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5

      明朝小官人 作者:罗青梅

    分卷阅读155

    哪儿得的?”

    “三少爷送的,大姐、二姐和四小姐、五小姐也有。”宝珠笑眯眯道,“外头的花都谢了,窗前素净,拿这几只兔儿爷摆在架子上,看着也热闹些。”

    李绮节摆摆手,任凭宝珠折腾,心里暗暗纳罕:李南宣气质出尘,瞧着就像高山上的一株雪莲,好看是好看,但拒人于千里之外,没有一点鲜活气,竟然也会买这些玩意来哄她们。

    想到李南宣,心思随即转到张桂花身上,她忽然一改高冷姿态,和李昭节来往密切,明显是冲着李南宣来的。

    李绮节把字帖一张张理好,心里有些犹豫不定,该怎么提醒李昭节呢?

    上次直接把金子当面还回去,张桂花还不肯死心,警告张桂花肯定没什么用,只能直接和李昭节挑明,免得她被张桂花利用。

    偏偏这个四妹妹最爱多心,不一定会把她的提醒放在心上。

    不过那也得说,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李昭节一脚踩进张桂花的陷阱里。

    李绮节只犹豫了一晚上,第二天找到李昭节,遣走丫头,斟酌着把张桂花的事和她挑明了。

    未料李昭节并不诧异,淡淡道:“我早看出来了,三哥那样出众的人品,乡里爱慕他的人不知凡几,张姐姐没有对我隐瞒过对三哥的仰慕之情。”

    这下子轮到李绮节吃惊了。

    不是因为张桂花的执迷不悟而感到诧异,而是忽然发现,不知不觉间,李昭节和李九冬早已经慢慢长大,不再是以前那两个抱着她的大腿撒娇的奶娃娃。

    十五前后,镇上照旧请了戏班子来唱戏。

    李绮节忙得团团转,原本没打算去看戏,这一日孟家却特意派丫头过来送帖子,孟春芳亲自请她一道去镇上听戏。

    李绮节听出孟春芳的丫头话中有话,似乎另含隐情,思量再三,最终只得放下手头忙活的事,特意抽出半天工夫,应邀去镇上。顺便把李昭节、李九冬和李大姐、李二姐也带上了。

    李家租了一条大船,斜对着江边的大戏台子,离得有点远,好在离岸边近,比较安全。

    在船上坐等右等,孟春芳始终没来。

    李绮节让进宝划着小船去找人,进宝去了半天,回来时道:“杨家的船停在戏台子前,我找了半天,没看见孟七娘。”

    杨县令今晚也在,金氏、杨天娇、杨表叔、高大姐、杨天保也在船上。杨家的大船位置最好,坐在江心的大船上,又清净又凉爽,隔着一片清凌凌的江水,声音也听得清楚,又不必和岸上的老百姓挤作一堆,也不怕宵小浑水摸鱼,或是冲撞女眷。

    每年在大戏台开戏,杨家的大船都占着那个最好的地方。

    李绮节眉头轻蹙,孟春芳暗示今晚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她商量,怎么自己却没来?

    江上泊着数百条船只,有灯笼高悬、威风凛凛的大船,也有只能容两三人、紧紧挨在一处的乌篷小船。

    有几条银鱼似的小木船,装了半舱的瓜果零食,穿梭在戏台子下的江面上,售卖糖瓜子、煮花生、炸红苕、腌杏果之类的点心零嘴,莲蓬、菱角、酸桃、梅子之类的鲜果。郎君们喜欢吃酒,便有糟的鸭掌、鸭信、腊鸭卖,妇人们喜欢甜口,云片糕、马蹄糕干干净净盛在碟子里,一碟只要四五个大钱。

    李昭节和李九冬见有小贩撑船从附近水面划过,连忙叫住,吩咐小丫头道:“问他有没有煮胡豆卖。”

    ☆、第97章 九十七

    丫头走到船头, 那边撑船的听见叫他,连忙把船划近了些。

    丫头接过船夫扔过来的笸箩,放了几枚铜钱。小船上有个戴包头,穿蓝布衫儿, 腰上系裹肚的中年妇人,手脚麻利得很,这边才算清价钱, 那头她已装了一大捧煮胡豆,拿新鲜的荷叶裹了,装在一只小木盆里。

    船夫把小木盆拨到船边,捞起来,拣起里头的荷叶包裹, 再把小木盆推回去。中年妇人抬头朝丫头笑了一笑, 她家男人又划着船往别处去寻生意。

    曹氏今晚陪着姐妹几个出门, 正坐在船舱里打瞌睡。戏台上锣鼓喧天, 也没吵醒她。但一听见李昭节差人买零嘴,她立时从梦中惊醒,眼睛还没睁开,嘴里已经数落道:“船上什么吃的没有,又费钞买那些不干净的东西。”

    李昭节和李九冬噗嗤一笑, 依旧吃得香甜, 让人盛一碟子煮胡豆,送到曹氏面前。

    曹氏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李绮节走到船舷边, 唤来一条划着小船的妇人,买了些莲蓬、荸荠、金丝党梅、蜜糖核桃仁,也是用荷叶裹着的。

    宝珠将荷叶打开,分成两份,一份放在李昭节她们跟前,一份放在李大姐和李二姐的小桌上。

    李大姐不用丫头动手,自家把胡豆倒在桌上已经半空的八宝葵花式小攒盒里,留了一半叫小丫头收着,笑道:“胡豆吃多了肚子胀,留一些家去,给娘吃,她平时爱吃这个。”

    李昭节飞快地瞟一眼李大姐。

    李大姐没有察觉,李二姐却看到了,脸上顿时涨得通红,捏起一片桂花糕,斯斯文文咬一口,不接李大姐的话。

    江岸沿河十里,竹楼人家都悬了彩灯蜡烛,烧得江上亮堂如白昼。彩灯倒映在水中,五光十色,珠光宝气,又似河里有另一个繁华世界。

    李大姐无心观景,记得周桃姑让她平日里多讨好李绮节,想了个由头,搭讪着道:“三娘,台上唱什么戏呢?”

    李绮节手里攥着一把五香瓜子,目光在杨家的大船上逡巡,慢悠悠答道:“正唱《双救举》呢,那旦角生了把好嗓子。”

    李大姐跟着赞了两句。

    李昭节和李九冬听见她二人说得热闹,凑过来各抒己见。

    唯有李二姐一言不发,脸色仍旧红得像日落时分天边的云霞:《双救举》是出家喻户晓的戏,说的是冯女假扮男装考中状元、被钦点为驸马的故事。瑶江县上至耄耋,下至幼童,都能说一个头头是道。而这冯女正有一个嫌贫爱富、刻薄至极的后娘,若不是后娘从中作梗,冯女也不会冒名进京。

    李二姐偷偷瞥李绮节一眼,暗暗思量:三娘特特点出这出戏的名目来,莫不是在暗指她母亲周桃姑和戏中的冯夫人一般,是个不怀好意的恶毒后母?

    江上泊的船只,有一半是从十里八乡撑船赶来镇上看热闹的,他们路途遥远,又不愿意夜里走水路,大多都要听上一夜的戏。等天亮再回家。

    而李家几个小娘子不过是出来瞧新鲜的,月亮才爬到头顶,江上处处是人声、笑声、鼓声、乐声,李大姐和李二姐只觉眼皮发沉,都忍不住打起哈欠。

    忽然一阵敲锣打鼓,戏台上一群花脸小相公在翻跟头,继而转出一个红脸关公来,一把大刀舞得虎虎生风。

    李昭

    分卷阅读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