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8

      穿越之寡妇丫鬟 作者:南极蓝

    分卷阅读358

    子已经推倒,清理出地基,盖房的工作正式开始了。每日过来帮工的人也多了起来,周二发和周四发指挥着大伙捡石头、运土挖、地基等,井然有序。

    当蓝怡家第二拨小鸭子被母鸡孵化出壳时,周卫极家的房子主体结构已经盖好,点了上梁爆竹发包子,四月下旬连院墙一并圈好了。周卫极盖的尖顶红瓦房比别人家的高出一截,连院墙也是用整齐的石块、青砖加石灰砌起来的,看起来比别人家那造型各异的土墙、石墙或苦竹圈成的篱笆整齐大气很多。这两套大院子让村里人称赞羡慕不已,不少人开玩笑说蓝怡成亲之后要好好待周卫极。为了娶她,周卫极可是花了血本下了死力气,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房子主体结构建好后,要晾一段时间才能装房门和窗户,以及粉刷屋子。周卫极和苏永珅二人住在两间未拆的东厢房里,蓝怡也不好过去看,只是每日让宇儿两个送吃食、衣物等过去。蓝怡也让宇儿把周卫极的脏衣服带过来,自己在家给他洗干净,让他不至于穿着脏衣服干活。

    房子盖好后村里的帮工和泥瓦匠们便不再过来了,只剩两个木匠在院内打门窗,热闹了这许久的周家终于安静下来。周卫极又开始每日去衙门,回家后接着起早贪黑地收拾院子。蓝怡多次看到他从房后拉着小车运土过来填院内打坯和泥挖的大坑,当大坑填满后,居然把房后的山坡挖平了一大块出来。

    周卫极家房子后的山坡是周卫极的父亲在世时埋下的,本打算开荒种田,但是周父去世后便一直荒着,现在被蓝怡开出一片种了蔬菜,家里的活物们也经常被她赶到山坡上吃草。蓝怡本还想着开始收拾山坡上的杂草灌木,秋天时翻耕种牡丹,可周卫极不准她辛苦去做这些,只说等他收拾。

    好在成亲是在六月份,到时再收拾种牡丹也来得及,蓝怡现在还没有过门,的确不适合在周家的山坡上忙碌。(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六八章 随心所欲

    进入立夏后,天气开始变热,只是早晚还潮湿温度低一些,因为白昼渐长,义学放学的时间也后延了半个时辰。宇儿上学认真,每日回来都写好几篇大字,书也背的勤快,学里的夫子都夸他聪明脑子快,连无名先生都称赞过他几次。苏永珅也很喜欢宇儿,直说是读书的料。

    宇儿自己的理想是当文武双料状元,所以每日早起打拳踢腿,晚间读书识字,蓝怡看了都心疼,只得强迫他每天放学回来要帮着带文轩玩而不是关在屋里写字,晚饭后才能写大字,完成夫子们布置的任务后,只能再多写三张便要休息。因为雷天泽和孟道的到来,村里的义学夫子终于够用了,开始实施男女分班教学,宇儿他们这些男娃子的进度提高很多,宇儿是个好强的,不把夫子每日讲的东西吃透是不肯休息的。

    他这个样子,对比现代那些被父母拿着棍子硬逼着写作业的小朋友,让蓝怡觉得甚是省心。

    宇儿最近和周地主家的小儿子周兴祖成了好朋友。周兴祖虽有些娇惯也有那么点炫富,每日喜逼着宇儿和文轩叫他小叔叔,跟在宇儿身后转个没完,宇儿回家他也经常跟着。周兴祖到蓝怡家里吃过一次双皮奶后,便也喜欢上了,周兴祖的母亲薛氏还派了婆子带礼物过来跟蓝怡学着做,好回去做给小胖子吃。薛氏虽然几次示好,但是蓝怡与她的关系仍旧是不远不近的。周财主家的人上门来学做吃食,蓝怡也像对待其他村民那样对待她们,并无差异。

    蓝怡把从梅县买回的菜种都种上了,温室里留得都是大红果,院子里还种了两块。总也有上百棵。带回的麻山药嘴也开始爬架,葡萄藤和金银花藤一片新绿,小院内看起来又生机勃勃的,雷天泽又喜欢上到蓝怡家的葡萄架下坐着看书,让周卫极见了脸黑不已。

    等到种的蔬菜都出来后,蓝怡也郁闷了一把!这从梅县买回的金花菜居然就是黄县常见的苜蓿,木耳菜和地黄这两种蔬菜很挑气候。要种在南方才行。在这里长不大也长不好。好在其他的蔬菜都还正常,看着都是能吃的。

    家里第二批鸭子也孵出来后,共一百零五只小鸭子在家养了些日子便被她转到了山坡的水塘边养着。今年水塘也变了样子。膝盖高的青竹篱笆整齐得圈着,几十株牡丹和几棵树也被圈在了里边,地方变大了。去年剩下的那三十多只鸭子便养在这里,再加上这一拨小的也不显得拥挤。因为有水塘在,又有贾氏和赵尚景的妻子齐氏每日打扫。鸭子们看起来都很干净,这些鸭子竟成了丹园的一处景色,旁边本用来放草料糠皮的小竹屋也利用起来做了接待游人的茶水间。

    除了鸭子,蓝怡家的山羊、毛驴和小马也都成了景。有文人提诗在石壁上。这毛驴在大周是和文学沾边的,比如,大伙所熟知的八仙过海中的张国老就是骑驴的——蓝怡在集市上见过不少画着他骑驴或牵驴的画。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诗人在作品里把驴和落魄联系起来。南宋陆游曾有诗云:“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苏轼也有一句:”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不过这些都是后人,大周这里文人所熟知的关于毛驴的诗,还是白居易的:“蹇驴避路立,肥马当风嘶”和“龙钟校正骑驴日,憔悴通江司马时”。

    所以当学子游园见着毛驴时,忍不住手痒起来,学着白居易的诗,做了几首写在旁边的大石头上。蓝怡家的驴虽然长的漂亮健康,留诗却多有“蹇驴”二字,明显的故作愁苦。

    这园子里的诗都是留名字的,蓝怡听了雷天泽的建议,命人把所有诗都抄下来等花期之后刊印成册,放在园子里供人翻阅。蓝怡想着诗集该有个像《兰亭集序》那样的序言,便想请师傅无名写篇序言,无名先生欣然应下。他在北沟村教书的日子过得十分悠闲顺心,毫无离去之意。

    牡丹园一直忙活到四月中旬牡丹花凋谢后才少有人来。关了园子后,王林喜把账目核算后发现,除去本钱竟赚了五百多两银子,大伙高兴不已。

    周卫极家里的门窗打好装上后,院子也填平铺上石子路,新房算是初步完工了。

    这一日他回家早,和大哥苏永珅打过招呼后到蓝怡家,想把她叫了过来看看新房。

    周卫极叩门进院,转过影壁墙一眼便见到了蓝怡娇小的身影,她踩在竹床上边放的凳子上摘槐花。蓝怡摇手和他打招呼:“二哥,你过来了。快来帮忙啊,高处的我够不到。”

    周卫极看她做这么危险的事情,本想说她几句,不过见她高兴也就住了嘴,快步走过去伸手扶她下来,问到:“又要做饼子么?”

    前几日蓝怡做了槐花饼,让宇儿给他送过去了

    分卷阅读3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