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

      皇后等等 作者:青木源

    分卷阅读86

    他这一打趣,叫宝馨回过神来,“才没有呢,只是想着,殿下长得真快啊。”她说着,手里忙个不停,低头将他系带给系好。

    朱承治听到这话,嘴边的笑都带了一丝深意,“这是自然,赶明儿我还能长得更高更大些。”

    宝馨听着这话有些不对,却一时半会的咋不出里头的味来。

    礼服繁重,哪怕天不亮就开始穿戴,等到全套整治齐全了,外头也都冒出点蟹壳青,要有天亮的影子了。

    宝馨给他穿戴整齐,退后两步。她上下打量了两下,甚至腰下的佩戴的玉佩和腰上的大带,都没放过。仔细看了两三回,确定没有半点差错了,才取来皮弁给他戴上。

    皮弁冠前后开九缝,每缝中缀五采玉九,朱缨金簪。

    有道是人靠衣裳马靠鞍,这么一套齐全的上去,朱承治整个人都气宇轩扬起来。他原本长得就好,此刻和平常的秀气透出一股属于天家的威严。

    宝馨都忍不住退后一步,给他屈了屈膝。

    朱承治拉住她的手,捏着她的手掌道,“又不是外头,好端端的行甚么礼?”他言语带笑,宝馨莫名觉得脸颊有些滚烫,见自个手还在他手里,下意识往外抽,却一时半会的抽不出。

    宽大的朱色袍袖落在他的手边,宝馨此刻惊觉他的手掌都比自个的大出好多了。他重重捏了把她柔软的掌心,缱绻道,“你等我回来。”

    周旁的太监宫女们装聋作哑,只当自个是木头桩子,没瞧见他们的打情骂俏。

    “殿下该动身了。”屏风外太监的声音传来。

    朱承治贪恋这份缱绻柔情,但轻重如何,他心中有数。宝馨察觉到压在手掌上的劲道去了,抽出手掌来。朱承治嗯了声,就往外面走。

    他才走两步,宝馨从后头追上来,“殿下等等!”

    朱承治转身来,面有笑意,“怎么,还有事?”

    “今个还早,殿下都还没用早点。带点儿好应急。”宝馨道。

    方英在后面,满脸笑意就要开口提醒宝馨,这些个事儿自己都想到了。这朝廷里头不管什么事儿,都是天不亮朝臣们就要在宫门值房里头集合。每年新年大朝会也是一样,不准备点吃的,到时候饿得头昏眼花,不等到见着皇帝,自个先一头栽下去。

    方英早就准备了好些好吞咽的点心,不用宝馨来操心。

    还没等他暗示宝馨,朱承治却已经点头,“好,给我。”

    后面来个小宫女,手里举着个乌木托盘,托盘里头摆着几个小瓷碟,她拿帕子包了几个送到朱承治面前。

    朱承治接过来,指尖碰到她的,触碰只是一瞬间,旋即飞快的躲开。

    他接了东西,塞到袖子里,面无表情的走出大门。

    朱承治不必从后宫一路走到前朝去,他人坐在舆上,伸手入袖子里头。隔着帕子,摸到一股热气。

    想来是一直在炉子上头温着的。

    甜食局的点心送过来,送膳的小太监哪怕手脚再麻利,也凉了一半。肠胃喜温怕凉,吃温热的是拿热来暖五脏六腑,要是吃了冷的,就是拿五脏六腑来暖吃进去的东西了,于身体有害无益。

    也不知道她花费了多少心思。朱承治心里暖暖的。

    宫门还未开启,文武百官等在宫门外的值房里头。朱承治不太可能叫人开宫门,自己在里头等着,见着泛青的天色,晨露未消。呼入鼻子里头的气儿都是冷的。

    朱承治掏出袖子里头的帕子,打开来,拿出一个小巧玲珑的馒头塞到嘴里。

    今个是重要日子,不能吃那些容易叫带上口气的。所以准备的都是素小馒头,和小素包子。求个填饱肚子。

    方英在后头伺候,眼巴巴的瞧着朱承治把宝馨准备的那些个点心给吃到肚子里头。他几次欲言又止。

    他袖子里头也塞了两三包点心,都是老早就准备好的。不过没宝馨这样还放在炉子上热着,等要走了才拿出来。

    方英瞧着朱承治都把里头的小东西给吃完了,想要上前问问这位殿下吃好了没有。要是不够,他这儿还有。

    徐姐姐的先他不敢抢,但至少得喝口汤吧?

    朱承治吃完,那方帕子也被他折叠好收到袖子里头。他自己整理了一番仪容,在就近的值房里,拿了铜镜见没有半点不妥当之后,就坐在那里等时辰。

    方英侯在一边,心都碎成了一地的渣渣。

    作者有话要说:

    朱承治:抓准时机各种吃豆腐,等再大点我就动牙了。

    宝馨面无表情:滚!

    ☆、第46章 机会

    天光大亮, 朱承治到了承天门处,过王公桥, 入大殿中。

    宣和帝今日也和长子一道换了皮弁服,他高坐在龙椅之上。居高临下, 俯瞰下面的臣子。

    文武百官依照次序分别入内,门外有太监唱名。

    朱承治入殿之时, 太监唱名“长子承治”宣和帝听到, 面上越发面无表情。待到长子走进来,见他一身亲王服色, 觉得顺眼了些。

    内阁恶心他, 他就恶心那些朝臣。不是想叫皇长子出来么, 他就叫人穿着亲王服色出来。到底看看谁能恶心到谁。

    宣和帝瞥了朱承治一眼, 朱承治似乎察觉到了来自君王的注视, 他头低垂, 越发恭谨。但浑身上下没有一丝低声下气,依旧是天家的风采和气度。宣和帝见他这样, 心下觉得满意,却又有些失望。

    满意他在人前的这番气度, 又失望于他这一番仪表。

    这孩子怎么没有托生在爱妃的肚子里头呢?要不然皇后也行。不管是这两个里头的哪一个,他都可以痛痛快快的立为太子,而不是眼下这般,和朝臣争。他心下瞬息之间转过千百种想法, 最后归于面无表情。

    内阁的大学士们照着往例,都排在前头。比他们更在前面的就是还在京城的皇子们。宣和帝子嗣不丰, 几个皇子,除了朱承治一个,其他的都是流鼻涕的小孩。所以站在那里的只有朱承治一个。

    因为只有一个,所以格外打眼。阁臣们见着他那身亲王服色的皮弁服,彼此交换个眼色。

    百官站好,礼乐大作。外头等候多时的番邦使节前来拜谒。

    外邦的使臣其实也没多少好看的,唯有那一身和华夏不同的衣裳还有几分看猴子刷杂戏的趣味。

    高丽使臣一切以天朝为主,加上高丽国王乃是朝廷册封的郡王,这使臣的服色和天朝没有任何区别。甚至一口的官话说的贼溜,连叫人翻译都不用了。

    百官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宣和帝和朱承治身上。

    宣和帝高高在上,臣下不敢轻易举目冒犯天颜。但下头的皇子,却不必有太大的忌讳。皇长子气宇轩扬,他还未满十五,年岁上尚且算得上年少。可此刻却没有半

    分卷阅读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