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1

      穿越之寡妇丫鬟 作者:南极蓝

    分卷阅读481

    兽,周卫极才轻声解释道,“原以为你晓得的,朝廷赏赐良田百亩,并非真的是给田地,这不过是一种说法罢了。”

    “不是真的给,那说来干什么,怎么个给法?”

    “朝廷赏田,赏的乃是田地的收项。”周卫极揽着她,解释道,“只要被赏赐之人在世,每年年底都会收到所赏田地亩数折成的银两。”

    “原来是这样啊!”蓝怡恍然,“说的也是,咱们县里多少少田,哪是说赏赐就有的。”

    周卫极捏捏她的小鼻子,“也并非都是如此,朝廷有时赏赐有功之臣的也会是朝廷的公田,不过这些田多在边关、边岛或驻军之处。”

    “公田是朝廷派军开垦的么?”

    见蓝怡有兴趣,周卫极便详细解释道,“一部分是朝廷派军开垦的,还有的便是囚犯开垦的。”

    这就是劳动改造了,蓝怡点头。

    大周的田地制度不同于前朝最早的井田制,不同于三国战乱时期的屯田制,与唐朝的均田制也不同,而是在均田制之上的改革,鼓励农民开垦土地并提倡私有化,户籍和田产相连,一旦确认田产所属,则可世代传承下去。这样的田制和合理的缴税方式下,鼓励了地主也就是土地所有人的耕作热情,使得他们安心从事农耕生产。

    大周的疆土辽阔,民众却较之现代稀少几倍,所以还是有不少未开垦的土地,这些土地的便由军队和流放的犯人开垦栽种,成为官田也就是公田。所以,这些地区的将士或官员受到田产封赏,便是真的有田地了。田地赏赐下去后,便由受赏之人负责耕作,不可荒废。

    这类似于现代企业薪酬的延期支付的一种赏赐方式已经算是很高明了,大周果真人才济济啊!

    “百亩良田虽然没有,但是收益还是有的,按着咱们这边的上中下三等田地的算法,百亩上等良田一年的收益也不少。朝廷赏赐的肯定不需要缴租吧,还不需要操心怎么去耕作,这的确是个不错的赏赐办法。无锋今年才二十三,再活五六十年没问题,年年有钱领,不错呢……”

    “嗯,所以才有如此的封赏法子。”

    解决了这个疑惑,蓝怡跟周卫极说起义学漏雨,赵里正想把学生们暂时搬迁到客栈读书的事情,解释为何雷天泽会搬过来。

    “三哥过来住,不带着浅墨住在西院而是与大哥同住,乃是为了与大哥一起上山坡教书方便,大哥腿脚不好,路上有三哥跟着也稳妥些。否则以大哥的性子性子,定不同意让无锋接送的。”

    “嗯。不过他既与大哥同住,每日的饭食便由无锋去做,你且歇着便是。”周卫极轻声道。

    “那当然,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这样练下去没准哪天就能赶上于伯的手艺呢!”(未完待续。)

    第三八八章 惊了龙王

    义学搬迁五日后,那撑了四十年的老房子终于禁不住雨水的折磨,墙壁轰然垮塌,半个义学成为一片废墟,去看过的人都后怕不已,纷纷称赞赵里正的英明决定,见到蓝怡笑模样也真诚了几分,就连蓝怡去给周老爷子送今年她做的冬衣时,周老爷子也难得的对她和颜悦色,还要留她吃饭,杨氏说这可是周家媳妇从未有过的待遇。

    义学搬迁十日后,连绵的秋雨终于停了,久违的暖阳开始重放光华,北沟村的老少也终于露出笑脸,忙碌着收拾晒卖场晾晒粮食,并把积攒多时的肥料运往田间地头准备着翻耕土地种越冬麦。

    蓝怡也忙碌起来,带着文轩到牡丹园里查看牡丹的情况,让赵尚景和赵苗开始支起大锅熬制石硫合剂涂抹牡丹植株,她则和齐氏、周素毅、赵根给牡丹摘叶准备捆绑过冬。

    周素毅虽是哑巴但手脚却很勤快,他自己那三亩田地早已收拾利索等着翻耕,所以才有空前到山坡上来帮忙。赵尚景虽对他很满意,但也只让他干些杂活,涉及到一些牡丹栽培分株的手艺,甚至连从蓝怡那里学来的石硫合剂的配方他都守的严严实实,并不让周素毅插手,怕他学了去。

    每个行当有每个当行的规矩,匠人是靠手艺吃饭的,赵尚景是花匠,除非他正式收了周素毅为徒,是不会教他种花养花的独门手艺的。赵尚景乃是夏家首屈一指的花匠,在花卉栽培方面的技术和经验自然是没得说的。当时若非他得罪了夏府的六姑娘夏荷也不会在县城里没有立足之地来了北沟村。他来了后蓝怡让二弟王林喜多亲近他,本有赵尚景收他为徒的意思,赵尚景也看中了王林喜。多少传授了他一些种植牡丹的手艺,但是后来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林喜成了商记的总帐房,也就没有再学这门手艺。

    在蓝怡看来,周素毅在伺弄庄稼和花草上的耐心并不比王林喜差,但却不入赵尚景的眼,蓝怡看看旁边围着包袱摘花叶的含笑的周素毅。替他惋惜,看来他和赵尚景之间差了一些缘分。

    “啊!”周素毅虽说不能言,但耳朵却很好用。他抬手指了指山坡下,蓝怡回头见王二叔竟过来了。

    “娘,二爷爷来啦。”旁边戴着小斗笠帮忙摘花叶的文轩喊道,“二爷爷。”

    “嗯。轩儿都晓得帮着干活了。好孩子。”王二叔称赞道,拍了拍他的小斗笠。

    文轩红扑扑的小脸笑的比阳光还耀眼,“轩儿已经摘了三包袱了呢,比娘亲还快。”

    蓝怡摇摇头,解下大包袱,迎了过去,“二叔,您怎么过来了?山坡这里的事情交给我便好。您收拾好田里就成。”

    “庄稼有你二婶和弟妹们看着,我过来瞧瞧这里咋样。”王二叔看看赵尚景院子里冒出的股股黑烟。“这是熬药呢?”

    “是呢,今年雨水大,赵叔说怕伤了根茎,捆绑之前涂抹一层保险点。”

    王二叔点头,“明日我让你两个弟妹过来跟你一起忙活,村北的那块山坡也收拾好了,打算啥时候移苗?”

    周卫极的房后挨着赵里正家的那片山坡已经收拾出来了,八亩的山坡看起来也颇为壮观,收拾山坡的时候,王二叔和赵尚景就已经说下了,栽种牡丹时先移栽从他们村东这片牡丹植株上分出来的分株,待分株栽完再栽今年的新苗。

    普和五年种下的这片牡丹,树龄已经有六年,今年分株出来的也有几千棵,栽种到周卫极和蓝怡的山坡上,明年去花芽养一年,后年就能收牡丹籽了,比起栽种当年生的新苗要快很多。

    王二叔家的山坡依旧留着三亩用来育苗,今年的秧苗已经给蓝怡留了足够种的,剩下的也被本村和外村的人家订走。牡丹籽今年价格挺高,大伙看到了甜头,都多少打算种点,王二叔育苗自然不会亏本,比起收牡丹籽还有赚头。在蓝怡他们的带动下,村内邻近田地和坡地能栽种牡丹的山坡都被各家分割完毕,大伙少则四五亩,多

    分卷阅读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