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

      林玉溪的悠然人生 作者:七夜忘情

    分卷阅读113

    ,家中凌乱,让大师见笑了。”玉溪有些不好意思,虽然家中经常打扫,可是家里一有小孩子又怎么能整齐的起来,此时炕上更有棉被褥子,是三娃睡觉起来没有叠起来的关系。也不知道小家伙又跑到那里去了。

    “无妨。”永慧禅师自然不会在乎这些。

    玉溪泡了一杯山丁子,“大师尝尝这是用山里的植物自制的果茶,虽然不像绿茶那样清香却也有一番风味。”

    永慧禅师喝了一口,一股甘酸的果味,虽然是热的却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好茶。”再看杯子中的果粒,橘红透明,叶片青绿,装载玻璃杯中带着一种清雅的色泽。

    玉溪笑了笑,“这种植物叫山丁子,果粒可食,早在元代,蒙古族就用这种植物待茶,除了这种泡法,又或者用青盐,鲜奶煮出来更有一番风味。”

    “贫僧此次前来,一是谢谢小友帮助之恩,二来希望与小友在武学上进行一下交流。不知是否打扰。”

    “自然求之不得,大师尽管住下。”

    “呵呵,那就打扰小友了,贫僧也品尝一下小友泡制的山丁子茶。”永慧禅师笑道。

    跟永慧禅师说了会话,玉溪赶紧给永慧禅师收拾了一下房间,出家人喜欢清静,玉溪将西边单独的那间收拾出来,幸亏之前盖了厢房,这里空了出来,他先将炕烧一下,去去屋子里的潮气,之前厢房盖好玉溪就收拾了一下,有时间的时候也做了些家具放在里面,现在看来还算整齐。

    另外出家人食素,地里的菜还没有收割,晚上的时候玉溪永慧禅师炒了茄子干,拌了山野菜,菌菇汤,烙了苞米面饼子,饼子烙的金黄十分香甜。做饭之前玉溪还将西屋的锅刷了一遍又一遍,保证一点荤腥都不沾。

    “小友太过客气,出家人并不重口腹之欲,粗茶淡饭即好,小友也不必与贫僧同食。”永慧禅师看着饭桌上的素菜说道。

    “并不麻烦。大师不必在意。”

    二娃还记得永慧禅师,对他的到来除了表示欢迎,并没有什么特别表示,三娃却坐在桌子边上,时不时的看永慧禅师一眼,今天看来十分的乖巧。

    69

    69、第 69 章 ...

    永慧禅师的到来并没有对于玉溪家造成任何的不便,玉溪也并不把他当做一个客人,平日说话做事只是平常,到让永慧禅师更加自在。

    这个季节正是忙碌的日子,房前屋后的菜地都要玉溪去种植,永慧禅师也十分有兴致的去帮忙,看他劳作的样子并不陌生,玉溪问了才知道少林也有菜地,永慧禅师也种植过。

    早春森林里已经有许多野菜,虽然玉溪并不靠这些野菜生活,自家却是要吃的,偶尔永慧禅师也与他一同进山,平日两人或探讨一下武学或谈论一下修行之道,另外永慧禅师还是一位手谈高手,甚至于对古琴也十分在行,这倒让玉溪和二娃十分欢喜,他们二人都在自学哪怕天分高,却也有许多地方不足,永慧禅师教授一些,竟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受益匪浅。

    三娃是个调皮的,却不想看见永慧禅师竟然有些收敛,平日调皮捣蛋少了许多,玉溪原想着三娃可能人生害怕却不想,这小家伙时不时的跟在永慧禅师身边,竟然有亲近的感觉,往日玉溪教导他习字作画,小家伙一点也坐不住,可永慧禅师亲自教导,他却认真完成,如今已经开始学习书法了,虽然因为手小成效不大,却也认真每日早晚一个小时,也坐的住。

    玉溪仔细观察,倒也琢磨出一些,原本三娃的心脏不好,就算后来治好了,他对那时的记忆不深,他几乎没有记忆了,可是孩子的性格是从幼时就确立的,三娃原本生命没有保障,幼时不能跑跳欢快的玩乐,病情压抑了他的本性,后来身体变好,他整个性格一下释放,甚至于下意识的想要获得以前从未获得的,这也造成了他跳脱的性格。当然这其中也有玉溪的错处,他总想着弟弟受了那些苦,不想去管制,总想着只要他快乐就好。

    却不知如果放任下去,总会造成他无法无天的性格,只看他对待老虎都是那样毫无防备,甚至于敢于挑衅,从这里就可见一般。

    而玉溪虽然有担当甚至于扛起一个家庭的重担,但是毕竟阅历少,年龄又不到,没有办法体会那些经验。一时也无法察觉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永慧禅师,等他发觉或许已经晚了。

    永慧禅师如今已经五十有余,常年参习佛法,身上自然带着平和的佛性,小孩子心思单纯对事物看的明白,竟然能看透一些,心生亲近,又被佛性感染,到让往日的跳脱收敛了一些。

    永慧禅师作为一个智者,自然看出孩子的性格养成,原本就像报答玉溪帮手的恩情,发现问题之后自然想办法帮着他弥补,毕竟是个孩子对弟弟的教育还是差些什么,更何况小孩子本性单纯,林玉海又是个聪慧可爱的,他非常喜欢,虽然不可能收入门墙,却也愿意做个启蒙师傅。

    观察了一些时日,永慧禅师与玉溪进行了一次交谈,林玉溪的两个弟弟资质都不错,本性纯良,就算不学习武艺,只要好好培养也是一个栋梁之才,孩子本性都是好的,只要稍加引导即可。并不需要改掉他们的本性。

    永慧禅师还分别对林玉溪的两个弟弟性格进行了分析,三娃果然与玉溪想的相似,永慧禅师听到三娃儿时的磨难,心里更加喜欢,心里倒真的喜欢,可惜他明白林玉溪与他修行之道不同,且修为功法高出他颇多,是绝不会将弟弟送到他门下的。心中十分遗憾,不过除去佛门密法,他的其它杂学竟一一教导并不藏私。玉溪感受永慧禅师的一番心意,虽然并未让弟弟拜入门下,却也让他执了弟子礼,后来更是对少林多有帮助。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永慧禅师还与玉溪对林玉湖的性格又进行了谈话,“我观玉湖性格比同龄孩童要成熟,只看平日并不需要你来操心,做事有条有理,学习也自觉并没有其他孩子贪玩的心思,这样性子原本是好的,只是我观他对弈,竟然透出一分玲珑心,所谓慧极必伤,到有些过了,只是我看他面像应该是豁达之人,却不知是不是父母早亡让他思虑过多?”

    玉溪听了永慧禅师的话心里也是一震,回想父母去世后他的变化,心里明白恐怕不是父母离去带来的,而是他当初做出的错误决定造成的,虽然二娃一直表现正常,但是现在回想他竟然比以前不同,到底多了些心思。以前父母健在,二娃在家里快乐活泼,甚至调皮的性子比三娃还要甚。这一两年,他先是操心三娃的病情,虽然对他依然照顾依然,可二娃也怕给哥哥添乱,竟然比以前懂事的多了。他原本还想这很好,没想到竟然也有隐患

    分卷阅读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