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

      穿越之寡妇丫鬟 作者:南极蓝

    分卷阅读64

    打算自己干这活了?”

    “……还能咋办?总得干的。宝宝不怕吵,咱们进屋吧。”蓝怡苦笑一声,“其实不瞒弟妹,我在那站了许久就是跳不下去。”

    坑爹的,现代那么多人想穿越到古代种田,真穿越过来,这一院子的苍蝇蚊子,脏臭的茅厕,日日需要清理的牲口家禽粪便,没有抽油烟机和天然气的黑暗厨房……没有亲自体会过还真不知道这是啥滋味,就连她这在乡下长大的丫头都要有个适应过程,更何况那些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

    蓝怡领着陈氏穿过堂屋进到西屋,西屋的炕已铺好,蓝怡放了炕桌,以后便将这屋子当作一家人活动的场所。

    陈氏晓得她的难处,**当家,没有男人,力气活自然也要自己干。“大嫂,你这屋子收拾的真干净。”

    “家里东西少,就显得干净了。弟妹,你和二弟过来,有什么事么?”否则这两夫妻也不能一块过来。

    陈氏见蓝怡主动问,也就直接说到:“说出来也不怕大嫂笑话,盖房子买山坡已经将家底掏空,这马上要买牡丹,可是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银钱了。大嫂,我晓得你日子也不宽裕,按说也不该开这个口的,可是能借的地方都借过了,我娘家那边我还差着三两银子,着实没办法了,才来求大嫂。若是,若是大嫂手头还有银子的话……”

    陈氏说完,小心翼翼的观察蓝怡的脸色。家里商量过后才让他们两个过来,公婆是长辈不好开口,刘氏和蓝怡的关系虽然缓和了些,但是她那张嘴也怕说出话来不中听,陈氏和蓝怡的关系不错,两人也有话说,所以让她算是最合适的。

    蓝怡点头:“弟妹过来找我是对的,咱们是一家人,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也是我不对,这部分钱我已经预备下了,你等等。”

    蓝怡转身去东屋,从炕柜角落里取出四十两银子包好拿给陈氏:“弟妹,这是四十两,你先拿过去用着。”

    接过沉甸甸的银子,陈氏眼圈发红:“大嫂……”他们原想着能借来十两就不错了,这么多银子她哪里敢拿。

    “弟妹,你听我说,这部分银子除了种牡丹,还有就是二弟三弟为了油坊的事情四处奔波,手里没点银子也不像话。你拿回去先用着,等着油坊分红了再还我就成,呵呵,不瞒弟妹,我这手头能拿出的也就这么多了。旁的话你也就别多说了,显得咱们生分了。”

    蓝怡说的坦诚,的确,她自回来时手里的一百五十两银子花到现在也去了几十两,拿出这四十两基本上是她一半的积蓄了。

    “大嫂……我,我都不知该说啥好了。”陈氏抽抽鼻子,感动地捧着银子说不上话。

    “好啦,你看二弟进来了,咱们出去吧。”蓝怡拍拍她的手,二弟进来后直接跳进圈坑开始干活,她们也不好再在屋子里坐着。

    沤好的肥料弄了上来后在猪圈边堆做一堆,让太阳暴晒去虫,好在秋播翻地时洒进去,这股子味道着实不好闻,宇儿和宝宝都喊臭,就连牛嫂都跑过来看,回去也让牛蛋爹挖了一个沤肥。

    直到七夕节这股子味道才散去,蓝怡总算松了一口气。七夕节,又叫做女儿节。七夕晚上出嫁的闺女都会对着弯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祈求天上的仙女们赋予他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自己能姻缘巧配。

    蓝怡是**,自然就没这需求,她家里的葡萄藤还没有爬到架子顶上,也就没什么躲在葡萄架子下偷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的事情发生,她只摆了些瓜果在葡萄架下,带着孩子在院子里看星星,指给他们银河里的牛郎织女在哪里,给他们讲故事。宝宝不感兴趣,一会儿就睡着了,蓝怡抱着他给宇儿讲,教给他秦少游的名作。虽然自己不应在人家原作者没发表之间就拿来用,但是她是真心喜欢,没想着拿出去换钱,宇儿还小也记不住,只是培养他对诗词的感受而已。因为只有感受到美,才会喜欢,才会去学习。

    蓝怡不希望给孩子灌输什么苦读书、读书苦的思想,喜爱学习,享受学习才是正确的态度,她不指着孩子们金榜题名,只要他们能读书识字,能有个正确的三观就好。

    ps:话说,查过之后发现那个年代的节日还真是不少,下章该写写中元节了,这可是唐宋时期的重要节日。

    正文 第五十三章 中元祭祖

    “大嫂,这些也差不多了,咱们回吧。”陈氏清点着背篓里的东西,然后冲着蓝怡说到。

    “好的,咱们去等三弟妹?”因明日就是中元节,蓝怡和陈氏、刘氏一块过来采买过节用的物品,她将两个孩子放在王二叔家请李氏帮忙带着。

    “卖布头的在集市东头,她得挤会儿,咱们去集市口等。”陈氏望着拥挤的人群,却没有丝毫的不耐,反而面露笑意。

    今日集市上人多,小摊贩们放着的也都是中元节要用的东西。来到大周之后蓝怡才真正体会到节日氛围,不仅是现代那样每个节日就是不同的吃喝消费、放假旅游。大周的节日大多和祭祖、驱邪、礼佛和拜神有关,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仪式,让可能保佑自己的所有人、神、鬼都满意,祈求平安顺随。因为不同的日子祭拜的对象不同,所以仪式也有很多差别。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传说是冥间官吏赦免鬼罪的节日,又据说这一天是地官大帝的生日,要为鬼打开地狱之门,因此阴间的鬼魂都会出来,鬼魂要回家乡,所以人们都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寺庙也要作法事超度亡灵。

    “哎呀,我的娘嘞,这点人啊!大嫂二嫂,你们早就出来了?”刘氏赶到集口,见到蓝怡和陈氏在树下牵着毛驴等着,赶紧凑过去。

    蓝怡和陈氏瞧她一眼,忍不住笑出声来。刘氏脸色潮红,头上发髻有些松散,眼神却十分明亮:“我刚听说县城南的庙里庆盂兰盆会,搭台唱三天大戏,明天可是最后一天了,咱们一起去吧?”

    陈氏见她如此,忍不住扫兴道:“咱们要准备中元祭祖用的东西,哪有空去。再说明天道观的于观主要开坛发免灾符,婆婆一早就要去,怎么能让你去听戏?”

    刘氏听了脸顿时垮下来,复有满带希望的看着蓝怡:“大嫂?”

    “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我着实不方便出去。二弟妹,你回去问问,二婶若是要去,骑驴也方便些,不必去挤牛车。”心里想着这中元节还真是个大日子,道家说是地官赦罪要放符,佛家说是鬼节要庆盂兰盆,普通人也要准备东西祭祖,她记得在现代的时候也说这日是鬼节,乃是鬼门大开之日,晚上一定不能出门的。

    若说以前不信鬼神,现在她莫名奇妙地到了这里,活脱脱就是灵魂存在的证明,不信也得信了

    分卷阅读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