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9

      (红楼同人)红楼春纤 作者:六月泽芝

    分卷阅读269

    她便接了过去,自去办事不提。

    小唐氏见她去了,便放下一桩心事,重又想起独子卫若兰,不觉又流下两行泪:“扶我去那边的小佛堂。”她要再佛前祷告:她的孩儿,一定会好好儿的回来。

    而卫若兰,此时却已是从昏昏沉沉之中苏醒过来。他睁开沉重的眼皮,就看到石青色的帐子:这是哪里?他张口欲问,喉咙却一片干涩,只能赫赫作响;想要转头环视,又觉得浑身酸痛无力,竟只能微微偏了偏头。

    正是难受的时候,帐子一动,就显出一个陌生的丫鬟。她不过十二三岁,面皮白净,头发乌黑,见着卫若兰看过来,便满脸笑着将被褥又往上拉了拉,道:“卫大爷可是醒了。”说完这话,她偏头往后头吩咐道:“快将那温着的药端过来。还有,快回大爷并奶奶,卫大爷醒了。”

    说完这话,她又转头与卫若兰解释了几句。他方知道,这丫鬟原是齐国公陈家的家生子,唤作蕊珠,是随着三爷陈嵘并奶奶贾探春到了定安城。口里说着,这蕊珠也是极能干,早已倒了一盏清水,用丝帕沾湿了放在卫若兰唇边,令他稍稍润泽一下:“因我们奶奶与史大奶奶原是极亲近的表亲,自小一道长大。知道卫大爷的事,奶奶便十分留心在意。只头前北狄围城,无处施为。后头打退了北狄,奶奶并大爷便忙赶着过来照应。”

    卫若兰干咳两声,,方哑着嗓子道:“我那些袍泽兄弟呢?”蕊珠忙笑道:“卫大爷放心,奶奶已是收拾了厢房,请诸位大爷入住,三餐两点,衣裳鞋袜,俱是齐整。只等着您醒来,再打发人回京报信。”

    正自说着,外头一阵脚步响动,却是陈嵘并贾探春过来了。

    第二百零五章 劫后余生细论内外

    卫若兰原与陈嵘也算的相识,现今他乡相见,更是不同。见陈嵘过来,忙要支起身子,却无能为力,他只能苦笑道:“如今我倒成了个瘫子,连起身都不能。”正说着,那边蕊珠已是换了个结实婆子,将卫若兰扶起来,自己又寻了枕头与他做靠。

    探春在旁瞧着,便微微点头,口里却并不言语。陈嵘却并不在意这些细故,只笑道:“原你我于京中熟识,并非陌路,何况现今也是连襟了,越发亲近,怎么你倒生分起来?”

    卫若兰自是不肯,忙道:“这话虽不假,然而我也知道,这边塞缺医少药,若没有你们夫妻照应,我只怕早送了性命。这一番救命之恩,若不是我起不得身,必要行个大礼相谢。”

    “若说这个,我却不敢揽下。你要谢,旁的不提,头一个便是尊夫人,史家表姐。”陈嵘口里说着,见卫若兰面露疑惑,便笑道:“这都是我这位三奶奶预备的,大夫药材,她于京中旧预备妥当,全带了来。我原说用不着,她却不肯,只说边塞苦寒,哪里好大夫,又如何寻得好药材?皆是些寻常的。她想得到这些,还不是寻了表姐询问方知道的。再有,府中也有些人参等贵重之物,皆是表姐备下。”

    这一番话说得卫若兰心中一阵恍惚,暗想道:她瞧着阔朗爽利,不想却如此留心在意,可见一片赤诚。今番我能活命,倒真该谢她的。

    正是想着,那边探春含笑道:“三爷又浑说,这些琐碎事体本就是我们分内之事。这好好的,没得说嘴起来,旁人听到了,倒要笑话我不知世面,竟是井底之蛙,没得自鸣得意起来。”口里说着,探春又吩咐将米汤并精细小菜备下,又有卫若兰的袍泽等人,也须得一一通知。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端得敏捷。

    陈嵘含笑赔罪两句,也不论这些细故,只与卫若兰说了半日的话,眼见着他吃了药,便令他好生安歇。探春则嘱咐丫鬟婆子人等,一言一语皆是明白利落。两头说定,夫妻方告辞而去:“想来那边已是知道了。既是袍泽伙伴,必是极亲近的,倒让你们好好见一面是真。你我亲戚,日后尽有说话的时候。”

    卫若兰见他们进退有度,特特是探春,既是礼数周全,又处事敏捷,不觉生出几分感慨。但他自知道女眷名声紧要,待得见了袍泽伙伴,并不提一句。不曾想,倒是他这些袍泽先自家絮叨起来:“你倒是好命,娶妻娶了这么一门好亲!要不是这姻亲,这会只怕已是没命了!”

    这事卫若兰自有所觉,忙问究竟是个什么章程。那几人便你一言,我一语说道起来。原来卫若兰那日重创而归,不说旁的,鲜血便流了一缸,幸而不曾伤着肢体面容,又止住了血,本可日后慢慢调养,也未必不能全好了。不成想夜里他却高烧起来,连日吃药皆是无用,只亏着府里那些人参肉桂一类的好药吊着性命。只药材日渐耗尽,卫若兰身体面色却一日不如一日,外头又有北狄围城,众人百般无法,只能看着他苦熬。

    幸而后头夜袭北狄,将其击破,后面陈嵘探春又赶来,大夫药材不说,就是这府中一应俗务,夫妻两人也皆是接手过来。不出两日,卫若兰便退了烧,府里上下更是安安稳稳,再没头前并兵荒马乱之态。

    说到这里,几个人又倒了茶来吃。

    吃茶也还罢了,内里一个原也是勋贵子弟,唤作张蕴节的忽而开口问道:“若说这个,倒是有一件事须得问你。尊夫人可还有甚么姐妹,表姐妹?”

    女眷内宅之事,哪儿能任意询问,卫若兰眉头一挑,便有些着恼:“你这话从何说来?”另一个便笑嘻嘻抚掌大笑:“卫兄,卫大爷,你不要恼,这可是我们几个的心里话!你是不知道,陈嵘那小子好个福气,娶妻娶贤,纳妾纳貌,寻妓寻才,他倒好,竟得了才貌德行齐全的。我们心里羡慕,也想娶个差不离的。”

    “这话可不是浑说的,你们夹杂不清,仔细隔墙有耳。”卫若兰听出这是好话,却又知道事关女眷名誉,不能轻忽,犹自告诫。那张蕴节方收了笑意,道:“原我们是真心,倒不是为了旁的,实在真人不过见了一面,这府里几日光景却都看在眼里的。”

    原来他们与探春略见过一面。她便不曾露面,只花了一日就将这府中上下整顿妥当。自此之后,不说卫若兰身边必有两人须臾不离地照应,他们各处也都收拾齐整,三餐两点,衣裳鞋袜,各处摆设、物件、银米等等皆是列册明白。连着往来的仆妇丫鬟等人,也都齐齐整整,皆有事体。若有什么差池,都能寻到专职之人,若有不妥,直接撵走,端得明白干脆,倒有几分叱咤风云之意。

    “若这是个男人,说不得便是名将,当真深知兵家之要。”张蕴节十分赞叹,又望向卫若兰:“你也是有福的,虽不知尊夫人如何,想来既有这样的姐妹,又极亲近的,必也是一等风流人物。现今我们虽是言辞有些造次唐突,心里却实在艳羡。”

    卫若兰

    分卷阅读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