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4

      枣儿沟发家记 作者:南侠小展

    分卷阅读164

    的,结果茯苓饼没买到,买了一大兜奶酪,一大兜肉脯,一大兜艾窝窝,现在又新添了一兜酥糖。

    江逸小心地抱着那兜酥糖,边走边兴奋地跟苏云起说:“你不知道,这东西有多棒,酥、脆、香、甜,不粘牙不腻口,里面的麻馅是一层层的,好吃又有趣,三叔公肯定喜欢,我觉得小爹应该也爱吃。只是做起来太麻烦了,要不我肯定早就做了。没想到在这里能买到,嘿嘿,真是赚到了!”

    苏云起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模样,也发自内心地露出笑脸。

    江逸转头看他,这才觉察到苏云起都快被零食兜给埋了。这么个玉树临风的男人,身上挂着几个散发着甜香气味的大兜子,说实话,有点滑稽。

    江逸不好意地笑笑,伸手去接苏云起手上的布兜,“我拿两个吧,你都拿半天了。”

    苏云起躲了一下,温声道:“你在前边看东西,我拿着正好。”

    “给我吧,你一个人拿这么多……”江逸还在坚持。

    苏云起干脆从怀里掏出钱袋递给他,玩笑道:“你拿这个吧,这个是最重的。”

    江逸原本想板起脸,却没忍住笑了,“哪里是最重,是最贵吧?”

    苏云起学着他的样子眨眨眼,带着笑意说道:“责任重大,你可得保护好了。”

    江逸撇撇嘴,“懒得理你,大男子主义!”

    苏云起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想来也不是什么好话,既然不是好话,还去追究干嘛?平白影响了感情。

    江逸嘴上说不理人家,没走两步就又忍不住开始说了起来。

    “以前我外婆最爱吃酥糖,她说唐朝有个大诗人,专门写了诗来夸它,怎么说来着……‘茶罢一块糖,咽而即消爽,细嚼丹桂美,甜酥留麻香’,每次买了酥糖外婆就要在我耳边念,我都背过了。”

    苏云起接口道:“外婆也是读书之人?”

    江逸点点头,有些怀念地说道:“在那个年代算是很有学问的,只是后来因为一场政治运动落了难,事情过去之后她原本有回城的机会,但是被我连累了。”

    说到这个,江逸的心情明显低落下来。

    苏云起空出一只手,摸摸他的脑袋,逗弄道:“现在没了你,想必外婆过得不错。”

    想起那次魂穿回去短暂的交流,江逸猜想着外婆应该是跟着小姨去了美国。外婆原本就是对外关系方面的专家,至少语言方面不成问题,而且听说那边老年人的生活比较丰富。想来应该过得不错。

    想到这里,江逸心情确实明朗了些。苏云起也暗自松了口气。

    又沿着街道走了一会儿,并没有看到什么想买的。

    江逸把单子掏出来,边走边念叨着:“我想起来了,京八件和驴打滚咱们应该买不到了。得等到女真人入关后才有。”京八件是清朝宫廷传出来的,驴打滚似乎也是满州的吃法,后来才传到北京。

    苏云起瞄了一眼单子,纳闷道:“景泰蓝是什么?”

    江逸比他还惊讶,“你不知道?”

    苏云起摇摇头,“从未听说。”

    江逸皱眉,“不应该呀,像你们这种富贵人家的子弟不是对这种把玩之物十分精通的么?莫非是现在不叫这个名儿?”

    “什么模样的?”

    “嗯……颜色跟唐三彩差不多吧,花里胡哨的,铜胎,也有金的,常做成镜面、圆盘、细颈瓶……”江逸十分不专业地描述了一番。

    苏云起想了想,说道:“你说的应该是‘奇宝烧’,也叫‘佛郎嵌’,那个买不到,是皇宫专用。”

    “唔,那就之后再说吧!”原本想给孩子们一人买个小葫芦挂在脖子上的,这样外人一看就知道是他们家孩子,多拉风。

    江逸有些失望,低头看了眼单子,嘟囔道:“就剩茯苓饼和烤鸭了,不知道能不能买到。”

    苏云起指着一家店面问:“那个是不是你要找的茯苓饼?”

    江逸抬眼一看,刷着红漆的匾额,崭新的店门,精精神神的店员,竟是家不错的点心铺子。

    他拿眼往铺子里看了半晌,纳闷地问:“哪里有茯苓饼?”

    苏云起抬手指了指柜台角落,木质吊牌上用墨写着四个楷体小字:茯苓夹饼。

    江逸呆了一下,不由地竖起大指挥,“眼神真好!”

    苏云起笑笑,“去看看吧!”

    江逸点点头,边往店门处走边小声对苏云起说:“茯苓饼流行起来是在几百年后了,其实我也不确定这时候有没有。”

    “兴许是呢,看看罢。”苏云起接口道,“若不是,咱们就去买些茯苓霜,你自己做。”

    江逸赞许地点点头,“若是自己做,我就做果酱味的,那个不甜不腻最好吃,不过要等到夏秋两季了。”

    “眼瞅着也就到了。”

    几句话的功夫,两个人就迈过门槛进了店门。

    店里的小伙计热情地迎上来,看到苏云起身上的大包小包不由地愣了一下。还是老掌柜经验丰富,一看就知道是来了大主顾。

    老掌柜给小伙计使了个眼色,小伙计便反应过来,更加热情了些,“二位想要点什么?咱们店里点心样式全,材料好,许多大户人家的小姐太太们都叫丫环小厮过来买!”

    江逸笑笑,直接走到掌柜面前,指着“茯苓夹饼”的小吊牌说道:“老先生,有句话我就直说了,若是有冒犯之处您别介意——我想知道,这茯苓夹饼可是用茯苓霜和精白面粉抖匀了做成薄饼,中间再夹上蜜饯馅料等物?”

    江逸说完,便看见老掌柜的脸色明显变了,于是赶紧解释道:“我们是慕名而来,找了好些地方都没碰到,倘若您这里就是这个,我定当多买些。我们兄弟大老远来一趟也不容易。”

    兴许是江逸所说“远道而来”的话语让老掌柜放了心,他看着江逸半晌,狐疑地问:“客人先前吃过?”

    江逸点点头,脸不红气不喘地说道:“别人送的。”这也算是善意地谎言了。

    老掌柜松了口气,叹道:“能一口把材料说出来的,八成也是懂行的。我也不瞒你,这样点心确实如客人所说,用茯苓和白面粉做成饼,中间夹的馅料不同,口味也有所不同。”

    江逸看了看苏云起,喜道:“还真是找到了,老先生,我看这柜台上只有木牌却无点心,这是何故?”

    老掌柜耐心地解释道:“客人有所不知,这样点心做起来并不容易,且用了较为昂贵的茯苓等物,卖价不低。一般散客只看价钱,并不清楚其中的好处,所以即使摆了上来也乏人问津。”

    “如今店里还在售卖么?”江逸有些担忧地问。

    老掌柜笑笑,说:“客人放心,虽然这茯苓夹饼不在明面上摆了,可高门大户那些老主顾们却会天天派人来买,所以作坊里每天都做

    分卷阅读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