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

      镇国公主 作者:允

    分卷阅读185

    该都过去了。

    韦欢沉默地坐着,任人将自己送入宫门,扶下车驾,又一语不发地随着人从走着,经卜地、安帐、拜堂——拜堂时身边忽然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韦欢于混乱中看不真切,不知到底是什么事由,却见她那太子夫婿倏地直了身子,转头去看自己的父母,继而拜堂继续,只是殿中较方才安静了许多,韦欢心里惴惴不安,两眼不住地向外偷看,妄图从宾客的脸上看出些消息。

    不能是太平,她焦急地想,手心里捏了把汗,被太子猛然牵住向后走时没留神,跌了一下,幸得侍儿相扶才没倒下,却惹来太子不悦的一眼。

    韦欢只太子沉郁的脸色,心便动荡得厉害,如泥胎木偶一般被人送入新房,竖着耳朵听外面的传话——外头如今比先更乱了,脚步声来回,橐橐地响得人脑仁疼。

    韦欢偷眼去看太子,她的新婚夫婿心不在焉地喝过酒、结过发便叫人拿衣服更换,韦欢此刻突然便眼疾手快了,一步起身,从侍儿手里接过便服,道:“妾服侍太子更衣。”说话间已扒去太子的礼服,替他套上便服袍裳。

    作者有话要说:  她服侍太平服侍惯了,又正心急,动作便极快,太子更衣毕,回头看了她一眼,淡淡道:“外头有些事,若我没回来,你先睡罢。”匆匆走出去,竟将韦欢一人丢在新房内。

    韦欢身旁并无可用之人,只能怔怔地在床边坐着,将及天明时才有人来报:“公主昨夜心疾发,半道上又回了宫,至今未醒,太子命娘子过去看视。”

    韦欢心头一恸,抓着那人的手便道:“人在何处?”

    那人露出痛楚之色,韦欢赶紧收手,听那人道“绫绮殿”,不及更衣,亦没叫辇,竟快步踏出,不多时便自东宫一路走到了绫绮殿。

    ———————————————————————————————————————————————

    关于唐朝的一些碎碎念:

    1,唐代糅杂前代南北风气,形成了皇室和民间开放,而士族保守的风气,公主们和民间的人改嫁的不在少数,但是世家的规矩还是与后来宋代有些相像,要恪守妇道、贞洁刚烈(并不是不离婚不改嫁的意思,唐人士族风气较之后来还是相对好一些的,亲情意味也比较浓),新妇(媳妇的意思,不是新媳妇的意思)需要服侍舅姑、照顾亲眷、操持家务、不能轻见外男。所以士族女的画风和某些公主的画风其实很不一样。

    2.唐代对奴婢相对冷血,奴婢妾侍不太视同为平等的人。妾同畜产不是说着完的。上至开明皇帝如唐太宗,公开歧视罪没宫掖的前朝公主和官家女(都为他生儿育女),说“汉代常以八月选洛阳中子女资色端丽者,载还后宫,此不可为法。然即日宫内,甚多配役之口,使其诞乳诸王,是非所宜。据此论选补宫列,理宜依礼”。称自己对妃嫔为“配役之口”,不能“诞乳诸王”,还对她们所生的儿女极其冷淡,唐人笔记中亦有各种随意赠送、打杀、虐待甚至食用奴婢、姬妾的例子(不是出于无奈或者是没饭吃哦,是纯粹出于兴趣),时人虽谴责他们不仁,却没人说不合法。对于他们来说,奴婢之类,真的就是一个物件,而非“人”。(这点上明清其实是进步的,尤其清朝,对宫女们的态度算是前所未有的好了,可能因为宫女都是旗人吧╮(╯_╰)╭)。

    3.既然妾侍是物件而非人,所以古代大部分人对同性情-爱其实是很宽容的,只要你该做的都做(侍奉舅姑,照看小叔子小姑子,生出儿子,管好家,遵守礼法,把同性那位当做一个工具而非同等的人),那么就还在忍受范围之内。李世民深爱长孙后,厌恶诸多配没入宫的妃嫔,却依旧和她们生孩子;黛玉吃宝钗的醋而不怎么吃蒋玉菡、袭人的醋,都有这个原因在。和妾侍发生同性关系,大致相当于今人沉溺于娱乐,父母的反应视同你沉溺的程度而定。同时这个娱乐对你的重要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可能这是你熬夜追的剧,或者誓死捍卫的大大的秀,或是吃土一年才买到的绝版收藏,让你一直念念不忘,也可能是你无聊随便点开的一个页游,玩两下觉得无趣就忘在脑后,或是三分钟热度的爱好,热衷几天就丢——反正不是你正儿八经的女朋友。

    4.唐代的后宫并不如清代那样地位低下。皇后掌有相当大的权力。同时后宫也是有和大臣一样的班秩品级,可以按照年纪辈分资历功劳出身等等按部就班地提升,皇帝一般情况下并不太会干预。所以李世民所不喜欢的阴妃、韦贵妃,都可以升到四妃,而则天虽然不让后宫接近高宗,后宫里该填满的品级却基本都还有。另外“才人”在唐代其实是相当有地位的妃嫔了,则天入宫就当才人,很可能是因为母亲是隋朝杨氏(一说只是攀附,但是她得到后宫一些太妃的帮助应该是无疑的)之后。在唐代,亲王才一品(清代王公都为超品,越过一品很多级),宰相很多才三品,五品以上为常参官,有资格参加普通朝会。另外唐代的官职并不以品级定,有时七品升九品、五品升六品反而是升迁,相当复杂,以后再议。

    5.基于皇后的权力太大,以及太子、太子妃实际上也是有相当大的权力的,中后期的皇帝渐次侵夺太子和皇后的权,甚至到了后期不立太子、不立皇后(宪宗为了不干扰自己拈花惹草,就打死不肯立原配为后,非要让她做贵妃)、不为太子纳太子妃,或者立了也不给太子配全套僚属或是好的僚属,不给太子妃权力(太子妃与皇后类似,也有整套的后宫班子辅佐,管理许多妇女类的事务),导致了很多继承问题。

    第161章 视疾

    我醒了。

    不醒也没法子。自作婚那日,至如今我已足足睡了三日,御医们来来回回地在我身上折腾,母亲和父亲一日几次地来看望。母亲还发了好几次火。

    再不醒,倒霉的都只是下人。

    我懒洋洋地睁开眼,翻了身,看见床前宫人喜极而泣:“公主醒了,醒了。”

    立刻就有许多人围了上来,我宫中的几个是不必说的,还有母亲跟前的人、父亲跟前的人、太子跟前的人,以及我那位好阿嫂。

    韦欢挽了妇人发式,戴着三四支珠钗,上身是青色短衫、白色披帛,下面是黄色绫裙、云台丝履,众人围上来时她并没有马上过来,等了片刻,才自人丛分出来的路中缓步而来,坐在我的床前,轻轻道:“太平醒了?”

    她如今可以正大光明地叫我的名字了,可那声音却听不出一丝一毫的真心,我宁愿此时的她唤我“公主”。

    “劳阿嫂记挂,我没什么事。”我微闭了眼,肚皮中空,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此时此

    分卷阅读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