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7

      名门妾室 作者:鸿影长空

    分卷阅读317

    挂在店内,又雅致又彰显不同。

    “那大娘子让小郎君快点拨空写一副吧。”柳絮连忙催促。她这几日忙进忙出,都没有时间碰上玉梁,更别提这小横匾的事了。

    “好,这事我记下了,回头就跟他说。等过了中秋节,再把小横匾挂出来。”玉梁中秋会在御前献书,自家这匾额可不能太早出现。

    宫嬷嬷听玉秀这吩咐,又暗自点头。若论谨慎,大娘子真当得上头一份。

    四人说这话,柳絮又在前引路,带到楼上。

    楼上一共四间雅间,楼下有四个女伙计带客上楼。京城露华香铺子开张,为了打响这招牌,四个女伙计都是从明州调过来的。

    如今铺子还没开张,听说已经有不少人来打听这间露华香,是不是明州府颜家的。谢惠灵前年在京中走动拿了露华香脂粉送礼,李承允进京后又送了一次。如今京城权贵人家,都知道露华香脂粉。

    想来铺子开张后,生意不会差。

    柳絮推开一间雅间的门,“我们这几间雅间,窗子都开在临街呢。”

    玉秀和玉淑进门,看着雅间摆设雅致。房中间一张圆桌四张绣墩,门边一张小梳妆台,台上一面大菱花镜。就算坐在绣墩上,也能照到镜子。若是几人同时试粉,也不必都挤到梳妆台上。

    临街的轩窗糊着茜纱,依稀能听到街头热闹的人声。

    窗前拜访了一条长案几。案几上一盆文竹绿意盎然。

    玉淑走到案几旁,忍不住推开半扇轩窗,探头张望。铺子对面是酒楼茶肆,左右两边有两家百年字号的银楼首饰铺。远远的,好像还能看到城外青山。

    “姐,我们站得好高,你看,那里是不是城墙?”玉淑还是第一次站在楼上看风景,只觉新奇不已。

    玉秀笑着走过去看了一眼,“好像真能看到城楼呢。”

    “姐,这里可真高,和润州城墙差不多高了吧?”玉淑站得最高的,就是送别玉栋时润州城的城楼。

    “傻话!城楼要是才这么点高,那城门不就跟我们铺子门一样高了。”玉秀看玉淑那样,忍不住笑话她。

    玉淑被笑得不好意思,不依地要来抓玉秀,玉秀看她恼羞成怒,连忙扭身退开。姐妹俩笑成一团。

    宫嬷嬷连忙上前阻止,“二娘子,这可是在外面。”说着连忙拉了玉淑要给她整理鬓发。

    玉淑嘟嘟嘴,被拉过去了。宫嬷嬷不敢管姐,所以总是提醒她规矩,真是不公平。她想着,不服气地又向玉秀比了比拳头。

    玉秀看她那孩子气样,笑着抚平自己的裙子,走过去将轩窗关上。

    伸手关窗时,她只觉胳膊冒鸡皮疙瘩,好像有视线在看着自己。左右张望,对面的酒楼茶肆的窗户都糊着纱,也看不清楚。低头看楼下,都是来来往往的行人。

    可能是自己疑心生暗鬼了,玉秀关上轩窗,玉淑理好鬓发站起来。

    玉秀伸手帮她把衣领给抚平了,看玉淑头上素净的只有一支银簪子,“淑儿,难得出门,走,我们到边上的银楼去看看,你应该添几件首饰了。”

    “我在家又不出门,要不了什么首饰。还是别买了,白费那些钱。你看你给我买的镯子什么,都没用上。”玉淑一想到那些首饰的价钱,就觉得费钱。在东屏村时,村里人都不戴什么首饰。

    玉淑后来跟其他人家小娘子们走动,那些小娘子们也没太多饰物。

    玉秀自己省,给哥哥和弟弟妹妹花钱却很舍得,给玉栋和玉梁买了好几块玉佩坠饰,给玉淑买了金银翡翠的簪子镯子。可翡翠镯子太不结实,玉淑想着在家干活还得当心碰碎,就不肯戴。其他金的又嫌太重。

    “京里和村里可不一样,还是给你添几样样式好看的。以后要是出门会客了,我的妹妹,可不能被人小瞧了。”玉秀拉了玉淑下楼,两人戴好幕篱,到边上的银楼去看首饰。

    走出大门时,玉秀还是觉得不对劲,她不由看向对面的茶肆。

    “姐,怎么了?”玉淑看玉秀忽然停步,以为出了什么事。

    “没什么,可能昨夜没睡好,今天觉得有点恍惚。”

    “那回去我们炖鸡汤喝,最近铺子开张,事情那么多,你睡得太晚了……”玉淑听玉秀说有点恍惚,连忙走近些,一边抱怨地嘀咕了两句。

    姐妹二人走进银楼后,玉秀刚才看的那家茶肆楼上,一间雅间的窗户打开了。

    ☆、352章 惊鸿一瞥

    那间雅间里,或坐或站,有七八个人。

    当中主座上,坐着一个年约四五十岁的男子,面容颇有威严,身后站了两人伺候。

    在他边上,坐着一个须发皆白、看着鹤发童颜、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老道士。

    这两人,赫然是武帝李世勋。

    边上的老道士,是如今的新贵,道号丹阳道人,俗名王丹阳。

    武帝痴迷长生后,对这些炼丹做法的道士很推崇。而这丹阳道人,自称如今已两百多岁,辟谷炼丹求得长生。

    武帝去年开始,就觉得精神不济,连选秀孕育子嗣的兴趣都淡了。后来,别人引荐了清风谷丹阳道人进宫。武帝吃了他几丸丹药,感觉精神渐好,床笫上龙精虎猛,自觉精神更甚当年。

    丹阳道人还说武帝年纪正当壮年,自有上天庇佑,诞下龙子也不过是等待时机而已。

    武帝现在对子嗣倒不着紧了,丹阳道人得了长生,自己若跟他吃丹药长生了,有没有子嗣有什么关系?自己这个万岁爷镇着就好啊。

    所以,如今武帝出入,丹阳道人经常随侍着,估计很快一个国师的名号是少不了的。

    这天武帝在宫中待烦了,蜀中捷报频传,心情不错。他想要出门逛逛,就召了丹阳道人陪同,带了两个心腹太监和侍卫,出宫走走。

    他们到了这间茶楼时有点累了,进去坐坐。茶博士又推了几味好茶。

    这间茶楼雅间布置得不错,武帝也算忙里偷闲,坐在雅间里,听着楼下市井人声,也挺惬意。

    他们这间雅间,正对着对面露华香铺子的二楼雅间,窗上糊的纱窗轻薄透亮,外面一览无余。

    刚才,玉淑推开窗子后,王丹阳抬头,透过纱窗,就看到一个娇俏小佳人站在窗前。穿着一套粉色衣裙,看那探头好奇张望的样子,好像一只初离穴的雏鸟,天真不知世事。

    紧随其后,又来一个比她年纪大点的、长相有些相似、穿着桃红袄裙的小娘子。那小娘子眼波流转,天然一股风流尽在眉梢。偏偏眉眼多了点清冷和淡然,好像万物都未放眼中。

    两人说笑时,一清秀一妩媚,堪称世外仙茱。

    王丹阳本来是个大夫,祖传医术。后来因为治病时跟一家夫人有染,那家男主人在当地有些权势,知道自己被戴了绿帽子,气

    分卷阅读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