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

      锦归行 作者:春夏不复

    分卷阅读132

    。

    回到红絮宫后,怕事情传到马皇后耳朵里,保不齐又会成了第二个郑姌,便一个人也未告诉。可日子一天天过去,瞒着也不是个办法,孙美人忽心生一计,用布条将自己的腰肢给束了起来。明知这样对胎儿不利,自己喘息也是困难得很,可为了腹中的胎儿,孙美人别无他法。

    这一束,身形虽是看不出来。可这月事一直不来,令孙美人甚是焦急。后妃每个月的月事都有记载,若是连着几个月不来,必遭人怀疑,便每个月都算好日子,找了宫里一名靠得住的婢女,在她每次来月事后,将她那满是血污的月事条裹在自己身下。待专管月事查验的公公掐着日子前来查验时,就将那月事条取出,总算是瞒了过去。

    可这依旧不能让孙美人悄然无息地安稳度日,每个月太医为各宫后妃日常把脉,是宫中的规矩,逃也是逃不过的。那也真真是巧了,为孙美人把平安脉的太医,竟是她的老乡。察觉出孙美人脉有异相时,刚要开口道喜,却见到她一个劲儿地朝自己使眼色。

    能在宫里活得长久之人,必有其生存之道。这太医当即察觉出孙美人有难言之隐,便不动声色。待屏退下人后,孙美人急急跪在那太医面前,求他万万莫要自己有孕之事告诉他人,并许以金银财物,以示厚恩。

    这太医为官多年,后宫久来无所出,多少也猜得出几分。念在孙美人与他是老乡,又有金银赏赐,也就替她瞒下了此事。还提示她,先养胎三月,勿要让人觉察,三月之后再被临幸,有五成的把握可保住胎儿。剩下的,则要靠她自己了。

    孙美人自知无法拒绝皇后的临幸,便托病三月。待腹中胎儿安稳后,再行雨沐。兴是自幼勤练舞姬的关系,期间毫无妊娠迹象,那腰肢又一直被束着,几个月来也不曾被人发现。直到怀胎七月,再束下去,恐对胎儿不利,便不再束腰。

    哪料到,才不几日,这肚子就鼓胀得老大。下人见势,忙唤太医来看,这脉一搭,竟说是已怀胎七月。

    那为孙美人把平安脉的太医,早已暗中与她有过一番商议,说此母子异于常人,绝非常理所能推断,是为不详之兆,请求皇上要多加小心。

    孙美人这招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她自知即便是诞下骨肉,也未必能保得住母子平安。可宫里常年未有喜事,皇上嘴上不言,那阴沉的脸色早已摆在那了。得知自己怀有龙嗣,怎能不喜,必不会听从他人道听途说。不过,皇上疑心甚重,待将来产下,必心有余悸,将冷落自己,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且有了这番神鬼之说,总归会让旁人心有恐惧,不敢靠近。

    一个无欲无求的后妃,就算有了子嗣,也总比一心想要夺宠的人来得安全许多。

    也只有这样,或才有机会保住性命,安享余生。

    之后,孙美人便果真母子平安,为皇上添了一位小皇子。

    这时我才知道,上次姐姐口中说的孙美人产子故事,都只是道听途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没想到这些年来,皇后居然如此恶毒,全然超乎我的想象。不但亲手害死了明德皇后,还对后宫各妃全力打压,就连与她一同苦尽甘来的孙美人,也不肯放过。

    忽而想起当年的赵婧,她是赵无禄的女儿,难道也甘愿服下这避子汤?

    孙美人摇头说,赵婧身份再是高贵,相貌再是神似明德皇后,终究是个夫人。后宫有后宫的规矩,人人都有容颜老去的时候,盛宠只在一时,有个一儿半女才能安然一世。赵婧多半也是和她一样,被人在暗中下了药而无所察觉,才一直不得孕的。

    故而,当赵婧风头正盛之时,也未见皇后有所行动,想来早已是成竹在胸了。

    赵婧是何等的精明,也逃不出皇后的掌心。可见,在这光鲜亮丽之下的后宫,远非深墙之外的人所能想象。

    如今回想起来,幸好姐姐看得透彻,不等皇后来赏,自觉服下了那避子汤。否则,恐怕这凌雪宫,早就易主了。

    孙美人将这等深藏了十二年的宫闱秘事,与我说得这般仔细,必是皇后越来越容不下她母子二人,这才不得已向我求助。

    建彦去了骊山,自然是由马德庸去对付。宫中只剩下两位皇子,显然已是将矛头对准了建瑞。而眼下能与太子一众抗衡的,也只有高翔了。

    她不来求我,又能去求谁呢。

    我道:“大将军为我朝重臣,必不会视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而不顾。孙美人有何难处,不妨道来。”

    正愁着无法将皇后扳倒,孙美人今日相邀,犹如雪中送炭。一旦抓住了皇后的罪证,定叫她翻身不能。

    帮她,也就是在帮自己。

    然后,孙美人后面说的事情,更是让我大吃一惊。

    ☆、第七十九章

    就在匈奴朝拜那日,麒麟偏殿内,孙美人早已看出,那为送来糕点的婢女,双手微颤,步伐慌乱。这糕点,必有名堂。

    当时,孙美人并不知这婢女是出自凌雪宫的。否则,当时她便早早向姐姐暗中提点了。在宫里待了这么些年,哪些人值得交,哪些人不值得交,这理她是再清楚不过了。

    皇后倘若真要对她下手,也不会挑在这个点儿,必是想让她登不了台。很明显,她的目的就是要皇上迁怒与匈奴,挑起是非。只有这样,才能将高翔从京都支开。而高翔一旦离京,她便再无顾忌。

    原来这孙美人身居后宫,竟将朝中之事看得如此透彻,果是深藏不漏的高人。

    我蹙眉惊道:“明知这糕点有问题,你还吃去?”

    孙美人苦笑道:“不然呢?我若不吃,必遭皇后起疑。她这是摆明了不想让我登场,我别无他法,就算里头有砒霜,我也要吃。”

    当时,如若不是我临时顶替,怕是匈奴还真要赢了那一局,只怕世道又要不太平了。

    我厉声质问道:“你既知晓其中道理,还要将我夫君置于险境,究竟安的什么心?”

    孙美人忙抬手示意我噤声,朝宫门外瞅了瞅,叹息道:“这也是没法子的法子,我若不食,我与瑞儿恐将来要遭皇后毒手,她这分明就是在试探我。为了保住瑞儿,我就算是豁出这条命来,也要护他周全,也只好牺牲大将军了,将眼前的危机化解,还望宜庄夫人体恤我一个为人母亲的心。”

    为人母亲的心?

    我虽不曾有子嗣,可倘若有人要对高翔不利,我必舍命奉陪到底。高翔尚且如此,孩子与我血脉相连,岂有不顾之理?

    若是置身在麒麟殿偏殿的是我,恐怕也会与孙美人如出一辙。

    她虽险些害了高翔,终究是出于无奈。我心中也不怨她,示意她说下去。

    后来孙美人才知道,那婢女是凌雪宫的人。她与姐姐素来无恩无怨

    分卷阅读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