞姬,摇身一变成为美人,还要归功于马明珠的举荐。说起来,马明珠对她还有提携之恩。

    听到这里,我不禁目瞪口呆,她二人竟还有这样一段渊源,不禁怀疑起了孙美人此番邀我来红絮宫的动机。

    孙美人显是看出我的脸色不自然,将茶盏朝我面前推了推,朝我莞尔一笑,又说了下去。

    当时的日子过得不比今日这般舒坦,身旁多个人照应,也是好的。马明珠见孙美人善歌舞,力气也比寻常女子大些,便提议郑姌让我主立她为妾,好照顾全家人。

    郑姌本是个大家闺秀,性子温和,也就同意了,再向我主说与此事。他亦欣然接受。就是这样,孙美人便成了我主的姬妾,其职责,主要是为二人照看小主子。

    因为有了马家的援助,汉中其他商贾也纷纷响应。我主声势日益强大,四大将军征战四方,开疆拓土,直杀到京城天子脚下。因身在前线,我主考虑到家眷的安危,将其一并留在了汉中,待攻破皇城,推翻前朝,再将她们接来。

    时也命也,就在四大将军包围京都之时,我主正在赶赴京都的路上,身在汉中的郑姌自幼身子骨弱,受不起连年战事的颠沛流离,身患恶疾,卧病在床。马明珠请了郎中来为郑姌看病,郎中只说有些气血不调,服几剂药就好,诊治完毕就留下方子离开了。

    当时的孙美人,正在厢房帮着两位姐姐照顾建彰、建斌两位年幼的小主子。因心忧郑姌病情,便隔着墙谛听了郎中的诊断,心中顿而释然。

    可就在她满心以为郑姌过几日就能康复时。数日后,正屋突然传来大声嚎啕,当她领着两位小主子前去一看,郑姌已经归天了。

    郎中分明说是小病一场,怎就忽然去了,孙美人自己怎也想不明白。

    马明珠对屋里的所有人说,前阵子郎中来看过,说郑姌已病入膏肓,恐时日无多,怕告知众人后,消息传入正在阵前浴血杀敌的我主,乱了心志,功亏一篑,这才隐瞒郑姌的病情,还说这也是郑姌自己的意思。

    众人皆黯然泪下,钦佩郑姌的高义外,也赞许马明珠的坚强。

    可那日郎中分明不是这样说的,孙美人不禁心下狐疑,怀疑郑姌的死与马明珠有关。

    之后,她便悄悄在园里捡了些郑姌服用过的药渣,到城里的药铺问个究竟。药铺掌柜一看,当

    分卷阅读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