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

      一枝红杏纸上春 作者:许乘月

    分卷阅读137

    “庸医,听说你连喜脉都把错了?”

    原本还沉浸在感动中的顾春闻言,带着恼意朝他飞起一脚就踹了过去。

    江瑶看热闹不嫌事大,扑过去替她将叶盛淮抱得死死的:“春儿,快,快踹死他!叫他哪壶不开提哪壶!”

    “我还手了啊,我真的会还手的啊!”叶盛淮亦是笑意飞扬,一边试图挣脱江瑶的钳制,一边闪躲着顾春的花拳绣腿。

    三人就这样无视府中众人诧异的目光,如从前在团山上那般恣意放肆。

    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仿佛那些一同经过的年少时光,永远不会老去。

    ****

    光化三十五年,腊月初四,大寒。

    冯星野今日难得没有藏头露尾,虽仍是一袭黑袍加身,兜帽遮脸,却是手执令牌自定王府正门而入。

    一路行色匆匆急奔至主殿书房,也不待通传便推门而入。

    书房内的李崇琰正在批阅州府官员呈上的公文,闻声转头,见冯星野那心急火燎的架势,心中不免咯噔一声。

    “出大事了。”冯星野反身将门掩了,几步奔到桌案前,与李崇琰相对而坐。

    今日的他再没心思贫嘴或故弄玄虚,直截了当道:“两件事。第一,三日前,腊月初一,陛下薨。”

    李崇琰愣了许久。

    人非草木,光化帝毕竟是他的亲生父亲,虽对方从前并不太在意他这儿子,他也早早下定决心,只将那死老头当做“陛下”就足够;可当他乍闻这个消息时,心中仍有淡淡悲伤浮起。

    两个月前在行宫的相见,竟就是诀别了。

    也好。

    李崇琰回过神来,自手边托盘中拎了小茶壶,替自己斟了一盏热茶。

    长指微颤。

    “有遗诏吗?”他努力镇定着心魂,收敛着混乱的思绪,开始对眼下的局势抽丝剥茧。

    冯星野摊手叹气:“就这个最要命,没有遗诏。据说只以口谕交代近身内侍:传位朝华长公主。”

    也就是说,当初册封顾春为定王妃的那一道圣旨,便是光化帝生前下过的最后一道圣旨。

    “口谕由那两名近身内侍当面转述给长公主后,平王、宁王阵营立刻沸腾。”冯星野徐徐道。

    这三日以来,平王、宁王的两方阵营再次放下分歧,有志一同地在朝堂上攻击长公主伪造先帝遗命。

    而在长公主那头,除了行宫里那两位先帝的近身内侍可为人证之外,也再拿不出其他的证明来驳斥这质疑。

    冯星野猛叹气:“我这头还收到风声,平王府兵可能正往原州方向集结。”

    平王、宁王与长公主之间的政争并非一日两日,长久缠斗到如今,几乎已进入僵持阶段,算是势均力敌;除非是彻底撕破脸打上一仗,否则很难立刻分出胜负。

    如此时李崇琰作为新起的藩王势力挺身出来站队,那可以说,他站哪边,哪边就能赢。

    可以说,眼下的朝堂,甚或眼下整个中原,都在等着看定王殿下如何抉择。

    李崇琰还没出声,冯星野又道:“第二件事,十日前嘉戎在王城誓师后,大军已向漠南青原开拔。”

    这可真是祸不单行。

    这两件事撞到一起,就意味着,李崇琰若要解长公主之围,便需冒险任屯军那群没有经验的小将去直面嘉戎大军;

    若要确保团山防线万无一失,他就该立刻赶去漠南青原坐镇,暂时顾不上京中那一团乱象。

    就连冯星野都替他感到万般为难。

    好在李崇琰心中向来自有轻重,他以指节轻叩桌面,蹙眉掂量片刻后,便当机立断——

    “让燕临备马,通知留守府兵整装,入夜出城随我上团山;你想办法传讯到原州给云安澜,让她务必撑住。”

    先打掉嘉戎,再回师中原;先攘外敌,后定内乱。

    这就是定王殿下的抉择。

    ****

    寝殿内间的榻上,是前所未有的狂野缠绵。

    床幔剧烈晃动,似要地崩山摧一般。

    火热的交缠与撞击,声声喘息与娇.吟全是不舍的依恋与决绝的暂别。

    尚未离别,便起相思。

    每一次的水.乳.交融,都是失控的痛意。

    原只是想要话别,却也不知两人之间是谁起的头,两唇一触,便更无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别离。

    李崇琰是领军之人,对这样的事情,顾春早已想过千遍万遍。

    她以为自己可以足够镇定,面带浅笑为他送行;她以为自己可以温柔且冷静地对他说出,我会一直在,等你凯旋。

    她以为,自己根本不会担心。

    可当真的事到临头,她才知那有多难。

    她的内心远没有自己以为的那样强大与坚固……

    可从今往后,她会学。

    过了今日,她会努力让自己也像个战士一般,无忧无怖,冷静自持地,微笑着,目送她的英雄远去的背影。

    李崇琰汗湿的额角轻蹭着她的面颊,将她紧紧搂在怀中,温声沙哑地安抚道:“不要担心。”

    顾春在他怀里缩成小小一团,软声轻喘,带着调笑的恼意,颤颤道,“我才……不担心。若你不回来,我正好买一堆斯文俊秀……唔!”

    李崇琰恶狠狠轻咬了她的唇,“我起誓,定会平安回来……到时你就等着被绑好,三天别想下榻。”

    这世间,许多事,总要有人去做。有些离别,总要有人承受。

    两人都知道此刻缠绵的调笑所掩盖的,是不舍与忧心的痛苦,是义无反顾的职责所在。

    不必说破,他们懂得彼此。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好,终场大戏即将拉开帷幕!感谢大家一路陪伴!让我们明晚继续相约!非常、非常地爱你们!

    第八十四章 (捉虫)

    虽说李崇琰正在腊月初四夜就上了团山, 赶赴漠南青原, 可宜州的一切并没有乱。

    在他临行前的安排下, 燕临奉命领兵加强了宜阳城的警戒,卫家家主卫丹华也作为副将协助;叶逊主持州府官学;宜州各地大小官署照常运作。

    到腊月初五那日,顾春以定王妃的身份通令宜州全境:即日起行国丧之礼,禁宴饮、舞乐十五日, 官吏服丧七日方除,其余一应事务照旧。

    半年前定王府初初建制时,京中曾派来一些人, 名曰协助各方面事务。这帮人自到宜州后便被李崇琰闲置, 心中早有怨气,可又忌惮李崇琰沙场威名, 一向只能腹诽。

    如今李崇琰不在宜阳城,他们自是逮着机会便抱团反击。在高姑姑的起头下,这帮人纷纷发出了激烈的反对之音, 表示先帝驾崩乃国之大丧, 按祖制应“斩衰三年”。

    所谓“斩衰三年”,是大缙丧制中最长的一种, 意味着三年之内不开文武官考、在

    分卷阅读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