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青云之路(青云婠) 作者:洛水落落

    第三十六章

    这日是朝试,朝试不同于会试,时间只一天,半天答题,半天回答女官们的问题。

    经过前头的会试,之前的检查,宝儿也见怪不怪了,顺顺利利地进了考场。顾湄还是有些忐忑,寻着前头宝儿的身影,才略略安心。

    那一次会试,宝儿虽有把握,却仍是第一次,就难免紧张。今儿虽是朝试,把握不甚大,可却没头次那么紧张,瞄了眼试题,倒也不偏,心中一定,洋洋洒洒一篇下来,时间也才过半。

    宝儿看着考舍外头的沙漏,又仔仔细细检查了遍,确定抬头名字填了,卷面也整洁,便对着巡查的人招了招手。

    一身青衣的青年女官过来,眼中闪过讶异,拿过宝儿的卷子,也没看,只端着,轻声问了声,“这可是要交了?”

    宝儿微笑着点头,起身稍稍行礼,拿了随身用的篮子踏出了考舍。

    青年女官低着头扫着卷子抬头,嘴里念着,“杜,清,萍。”忽又忙把眼睛挪开,悄悄瞄了眼周围,确定周围没其他人看见,快速地收起卷子,折好。

    “大人,这是卷子。”青年女官把卷子上呈给坐在一旁监考的主考大人。

    “哦?”主考人宋氏女官讶异地抬了眉,拿手接过,“是哪区的?”

    “甲区三座的。”

    “嗯!”宋氏女官埋首看那卷子,竟也未顾上一旁候命的青年女官。

    任氏女官在一旁听到这话,心中一动,见那青年女官还兀自站着,忙打招呼,“春燕啊,巡查累了吧,这会先喝喝水,等会再去!”

    □燕的听了,露出个感激的笑容,接过一旁女递过的茶盏,饮了几口,便想告退。

    任氏女官忙拦着,“不急,这会让她们先去,你一会再去就得了,先歇歇。”

    春燕见那几个被吩咐到的人都面带微笑,而一旁的大人也未有任何表示,这才敢受命坐下。

    “来,填填肚子。这都循了一早上了,也该饿了。”

    春燕惶恐地摇头,“哪有,比起这些考生们,哪算累啊。”

    “呵呵,也是。这可是三年一次,错过了这次,可就没什么机会了。辛苦也是应当的,谁不是这么过过来的。春燕可还记得当年?我可还记得。那是可紧张了,啥饿的感觉都没有。”

    任氏女官端了盏茶,轻轻转着茶盏,摩挲着杯沿,露出怀念的神色。

    春燕见此,也说起当初自己赴考的情景,一时感慨万千,倒不如之前那般惶恐了。

    “呵呵,当初我可是听着钟声才放笔的呢,最是羡慕那些早早出去的人。对了,刚刚那出去的是谁?莫不是咱们这儿,又要出个女尚书了?”

    春燕还在吃着糕点,听得这话,想也没想地道:“我那时也是惊讶莫名,那杜清萍实在是厉害,不慌不忙,满是从容交卷,比起我当初也是好了许多。指不定将来还真又是个女尚书呢。”

    任氏女官垂眸,盯着茶盏中沉沉浮浮的茶叶,“哦,那可真是大好事呢。这说出去,还是咱们的门生呢。”

    春燕笑嘻嘻嚼着糕点,乐呵呵地点头,不妨有人突然从后头开口,差点喷了出去。

    “这可不定。这丫头才学没得说,见解独到,可这话太尖锐,怕是还有得磨呢。”一直埋首的宋氏女官突然开口,惊了正吃得乐滋滋的春燕,也惊了正沉思的任女官。

    春燕丢了个大脸,连连告罪,不等宋女官开口便慌忙退下。

    任女官也没去在意这人,只琢磨着这宋女官的话,暗暗点头,顺口说了句,“嗯,年轻嘛,是该磨磨。”

    ……

    用过午膳后,便是下午的问答,这个不比早上只在纸上作答,让宝儿紧张了几分。

    随着名号被叫到,宝儿的心都跳到了嗓子口,暗自吸了口气,沉着脚步进去。正中危坐的是一个赤衣,旁的是两绿衣,大殿两侧分别坐着两位青衣女子。宝儿只瞄了眼,便眼观鼻地站着,恭敬行礼。

    “哦?你就是杜清萍?”正中赤色女子抬头目视着下首的宝儿,面无表情地问道。

    宝儿心中一骇,可也一时想不出什么来,只恭敬答,“是!”

    ****************************************************************************

    问过之后,那女官也未有什么表示,倒是把宝儿惊出了一身冷汗。

    旁的绿衣见宝儿略有不自在的神情,笑着问起宝儿一些上学的的事,又谈及书院中的夫子与同窗。

    一开始宝儿还一板一眼地回答,不敢轻慢一分,到了后头,却是能自如地说些学中趣事了。

    待得宝儿放松了心情,那头赤衣女官便问了几个书里的问题,见宝儿都答的不错,只在最后问了,“因何赴试?”

    宝儿略一想想,便道:“因是我想,故我为之!”

    “那你可知,这从仕之路有多难?”

    这却是宝儿早想过的,立马便回道:“是我所愿,遂不怨!”

    待得从大殿出来,看着外头西斜的太阳,宝儿才长长松了口气,这可终于过了,成不成,也只能等明日结果了。

    殿中的任女官看着宝儿迈着看似沉稳实则虚浮的步子离去,笑着摇摇头,还是孩子呀!

    一旁的宋女官见了,侧着头看着任女官,“可是有不妥之处?”宋女官自问看人无数,还未看走过眼,可做事总得谨慎点,这才问了任女官。

    任女官对上宋女官的眼睛,忙摇头,“没有,没有,大人看着好的,自然就是好的。”

    宋女官歇下这话不提,又问了其他人可有意见,这般便把这人定下了,招了下一个进来。

    宝儿出得考堂,心中难得舒畅,便想着步行回去,能省几个钱,还能顺道好买点小吃食,给顾湄带点。

    这几日,廖大叔出门寻妻去了,整个院子只宝儿她们住着,便没了吃饭的地儿,只能出来买点填填肚子。这几日,一直吃着外头的大饼白粥,便是再好吃的东西,也经不起这天天吃,何况是这般填肚子的东西。宝儿自个儿便是忍着吃的,何况是那般爱吃的顾湄,怕是早厌了吧,只是顾及着钱,这才没吭声。

    这次能顺道逛逛,便花这几个钱买几样像样点的吃食吧?宝儿一路寻过去,不是价格太贵,便是这东西她不爱吃,不过倒是帮顾湄带了些甜食。

    “白白胖胖的大包子喽,新鲜出炉的,两个铜板三个,只此一笼,卖完即止!”冒着热气的蒸笼旁站着个手甩白帕子的店小二,扯着嗓子吆喝着。

    宝儿还有些犹豫,却见大伙都忘这边来,忙跨了一步站在了头一个。

    店小二笑眯眯地拿着油纸包了三个,一手递给宝儿,一手摊开,“喏,三个包子两文钱,姑娘可真是赚着了,平日里像你这般的小姑娘可买不到这包子。”

    后头推推囔囔的,宝儿被挤地不舒服,忙掏了钱,拿着包子钻了出来。

    “怎的这么多人?两个铜板三个包子,虽说不贵,可也不便宜啊……”宝儿看着蜂拥而至的人,有些不可理解,掂了掂手中的包子。

    一旁卖豆腐脑的老人听了,笑了笑,“小姑娘是外地来的吧?难怪你不知道,这林氏包子可是出了名的,平常人家都买不到。买得到的人,都在里头吃呢。”老人指了指那店小二后头的那三层高楼,“也亏得这店家不忘本,常常念起自个儿曾经吃的苦,便说要在每日的某个时辰卖一屉的便宜包子,专给咱们这样的人吃。不过你可别以为他偷工减料了,做得可是跟里头的一样,价格却是便宜了不止一半,这才有这般多人抢着买。今儿,也算是姑娘你幸运,要不然哪挤得过那些三大五的男人啊。”

    宝儿看着那头人头攒动,想想自己的小身板,还真得叹声幸运,这次掂了掂手中的包子,竟觉得重了几分,还颇有些遗憾道:“早知如此,便多买几个了。”

    老人笑着摇头,还不待说,看着这姑娘身后,便止住了话头。

    宝儿暗叹完,便想着离去,才一回身,就见一人站在自己身旁,后退了半步。

    “小心点。”身后有人托了她的臂膀,让她稳住了身子,可她却不敢转回头去看。

    前头吓着宝儿的人却没半点自责的表情,猛盯着宝儿手中的油纸袋,而后上上下下来回打量宝儿,啧啧惊叹道:“丫头,瞧不出来啊!这个,分咱一个可好?呃,我向你买也成?”

    宝儿下意识地护着那袋包子,听得柳志浩要用钱买,犹豫了几分,可随即坚决地摇头。

    “你怎的这般小气!”柳志浩撇撇嘴,不屑地看着宝儿,眼神却还是不时瞄向那油纸包。

    陈启暗叹了口气,松了扶着宝儿的手,对着宝儿歉然道:“你别与他一般见识,都多大人了,还跟个小姑娘计较个吃的。”

    柳志浩愤愤瞪了陈启一眼,两眼在他们两人打了个转,打趣道:“哎!算了算了,小两口互相通气呢,哪轮得到我说话,我还是吃点豆腐来得实在。老板,来碗豆腐脑!”转身往老人的摊上一坐

    。

    宝儿闻言,气红了一张脸,却是什么都说不得,干脆眼不见为净,快速跑开了。

    陈启追了几步,叹了口气回来坐在柳志浩身边,颇有不满地看着那低头吃豆腐脑的人,“你干嘛拿她开玩笑?又不是不知道她人,何必让人难堪。”

    “我怎的让人难堪了?只她脸皮薄而已,再说,这也就说说,你要跟她真没那一点啥,何必在意我说什么?”柳志浩白了陈启一眼,继续吃。

    陈启却是懒得再说什么,无赖就是无赖,要与他讲理,定要比他更无赖才行。他陈启虽不自诩什么谦谦君子,却也做不出那般无赖样,猛一沉喝:“老板,豆腐脑,一碗,记他账上!”

    “凭……”柳志浩刚说了个字,却把下面的话给咽了下去。他也只见好就收的道理,真要把斯文人惹毛了,那可不是他吃得消的。

    “听说,青州杜家也搬到京都来了?”

    “嗯!”

    柳志浩确定这人只“嗯”了一声,颇为奇怪地抬起了头,“你没话说?”

    陈启懒得说,径自吃着碗里的。有什么好说的,杜家和他们陈家,有关系吗?即便有关系,和他陈启又有什么关系呢?

    柳志浩不再追究底,放下这话题,却又想起另一件事,“唉,这杜清萍也姓杜?听说也是青州人士,该不会是一家吧?”

    陈启舀着汤勺的手微微一顿,却又平静道:“瞎说什么,怎么可能是一家?”

    第三十六章在线阅读

    第三十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