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4

      穿越之寡妇丫鬟 作者:南极蓝

    分卷阅读304

    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李氏咳嗽一声,说到:“这是菩萨保佑啊,过两天我去庙里多给菩萨烧几柱香,捐些香油钱,老三媳妇刚怀了身子就别动了,老二媳妇跟我一块去吧。”

    刘氏一听,哭兮兮地望着王林远,这么热闹的事情,怎么能不让她去呢。王林远假装没有看到,接着说:“爹。咱们今年赚了银子大伙都是看见的,明年买地盖房子,最后跟大伙说咱们把钱都花了出去,手里没有余钱,这样那些打秋风借银子的也就不好张嘴了。”

    小儿子的话说的正合老人家心意,王二叔满意点头,“爹正是这个意思,咱们现在是不愁吃穿了,但是也不能大手大脚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不能有钱就忘了本,特别是几个孩子,你们不能纵着花钱,日子刚好点可不能把孩子教成老花家那副德行。”

    两家散后,刘氏和陈氏乐得一夜未睡,早晨起来仍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王林喜头晌把银票取了回来交到大伙手里,她们都不知该这么些钱该藏到哪里才妥当。

    藏好之后,这份喜悦无处宣泄,两人不约而同地跑到蓝怡家来,坐在炕头上一起乐呵。

    陈氏眼角带着笑纹,“大嫂,我和妞妞他爹合计着盖房子的事情不着急,等着大嫂和周二哥成亲后再说,明年上冻前能搬进去就成。”

    周卫极明年开春就盖房子是板上钉钉的,两家一起盖房子怕是人手不好找,而且周卫极盖房子王林喜他们也要去帮工,错开时间更合适。

    刘氏把下巴压在陈氏肩膀上,眨着眼睛,“二嫂,这次你可好了,不用再跟婆婆东西屋住着,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呢。”

    陈氏笑着推开她,“瞎说什么!大嫂,我想给妞妞他爹买匹马,有了马出入县城也方便。”

    王林喜和王林远现在出入县城还是坐牛车或走路的,刘氏也豪气地点头:“买!咱们年底前就买,买两匹好的,比不上皇帝的御马,怎么也不能比周二哥和雷夫子的马差才成。大嫂,你跟周二哥说一下,让他帮着挑两匹呗?相马和相牛不一样,公公的眼光肯定比不上周二哥。”

    陈氏瞪她一眼,刘氏麻烦地伸手堵住她的嘴,“哎呀,别唠叨,我都晓得你要说啥!这不是就咱妯娌仨么,还不兴我好好乐呵乐呵啊。”

    有钱的感觉真好,蓝怡自己也乐呵着点头。“何必我跟周二哥说去,让二弟三弟跟他提提就好,他还能不管么。”

    周卫极还是每日忙碌着。有时晚上都不回来,好在他每次回来都会跟蓝怡说说做了什么,接下来又要去做什么让她安心。

    “那可不一样,咱们说的哪有大嫂说的管用。”刘氏笑得暧昧,“周二哥看大嫂的眼神收都收不住——”

    蓝怡脸腾得红了,周卫极现在越发大胆了,像见了猎物的豹子。瞳孔都发着光。

    陈氏给大妞妞整整衣裳,主动提议道:“大嫂,趁着这几日天还不算太冷。咱们去城里转转吧,多置办些像样的年货。”

    蓝怡正有此意,刘氏更是拍手赞成,“就咱们仨。谁也不带孩子。成衣铺子,银楼首饰,胭脂水粉都要转到了才好。”

    结果到出发时,王二叔套着牛车,李氏和贾氏留在家里看孩子。李氏怕儿媳妇身子骨还不妥当,车上铺了两层稻草和一床破被子,临走时又叮嘱半天。王二叔这次出门,是到城里的牛马市转转。所以他把蓝怡妯娌仨放在南门叮嘱了几句也就走了。

    公公走了后,刘氏长出一口气。拉着大嫂二嫂赶往银楼。

    三个穿着普通的乡下妇人,从一楼逛到二楼,每件首饰都品评一番,把招呼的店伙计说的脑袋嗡嗡作响,若不是看着三人长得挺顺眼,伙计早就把她们赶了出去。最后,刘氏选了一副镶红宝石的耳坠和一把梅花蓖子,陈氏选了一对雕花银镯子和一只点翠银钗,二人给婆婆李氏买了根点珠银簪。蓝怡家里有周老夫人和郑氏送的不少金银玉石首饰,她今日主要是想看可有新样式,准备着成亲时用。

    没想到真得让她相中一个抹额。这件抹额似红豆串成,额前均匀吊垂几片翠叶,翠叶间有一朵一角硬币大小的纯金牡丹花雕,花心还有一颗暗黄色的珠子,珠子虽然很小,但却有种温和的光泽。按说,这抹额看上有些俗气,却让她第一眼就喜欢,特别是那颗温润的珠子,让她觉得心安。

    蓝怡十分相信直觉和眼缘,既然这件抹额让她觉得心安喜爱,便是极难得的,她一并让笑得嘴巴咧到后脑勺的店伙计把抹额包了起来,妯娌三个把选好的东西凑在一起开始和掌柜的讨价还价,这些东西里最贵的是蓝怡挑选的抹额,原价五十两,最后店家抹脖子大出血三十两出手。

    刘氏和陈氏两个争着掏银票结帐,没让蓝怡出一文钱。待结了银钱,三人带着东西在店掌柜和伙计热情欢送下出了黄县最大的银楼,都笑着挺直了腰杆,痛快花钱的感觉,真舒服。

    “走,去成衣铺子看看!”刘氏把东西往怀里一收,左右拉着大嫂二嫂奔着成衣铺子冲去。

    女装价钱,历来较贵。黄县虽地处偏远,但女子衣装亦是精致,富贵人家多梳云尖巧额,鬓撑金凤,小家至为剪纸衬发,膏沐芳香,花鞾弓履,穷极金翠。一袜一领,费至千钱,更逞论浙绢制成的绣花衣衫,染色丝纱织就的轻柔中衣!三人转了许久,还是没舍得花钱,最终只每人看好衣服样子,挑了好的布料回家自己裁制衣衫。

    晌午三人寻了家食肆吃了热汤面,后晌直接去了青山杂货铺。青山杂货铺在清水河边,乃是黄县最热闹的所在。杂货铺是一流打通的四间大屋,货物分类清晰,摆放整齐,每种货物的货架上都用木牌端正写着货物名称和价钱,每个货架前都站着一名衣着整齐干净的伙计,帮客人把看重的货物取到柜台上仔细查看。杂货铺内客人颇多,招呼生意的小伙计逢人带着七分笑意,亲切而不阿谀。不管客人买多买少或只是看看,他们都热情招呼,送往迎来。

    “大嫂,咱们这店里的伙计,看着就是比旁家的舒服。”刘氏自豪说到。

    蓝怡笑得得意,这些伙计都是他们精心挑选培训过的,月钱较别家店铺的伙计高出一截,效果自然非同寻常。

    “三弟应在后边,咱们先转一圈,挑挑东西再寻他。”蓝怡拉着两个人,在杂货铺内转了起来。

    虽说叫杂货铺,但是店内的布置十分雅趣,货物都是中上档次的,价格自然不便宜。刘氏看着一套由雕花清漆木盒装着的白瓷碗爱不释手,“大嫂,这碗可真漂亮,咱们买一套放在屋里吧,哎呀,这套更好!”

    木盒里铺着水蓝锦缎,错落有致得摆放着大小八只碗,确实十分上档次。蓝怡又看了看包装精美的其他货物,

    分卷阅读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