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2

      穿越之寡妇丫鬟 作者:南极蓝

    分卷阅读862

    儿的伤势,到宇儿那屋瞧了瞧,也皱紧了眉头。周吉庆,这是真的打算杀人了!

    刘小妹乖巧地立在宇儿床边,给他两块酥糖。不知道为什么,刘小妹每次见了宇儿哥哥就觉得紧张害怕,若不是母亲千叮万嘱让她一定要把糖亲手交给宇儿,刘小妹早就拉着文轩哥哥跑了。

    刘过更回道堂屋落座,看着周卫极与蓝怡,有些为难地提起今日的来意,“程家想用三万两银子,买程自牧一条命。”

    蓝怡并不惊讶,小七已送了信来,提过此事,她没想到的是刘过更会亲自过来与他们夫妻商量此事。

    “你们也知衙门的境况,银子的缺口极大。有了这三万两银子,为兄也不至于太捉襟见肘。”刘过更解释起自己要留程自牧一条命的原由,“程自牧已然痴傻,纵使放他归家,他也不能再生事端。卫极,弟妹,你们意下如何?”

    周卫极答道,“此事,全有大人做主。”

    刘过更笑得更加不好意思了,尴尬地嘿嘿笑了两声道,“为兄这次,也实在惭愧……”

    周卫极摇头,真心实意地道,“大人做事,都是为国为民,何须此言。我夫妻二人,明白您的苦衷。”

    刘过更放下茶杯,叹口气道,“搭建的水渠的各村,这村情况还算好,其余已有三处,需要再进山把竹管子翻山头取水。还有,最近患热病,发烧腹泻的人越来越多,也需买草药救治,处处缺钱,朝廷拨下来的救灾银子到了县里,已余不下几个钱,为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蓝怡也笑着安慰道,“大人,您已尽力,何许再自责。若是天底下的父母官能赶上您的一半,国家幸甚,民之幸甚。”

    刘过更哈哈大笑,“能得弟妹如此赞赏,愚兄幸甚,幸甚。依你看,这笔买卖,果真做得?”

    蓝怡点头,“三万两银子留他一条命,程家还要为此念您一份人情,值得。”

    刘过更彻底放心下来,“呵呵,可不止三万两,因卫极带人清剿了山匪,把他们山寨内的金银都带了回来,清整之下,竟也有两万两之巨。呵呵,不怕弟妹笑话,愚兄的私库,还从未如此丰盈过。”

    蓝怡笑了,五万两,的确不少,“大人,今晚留在村中用膳吧,我挖了几个番薯,您也正好尝个鲜。”

    果然如周卫极所料,刘过更心疼地嘴角抽了几抽,勉强应道,“好,守了这么久,本官也早馋了番薯的滋味,先尝为快。还要,本官带了酒来,给卫极践行。”

    晚饭,自然又是于伯做的,周卫极、苏永珅、雷晋和刘过更陪着两位先生畅饮,谈笑风生,好不热闹。蓝怡则带着宇儿、刘小妹和浅墨,在小桌上吃了。宇儿因受了伤,不能多动,于伯让于燕把做好的番薯给他带了些回去。

    依着蓝怡的建议,番薯做成了两道菜,一道是拔丝番薯,一道是干锅包番薯片。虽称不上什么美味,但番薯入口细腻,吃的刘过更很满意,静晓先生也很满意。

    刘过更想的,是番薯亩产千斤,可做主粮,对民而言是极好的;静晓先生想的,则是番薯还有哪些做法,越想越是开心,眼睛眯成一道缝。

    蓝怡被静晓先生这般瞧着,知道他又在打番薯的主意,只得假装没看到。

    虽刘过更带了好酒过来,但蓝怡已言明吃番薯不能喝酒,所以几人也只未多喝,只吃了两小盏,便摆在桌上专心吃菜。于伯的厨艺甚好,寻常的田间时蔬,经他的手,也能变成美味。偏生的,他做菜时并未加什么特殊的调料,仅凭着火号的拿捏便能做到如此地步,让不得不钦佩。

    聊着聊着,静晓先生便提到武婢捉来的三只小猴子,“那三只猴子,真被你们放走了?”

    周卫极点头,提起刀疤猴选中的悬崖上的石洞,以及其中的药材和灵芝,两位先生皆是惊喜。无名先生道,“山有琼珍,乃为宝也。”

    静晓先生更是两眼灼灼,“药王所著的《千金要方》中,曾对琼珍之功效,大加赞赏。他老人家后半生入山寻琼珍煮沸食之,寿过天年。无名,你我虽垂垂老矣,若得琼珍,能再快活一甲子,也未可知,哈哈~”

    按《皇帝内经》所载,天年乃为两甲子,即一百二十岁,药王孙思邈一百四十一岁无疾而终,自是寿过天年的。

    虽说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何人不想长寿呢。无名先生也颇为感兴趣地捋须,问起那处山崖和山洞的情形,笑道,“那处断崖,老朽也曾到过,却不知竟是内有乾坤。大青山,果真是个宝库。月之,过些时日,山中一游,如何?”

    静晓先生也捋须大笑,“正合我意。再过半月便是中秋,你我入山赏月,如何?”

    无名先生点头。雷晋和苏永珅也颇有兴致地要求同往。蓝怡却低下头,明日,周卫极又要走了,今年的中秋,他们是无法一起过了。

    向各位书友推荐我的好友三则的《赋春归》嫂子重生扑倒文,希望能合大家的口味,收藏,阅读。

    第七八三章 又诉别离

    夜半时分,蓝怡依旧盯着睁着眼睛,看着隐隐有些光亮的窗帘,怔怔地发呆。周卫极在她身后,听着她的呼吸声就知她还没有入睡,叹息一声,将她搂紧了,“我很快就会回来的,乖乖睡觉,嗯?”

    蓝怡苦恼地道,“可是,我睡不着……”

    周卫极又何尝舍得入睡,轻声问道,“在想什么?”

    蓝怡满脑子,都是他,都是这几天的甜蜜,舍不得让他离开。这样的话,又如何说的出口呢,“也没有什么,就是睡不着,真的。”

    周卫极低低笑了,“该叮嘱的都已说了,可是还有什么什么不放心的?”

    蓝怡感受着他的呼吸,他的心跳,心中却是从未有过的惊悸,很不好的预感,她却不能宣之于口,“你明日是先与周三汇合,然后再回边关么?”

    “嗯。”周三替他去登州城催粮,周卫极与他约了在路上相见,一同回去。

    蓝怡握住他的手指,一根根地磨搓着,轻声道,“你回去后,不管上不上战场,一定要把那件软甲穿在身上,好不好?就算是热,也要穿着。不对,你明天一上路,便把它穿上,好不好?”

    周卫极这次回来,软甲放在包裹里,并没有穿在身上,天气炎热,虽说软甲不算厚重,但穿着也是不透气的。在知道太上皇在派人追查拓跋孝直的行踪后,周卫极觉得这件软甲不可再传,否则定惹来祸端。不过,这没有必要告诉蓝怡,让她忧心。

    “好,我明日就穿在身上。”

    蓝怡松了一口气,又与他花了许多家常,才慢慢入睡。周卫极见媳妇儿睡了,把头埋在她的发中,闭目养神。

    第二日一早用过早饭,周卫极整装待发。全村老少大半出动,在村口送他

    分卷阅读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