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

      共业招感 作者:铁人王贺喜

    分卷阅读25

    教不买账,只说:“别好的不学,尽学些嘴上跑火车,安全员是让你受罪的,不是让你当官儿的!”

    管教走后,众人望着乌纱被摘的贵哥,貌似心不在焉,其实是不知如何反应,大家都等着有人出头为贵哥‘打抱不平’,但又怕马屁拍歪,惹来灾祸,于是各自蹲踞,各有心事。

    而贵哥倒是一脸轻松,一屁股坐上通铺盘起腿来,仿佛是为自己打消尴尬:“哎,真是无官一身轻呐!向园儿,今后这号儿就交给你啦!”

    向园摸不清水深,他认为贵哥极其热爱中央集权,从其他人的抱怨里,他知道了并不只有安全员能吃盒饭,只要一天多交几十块钱,谁都能吃盒饭,而贵哥为了昭示自己的政治地位,封杀了其余诸人吃上好饭的可能性;以及贵哥豢养汉奸、放任家奴横行无忌,将通铺视为皇位,非熄灯时间闲杂人等不准上炕……如是种种,无一不刻画他懒政暴君的形象——这样一个人,怎可能把安全员头衔拱手让人呢?

    向园忆起贵哥看信时快乐的笑容,心想,信上所写,很可能是外面关节打通,他即将被释放,因此毫不介意监舍里地位高低,贵哥一颗心早已飞往人间。

    想到这里,向园心里踏实了,如此一来,压根不算争锋,顶多就是禅让,只要做好面子让贵哥下得来台,捧他如捧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再给些退休福利,其乐融融的生活指日可待。

    这些日子,向园总结了:在监舍里要想混得好,钱包、形象和罪名缺一不可,而他们监舍里没有富裕人儿,除一只耳外没有十分强壮的,除贵哥外没有两抢以上的重罪,这样一来,在他向安全员的位置一路向上时,并无难啃的骨头拦道(这时他已完全忘了汉奸)。

    极少数人瞥着向园,眼神里不服掺杂滑稽,仿佛在说你一鸟人何德何能管咱们一号人?各自都有盘算,愿投诚向园者有之,意图扶贵哥东山再起者有之,更有一二,妄想把皇储拉下马,顺便拿自己顶上。

    向园倒是不躁,心里想,体制改革不能急于一时。

    正值此时,许归宁走了进来,铁栅栏复又合上,哐当一声。

    许归宁目睹一切,暗自觉得,他得把向园扶上去坐稳,倒不是他有政治野心,实在是因为不上就得下,得到提拔而不中用的人,不仅受到众人碾压,就连管教也会唾弃。

    他坐到通铺上,说是坐,其实只挂了少量屁股上去,一怕贵哥不悦,二怕众人暴动,必须得保证行动力,向园已经残了,要是他也受伤,那就不是双双趴下了,是双双挂起呀。

    向园暂失双腿,只好挥舞双手以吸引众人目光:“原来我们号儿的管理比较松散,这主要是因为——负责人力分配的汉奸受伤了,是职位空缺和人手不足导致的。现在我当了安全员,我们先从吃饭睡觉的基本管理开始,从明天起,吃饭的时候,由管理人员负责队伍管理,绝不允许抢道插队、帮占位子、推人打人的现象发生。”

    他接着说:“这个管理人员就由一只耳来当,大家也看到了,他虽然比较鲁莽,但是人是很老实的,不会偏袒,也不会故意为难谁。”

    说完这里,向园试探性问贵哥:“您觉得怎么样?”权力更替不能一气呵成,他明白,得适当让贵哥参与政策推行。

    贵哥没反驳:“行啊!我看行,是得好好管管!”

    贵哥既然发话,无论同意的不同意的,大家集体失忆,忘记了一只耳殴打插队者胡子的壮行,纷纷点起头来。尤其是一只耳的小团伙,都说物以类聚,他们大都是一时失足的劳动人民,既然一人得道,那鸡犬升天也在意料之中。

    一只耳猛然拔地而起,好似一堆蘑菇里长出的大葱,他对向园印象很好,替这个文化人做事他心甘情愿,为表忠心,此时他拍着胸口道:“我一定好好管理!”

    灯嘭地灭了,黑暗里大家发出或讽刺或低迷的声音,一个接一个爬上了通铺。

    许归宁听见向园说:“你的信。”接着一个东西塞进他手里。

    向园接着说:“其他的管理方法明天再说,都睡吧。”

    又一晚。

    第18章 真的取不出标题了

    铁栏杆间穿来一抹天光,许归宁早早下了床,就着那抹淡青光线读信。

    信被拆开过——来往信件早被负责信件收发的人读过,以防人犯传递危险信息。

    甫一展信,字迹又大又丑:归宁我哥,见字如面。

    许归宁心里炸了个雷,惊得喉咙里挤出一线残声。光凭字迹,就知道这不是沈国荃与他互通有无的信,这字迹他很熟悉,在每一个她曾接收的包裹上都有同样张牙舞爪的三个大字:沈国莉。

    “我现在在南方做生意,准备过了年出国,听到你出这个事,我很痛心,然而帮不上忙。你肯定觉得全哥能帮你,不过全哥现在非常忙,你也说过,他和康哥是做生意的主要骨干,我跟你就是小人物,咱们的命运,还得靠自救。

    万望保重。

    利  2016年末”

    许归宁此时多么想奉上信件自证清白,转念一想,一个大活人告死的案子被办得稀里糊涂,难道真是破不了吗,还是说,把案情含糊带过才是目的。从被捕、拘留再到如今看守所,判决遥遥无期,得到外部援助又可能性渺茫,这个罪名,他应该是坐实了。一名无亲无故、无人记得、无人来救的杀妻犯,其人生终将在公检法的来回文件里逐渐泯灭。

    全哥……和康哥?骨干和……小人物。

    许归宁仿佛知道了什么,又什么也不知道。

    自打进了新年,气温一天冷过一天,监舍里虽有暖气,大家却要马不停蹄赶上毛衣进度,从早到晚将手置于寒冻中,一只只粗手上无处冻疮,伤口处红肉绽放,毛线一勒,棒针一戳,真是有万千滋味在其中。向园倒是免于受罪,他的任务由一只耳主动代劳。随时间推移,一只耳骨子里劳动人民的勤劳和乖觉渐渐显现,自从走上了正确的政治道路,他的日子过得比外边还规律,除了织毛衣,他还负责监工、清洁安排与食宿管理。如见有人因冻伤落下毛衣进度,一只耳总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云云。一听一只耳唠叨,别人还没反应,贵哥就老大不乐意地掏耳朵,再捡起针线,装模作样也织两针,算是给诸位面子了。

    直到过年前,监舍大体形成了以向园为政治中心,贵哥垂帘听政的领导班子。在一只耳等劳动人民的拥

    分卷阅读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