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

      一枝红杏纸上春 作者:许乘月

    分卷阅读139

    系的,”顾春缓缓吐出长气,冷静地指出,“若此时你离开宜州,那才真是得不偿失。”

    两人再三斟酌后,由善易容的妙回春带两名王府护卫,与顾春一道启程去原州。

    冯星野惴惴不安,将自己的暗探令牌交给顾春以备不时之需,又吩咐妙回春,为保证顾春万无一失,待她寻到当年那条可隐秘出入原州的通路,便由妙回春进原州面见云安澜。

    顾春向来不是个逞能的人,对这个方案自然点头应允。毕竟如今原州战事一触即发,她手无缚鸡之力,若贸然涉险,运气不好的话不但见不到云安澜,还有可能落入平王手中,成为李崇琰的负担。

    腊月初九,顾春与妙回春及定王府两名侍卫一道易容改装,悄悄出了宜阳城,走水路直奔原州。

    ****

    漠南青原这一仗打得极其漂亮。

    因冯星野早早在嘉戎安插了暗探,对对方的动向几乎了如指掌,团山防线可说是以逸待劳。

    加之团山屯军在整军之后焕然一新,又有李崇琰这个曾在南境上所向披靡、经验丰富的主帅坐镇,嘉戎大军才在漠南青原冒出头,立刻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团山的战士们自来打的都是规模极小的阻击围歼,这是数百年来第一次整军团成建制的正面作战。

    经过了数百年漫长时光,团山少年们心中依然有明光冲天的血气与烈火;他们始终没有忘记,他们的背后,是他们要守护的家国。

    青山作证,这些年轻人没有辜负他们先辈的期许,与数百年前那群人同样悍勇,同样无畏。

    或许他们的姓名不会留芳青史,甚至终将无人铭记,可那一刻,他们就是国境上击不垮的血肉城墙。

    那个冬天里,漠南青原上的昭昭日月,都见过他们披肝沥胆、执戈浴血的英勇模样。

    他们虽无开疆拓土之功,却有护国卫民之业。

    与他们的先辈,同样光荣。

    此战共歼灭来犯国境的嘉戎主力近四万。

    团山屯军中军主将叶盛淮、副将叶行络、左军主将江瑶联手,生擒嘉戎主帅公叔端、主力悍将牟吉。

    之后,嘉戎残部在团山屯军右军主将卫钊的追击下,一路狼狈溃窜,最终退回自家国境。

    腊月廿二清晨,当团山屯军带着冲天血气出现在屏城时,城中百姓才知漠南青原上刚刚结束了一场鏖战。

    这支队伍浩浩荡荡一路自屏城开往州府宜阳,满身血污与未散尽的烽烟之气,却不见半点疲态。

    神采奕奕,冲天的虎狼英姿。

    有好事者见状,自然加油添醋地口口相传,人人都如曾亲临战场般,将这场原本无人知晓的大捷讲得绘声绘色。

    这样的消息自然传得很快,当李崇琰带众人抵达宜阳城门下时,已有许多百姓自发出城相迎。

    那些质朴热情的笑脸,那些发自肺腑的感激与崇敬,是团山的姑娘小子们曾梦寐以求的。

    定王李崇琰,带着他们,拿到了他们曾渴望而不可求的光荣。

    接下来,他们将坚定跟随他,奔赴中原,那里有他们的下一个战场。

    ****

    漠南青原大捷后,李崇琰已向众人说明中原局势。

    无须如何誓师,初经大捷,豪情正高涨的众人纷纷表示,可不必休整,直接千里奔袭原州,杀平王府兵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大军停在宜阳城外,等待冯星野向李崇琰秉完各路消息之后便出发。

    冯星野将所有消息说完后,抖抖索索向马背上的李崇琰呈上一个锦盒。

    打开锦盒的一瞬间,李崇琰的眸中立时闪出嗜血的光芒。

    那是小小一束头发,以细细红绳圈着的一束头发。

    一旁马背上的隋峻探头一看,心下既惊且疑。“这是……谁的?”

    李崇琰抿唇,一言不发,动作徐缓地将那锦盒死死扣住。

    “三日前,平王的人送来的……”冯星野低着头,弱弱答道。

    而在此之前,冯星野在中原的各条暗探线,都已查不到顾春的下落了。

    连与她同去原州的妙回春及那两名王府侍卫一道,失踪。

    见李崇琰抿唇沉默,隋峻便出言相询:“平王可提出什么条件吗?”

    冯星野闷声道:“那人带话说,平王请殿下,勿出宜州境。我已将人扣下,听候殿下发落。”

    此刻的李崇琰没有心思追究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不去问是谁让顾春离开宜阳城的。

    他只是沉默闭目,遮住陡然泛起的满眼血雾,脑中飞速计量着。

    身后是烽烟犹在的猎猎战旗,是大捷凯旋的虎狼雄狮。

    他与这些同袍们浴血近一月,守住了宜州一方安宁,却没能护住他心爱的妻子。

    “殿下。”隋峻哑声发紧,等待他的决策。

    李崇琰倏地睁眼,墨玉眸中是凌厉决然的锋芒:“先锋铁骑随本王先行出发,步兵尽力跟上,立刻奔袭原州!”

    ****

    就在李崇琰领兵于漠南青原上与嘉戎鏖战之时,平王也向原州军吹响了号角。

    虽说云定兴被平王挟持在手中,云安澜又暂时调不动云氏府兵,可原州军底子毕竟在,云安澜也不是轻易束手待毙之人。

    激战半月后,平王以惨重代价攻占原州门户之一的项城,却也元气大伤,无法再次组织大规模进攻,只能再度将原州几个通路城池围死。

    而云安澜也损失不小,退回原州腹地休整待援。

    双方再次陷入胶着对峙的场面。

    李崇琰率领麾下先锋铁骑五千人马,于除夕那日的黄昏兵临项城。

    宜阳到项城约有千里,这支铁骑一路快马加鞭强急行军,只花了九日便赶到项城。

    此时他们谁都不知道,此举造就了大缙战史上的一桩赫赫奇迹。

    平王李崇珩站在项城城楼上,居高临下对李崇琰喊话:“老九,你若退兵,本王就还你一个大礼。”

    他阴郁的目光中有着孤注一掷的疯狂。

    这几日,漠南青原大捷早已传至中原,世人皆知定王麾下有虎狼之师浴血护下国境。

    他以为李崇琰是需要整军的;他以为李崇琰收到他的警告后会忌惮着顾春在自己手上;他以为宜州到此地近千里,李崇琰再是神速,也不会来得这么快……

    然而,这个从前他根本没放在眼里的九皇弟,完全超出他所有意料。

    李崇琰手执马缰端坐马背,凛冽寒风呼呼扬起他身上隐有外敌血渍的战袍。

    此刻他身后虽只有五千骑兵,可那冲天的杀伐血气,是城楼上瑟瑟发抖的平王府兵绝不会有的虎狼威仪。

    “不知二皇兄口中的大礼,和愚弟所想是否一致。”李崇琰薄唇微扬,唇角笑意比这冬日寒风更加刺骨。

    平王见状,便咬牙一挥

    分卷阅读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