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3

      重生帝女凰途 作者:樱雨飘零

    分卷阅读383

    只是,臣觉得,欣赏与共事,怕是没问题的,成婚事,确实有点麻烦……”

    “那她回来,朕就头疼了……”正帝果然头痛,道:“罢了罢了,大不了她再吵,朕往后宫一躲……”

    刘资轻笑道:“陛下疼公主,这才如此顾惜人,才会两面为难。”

    正帝笑着摇摇头道:“你这老货,倒成了他们的传话筒,他们就信你……”

    刘资笑着道:“也是因为臣得陛下恩宠,不然沈相哪里能瞧得上臣呢,臣再受宠,也是内臣,总是比他一个外臣好说话的……”

    正帝大笑道:“行行行,以后你就也当当和事佬,别闹的太大了叫人笑话!”

    刘资忍俊不禁,道:“是,陛下这般高兴,可要去皇贵妃那儿……?!”

    “她还在与朕生气呢,那贵人的事,是谁捅到她那儿去的?若叫朕知道是谁多嘴,朕一定不轻饶了她,朕还得去哄她……”正帝道:“就怕又吃闭门羹,连门都进不去,得想个法子才是……”

    刘资笑道:“贵人的事,后宫有心打听的人,怕是都知道,此事,只怕除了中宫,也没有哪个宫妃敢多嘴……”

    “皇后,她是故意要朕与皇贵妃不和……”正帝冷笑了一声,眼神极冷,暗忖等她回京,且慢慢的解决了中宫。

    此母子不能再留了。不然迟早出祸患。

    正帝现在最关注的却是帝星降世一事。

    ☆、384.第384章 众毁

    384.第384章 众毁

    他在静心等待卫贵妃与媚贵妃肚子里的动静。只有他与刘资十分关注,此事机密,自无人知晓。

    对后宫怀孕的宫妃实在没有人在意。因为前朝诸人在意的却是李君玉立此大功。

    他们不觉脖子上都吊了一根绳子似的,随时能将他们给全部吊死。

    不少臣子听闻捷报,真是如丧考妣,个个脸色难看。想到李君玉的德性,便大为忧愁。

    “王爷,大患已成啊……”有大臣道:“怎么会这么快呢,这么快就平定了四王之乱,太可怕了,这个李君玉,太可怕了……”

    赵王的脸色也有些沉重,脸色阴沉,他甚至还没来得及对付沈君瑜,还未设计好,却已经听闻她诛尽四王的消息。

    “明日早朝……”赵王道:“稍安勿躁,越是此时越要冷静,若是再自乱阵脚,就真的被她影响了……”

    一行人正在说,又有捷报传来道:“王爷,刚刚有云南的捷报传来,慕容沛已攻占江南两郡,已长驱直入临淄王藩地……现在捷报已经报入宫中去了……”

    赵王与诸人脸色俱皆一变。

    正帝正在宫中寻思着怎么讨皇贵妃欢心呢,闻听此报,又是一大喜。刘资笑道:“贺喜陛下,怪不得,怪不得……今日喜鹊一直围着显德殿在叫,原来竟是两捷报来……”

    正帝喜不自胜,道:“好好好!”

    刘资看了一眼长门宫,笑着道:“……皇贵妃娘娘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陛下,这是天意。”

    就算生不下帝星,帝星注定是属于她的,若真如预言所说,现在战公主,慕容家,都将是帝星的助力,这就是天意……

    正帝也深以为然,道:“朕的爱妃是最福气之人,待帝星降世,朕便让她入住未央宫,中宫也该移位了……”

    “陛下莫推助,且看事情自己发展,若冥冥自有天意,只静心等待即可,若帝星之母注定是皇贵妃,那就是皇贵妃的……”刘资笑着道。

    正帝大笑,开怀不已。

    第二天早朝,又下了好几道赏赐的圣旨下去,加封,厚赏,全朝喜气洋洋。

    却有大臣上折道:“陛下,臣参战公主图谋不轨,陛下听臣一言……”

    正帝难得高兴上一回朝,一听这话,脸色就拉了下去,狠狠的盯着立在中间的臣子。

    “陛下,四王伏诛三王,秦王既降,战公主应该立即将他押进京再审,杀之以昭示天下,可战公主频频拖延,意欲何为?莫非要拉拢秦王之意?!”那大臣道。

    随后有诸多大臣纷纷附议。

    正帝真恨不得砍死他们,全是扫兴的。刘资看了一眼正帝,心道果然来了……真快啊。

    正帝盯着赵王,一见他这张风轻云淡的脸就恨不得刻上几个字:居心叵测。

    “陛下,战公主居心叵测,还请陛下将她就地卸职,以安人心……”

    就地卸职,他们这么不高兴李君玉带功回京,呵。

    正帝脸色不变,只道:“沈相以为如何?!”

    相位位高权重,李君玉身体又不好,因而正帝特许他可以坐于朝上,只侧坐在其右下侧,斜对朝臣,十分尊荣。

    沈相执圭道:“就算众臣不说,臣也有话要与陛下说,臣以为秦王不能杀……”

    “哦?!”正帝笑道。

    “兵有兵道,诡有诡道,秦王是降王,倘若陛下杀之,陛下的诏藩令一下去,更无人敢进京了,只怕会适得其反,逼反所有乱臣贼子……”沈相道:“平西公主就算能征战天下,却也无法与天下强臣为敌,如今之时,哪招示恩恤,赦免秦王,宣示陛下仁心,离间那些将反不反的藩镇,他们人心不齐,届时无法齐心,便能个个击破……”

    “有道理!”正帝道:“平西公主也写了折子,说了她的意见,她的意思是要将秦王给放回秦地去……”

    沈相笑道:“平西公主很聪明,对战事上,的确有其计谋,现在当以合纵连横之术为主,才能慢慢收服天下人心,有秦王之一,就有秦王之二,陛下英明。”

    “沈相是赞同她的意见了,朕也以为她做的很好,秦王一放回秦地,一来能叫临淄王受掣肘,二来,也能动摇诸藩的反心……”正帝道:“平西公主不愧是战神公主,于战事之上,可比你们这些只会纸上谈兵,其心自私的人好得多!”

    “陛下!”有大臣急道:“秦王犯的可是谋反之罪,岂能轻易赦免,就算能赦免,也不能放回秦地,当招进京中才是……”

    “即是赦免,又何必在意他在哪儿?!”正帝严肃的道。

    “可是他若回秦地,又死灰复燃,该当如何?!”一大臣咄咄逼人道。

    正帝心中冷笑,道:“刘资,你与他们说一说,战公主折子中怎么说?!”

    “是……”刘资道:“战公主折子中说,要放就不怕他反,区区秦地,还不及并州险要,她能打下并州,以后可二征秦地,若有闪失,全在她一人身上!”

    众臣脸色灰败,道:“她如何担保?!以人头担保吗?!”

    “自然是以性命担保,她的性命值钱,是朝廷的威严,只怕各位大人的项上人头还不值这个价值呢?!”刘资冷笑道,“各位大人真是奇怪,果真是容不得有功之臣立于朝上吗?!

    分卷阅读3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