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

      穿越之寡妇丫鬟 作者:南极蓝

    分卷阅读73

    到家中吃饭,而且带吃食出去与大家分着吃,所以愿意同他一起玩的小孩子很多,宇儿人缘也越来越好。这让蓝怡想起自己小时候一块玩的小朋友中有一个是家里开超市的,所以包包里总是有很多零食,大家都喜欢和他一起玩,甚至帮他背书包,只为分点好吃的,童年的岁月,永远是这么的直接、单纯、可爱啊。

    九月下旬地时候,一只母鹅鬼鬼祟祟地从柴房出来,被蓝怡发现。蓝怡觉得这只鬼祟的母鹅是偷摸生蛋去了,只是她进去却并未发现鹅蛋,不禁感到有些奇怪。又过了两日,母子三人偷偷摸摸地跟踪这只鬼祟的白鹅,扒着窗子找到它的位置,后来竟发现这白鹅下蛋后竟用嘴扒拉稻草把蛋埋起来,然后小心谨慎地左右悄悄才若无其事地走出柴房。

    趁白鹅出去玩水时跑进柴房扒开草堆,居然捡到五只鹅蛋,母子三人抱着大大的鹅蛋傻笑,有种捡到宝的感觉。

    自此之后三只母鹅隔天都会生蛋,加上十三只生蛋的母鸡,蓝怡再也不用去集市上买鸡蛋,甚至还有剩下的可以给二婶家或者用来做蛋糕。

    天冷之后,蓝怡在家呆着的日子便多了起来,除去看书和给孩子们做做衣服,她发现日子变得有些无聊,便开始琢磨着改善口食的事情,首先想到的便是现代的温室大棚技术。

    建造温室,并没有什么难的技术,关键是覆盖在温室上的塑料布或玻璃,现在是无法寻找到的。

    大周虽说跟蓝怡熟悉的历史发生了些偏差,但是各方面的差距并不大,这里没有塑料布和玻璃,糊在窗格子上的是白纸或白纱,富贵人家奢侈些,会将透明的云母石磨薄之后装饰窗户或屏风,这在唐宋诗词里屡见不鲜。蓝怡家里的窗子上刚刚换了白色油纸,透光度不错,还能防潮防风,只是不够结实,不小心便会被戳破。

    蓝怡经过几番考察和实验,决定选择白色油布作为塑料布的替代品。因温室建好之后内外的温度和湿度有很大差别,温室的顶部经常是经常有水珠的,油纸易破、白纱不能保温,也只有白色油布能符合蓝怡的要求。油布是在大周是用来制作油伞和车棚一种防水过油布料,常见的油布是黑色的,但是白色油布也是寻得到的,且白色油布透光度与糊窗子的油纸相当,比起现代用在温室大棚用的塑料布要差些,但也能接受,关键是它防水,防风,且结实奈磨。

    解决这一问题后,蓝怡在自家的菜园北侧建造温室。首先是下挖种菜的防冻坑,然后把挖出来的土和泥垒在东西北三面用来防风保温,然后用竹竿搭架子支撑顶部和防冻坑南面的油布,油布上再盖可卷起的草栅子,用来在夜间或更加寒冷的数九天气保温。

    咨询了二叔的意见,晓得这里冬日冻土层有半米多厚,蓝怡设计的防冻坑便是长十米、宽五米、深度为半米多,再深的话讲影响温室的采光效果,那种出来的就不是绿色蔬菜,该是黄色的韭黄、蒜黄了。

    蓝怡现在的院子十分宽敞。王林山家圈院子时是按照六间正房的大小圈定的,整个院落四十多米宽近六十米长,但是最终家里只在靠东墙处建了三间正方,所以西侧一直空着,蓝怡建了一间地下室和厢房,也并没占去多少地方,这么大的院落足够她发挥自己的想象。

    蓝怡请了二叔过来帮着建造温室,种完小麦之后二叔便闲了下来,听说蓝怡要建造“温室”,便兴致勃勃地带着王林喜来了。他对蓝怡不断冒出的新点子十分感兴趣,而这些新点子往往会起到好的作用。

    王二叔估算工程量的大小,又请村里的两个泥瓦匠、一个木匠和一个篾匠过来,七人用了五天时间把温室建造完成。篾匠用细竹竿编制成渔形状的顶子,固定了几根粗大的竹子做支撑,把顶子安置加在竹子顶上,并在温室正中做了六根顶梁柱好让竹子顶棚能够承受一些压力。

    顶子上铺盖的便是一层严严实实的油布。花去一两银子买来五匹油布,她考虑了通风性,让木匠在把南面的开了四扇可以打开的窗子,通风透气用。随后,蓝怡从村里请人用稻草编成栅子,栅子用绳子和竹竿就可以放下和卷起,这是她在现代社会里的温室大棚上常见到的。

    温室内,在温室里边的东西北三面墙内垒了一条一尺半的土炕,木柴放进里燃烧保证温室内能达到作物生长的温度。墙东边开有小门,并按照蓝怡的要求多垒出一间小小的屋子用来做温度缓冲间,以防冷风寒气吹入,让人从温室内出来时也能在小屋内暂呆片刻适应温度差避免感冒。

    这般样子,温室也就盖成了。

    蓝怡把里边的土地分为十垄,撒上肥料用铁锹翻过后种下四种蔬菜:靠西边的菜畦是一畦黄瓜,接着是一畦莴苣,两畦小葱,菠菜和韭菜各三畦,这些蔬菜足能满足一家三口的需求。

    宇儿和宝宝开始时对温室比较好奇,每日随着蓝怡进进出出,看着娘亲洒下菜籽,一起蹲在菜畦便见证蔬菜发芽的奇迹,随后便是间苗除草,十分快乐。

    正文 第六十章 葅菜之事

    当地里的麦子长到一手指高时,到了霜降节气,气肃而凝,露结为霜。蓝怡早晨起来,会发现家里的蔬菜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她转到自家温室内,感受着里边潮湿温暖的空气,露出满足的笑容。

    “这小葱,半月之后该能吃了吧?”小葱已经长了出来,细细弱弱的样子,但是蓝怡知道只要温度适宜管理得当,半月之后一家子便能吃上喷香的小葱炒鸡蛋和小葱拌豆腐,蓝怡忍不住吞吞口水,馋了。

    “作为这一片萧瑟里唯一的绿色,果真是养眼又养胃。”

    蓝怡今日带着两个孩子到二叔家,跟二婶和陈氏学习腌萝卜,准备将家里的萝卜也照样子腌制一番。

    “大嫂,这腌萝卜跟做酸笋差不多,就是多加了不少盐巴。”陈氏把萝卜洗干净后整根放进盐水里,又用盖子盖上,这腌萝卜便做好了。

    果真是简单啊,蓝怡给宝宝压压小帽子,把他手里的小个生萝卜拿走:“弟妹,这萝卜怎么个吃法?”

    “过些日子直接捞出来,切丝就成。能吃一冬天,吃剩下的来年春天咱们再将这入了盐味的萝卜切丝晒干卤过后做成卤咸菜,这卤咸菜大嫂也吃过的。”陈氏耐心地解释道,随后她又将萝卜的叶子也洗净甩干放进盐水里,腌制之后可多存放些时日,也是冬日里的一道腌菜。

    卤咸菜是农家四季菜桌上必备的,这卤菜盐味重十分下饭,蓝怡从二婶这里拿了些回去,用水泡过几遍后用来炒鸡蛋,别有一番滋味。

    “那我可要多腌点萝卜,卤咸菜的滋味挺不错的。”蓝怡盘算道。

    李氏见她一副馋猫的样子,笑着说到:“这卤

    分卷阅读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