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蜀道难

      核武皇帝 作者:浪子刀

    第180章 蜀道难

    有时候,宋彪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说话算话的人。若看搜索,.ruokan.[清爽阅读]

    段祺瑞最初和宋彪谈妥条件,以为自己还可以继续控制北洋军,这让他当时是真的惊喜不已,很快就发现一切都是骗局,事实是正在他的帮助下,北洋军被彻底的撕碎了,重编成四个新步兵师,没有一丁点的地方是他所熟悉的,甚至连军装都换了。

    当然,东北军的军装很漂亮,绝对比北洋军和满清新军的军装更像模像样。

    宋彪是一个很会利用机会的人,乘着这两年国内纺织品的价格暴跌,他在军需处囤积了大量的军装,以至于足够将二十镇新军全部快速换装。

    东北军的军装经过了多次的调整和更换,目前陆军的冬装都是灰蓝『色』,春夏秋装则是浅棕绿『色』,冬装是呢料,军帽从法式圆筒帽向大檐帽转变,而头盔则是在德式头盔的基础上去除顶部的尖头,有三枪式花纹和麦穗式花纹两种,冬季军帽有『毛』皮圆筒帽和黑『色』的双耳狗皮棉帽两种。

    各军士兵不绑腿,而是采用统一的系带式护腿。

    军官制服在颜『色』上偏向于深『色』,据季节的不同有深棕『色』、深棕绿『色』两种,陆军将官军衔有藏青『色』礼服,海军将官有蓝黑『色』军礼服。

    换上更为威严的军装之后,段祺瑞管辖的第182章县曾经捐资万余两白银清除数十触暗礁,整治险滩,因为经费不足,效果并不是很好,道光二十年,湖北巨商李平忠一次捐资二十万两白银,疏通四川夔州至湖北秭归之间峡江航道,至此,航行峡江才变得安全,如今触礁之事已经很少遇到,像我们这种汽轮因为能自行控制快慢,遇到危险之处可以放慢速度,危险则更小,只是在我看来,如果『政府』继续出资整修疏通航道,峡江航运的能力还能继续提高,江水汛期之时,数千吨大轮也能直抵重庆。”

    宋彪问道:“你估计要花多少钱?”

    虞洽卿想了想,道:“花小钱只能办小事,要办这样的大事,恐怕需要数百两万银子,耗时历久,需要三四年才能完工。只是如果能办成,来往重庆和武昌之间都是几千吨大轮,从重庆至上海也不过一周来去,依托长江航运,沿岸各省都能致富。商旅繁华,贸易更加昌盛。也许七八年间。『政府』就能通过税款增收拿回投资。”

    宋彪点头,道:“你这个说法是对的。而且这个事是肯定要做好的,我看你这几年就可以想着这些事,提前增加千吨大船,或许以后就能抢先一步将生意做大。现代各国对资本家都是鼎力支持的,因为你们不仅是『政府』的纳税大户,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英法德美都是这样,日本更是如此积极,我也一样,我看你成为一代航运巨头和船业大王。如果你有信心,我可以将江南制造局的船厂租给你经营,你可以用经营所得的利润逐渐买下这家造船厂。如果你信心,直接买下去也没问题,若是资本不足,『政府』可以分期收款,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厂子经营好,做好中国造船业。现在是造轮船,以后还可以造军舰。”

    虞洽卿大喜过望。

    此时的虞洽卿虽然是宁波商帮的领袖。却只有四十三岁,正直力旺盛和雄心勃勃之时,听了宋彪这番话,自然是积极想要经办这样的大生意。

    宋彪这段时间一直在思索四川的问题,四川为什么会成为军阀割据和分裂最严重的地方,地方势力为何如此猖獗,他想来想去,唯一的答案就是四川的封闭。

    自古入川一条路。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是中央无法直接控制四川的最重要的原因。想要打破这样的局面,首先是四川铁路的修建一定要加快,川汉铁路这个设想就别折腾,此路一直到21世纪才真正修通,此前各种折腾最终都不了了之,晚清和民国两届『政府』前后花了三千多万元的借款也只修了几条小铁路。

    宋彪计划搞一个更现实的方案,要么是襄渝线,要么蓉襄线,从成都修建到汉中,从汉中再修铁路至十堰、襄阳、随州连接京汉铁路,这条铁路看似绕了一个大圈子,中间在汉中段的修建也比较困难,但肯定比目前的川汉线要容易的多,否则也不会在六十年代就修通,而后者则一直修到了2010年才完工,据说三峡段因为存在大量的喀斯特地貌,属于世界上最难施工的铁路,造价比青藏铁路还要高。

    由此来看,晚清民国的那三千万银圆的借款轻松打个水漂不见声响也很正常。

    出汉中还有一个好处是铁路可以直接修到天水市、武威,就能使四川的粮食直接运往中国最缺粮食的西北地区。

    至于四川省内的铁路,怎么修都不是什么太大问题,至于四川铁路如何到云南,这也是很头疼的事情,宋彪只能说不管花多少钱,哪怕完全请外国人来修建也要修通。

    路权重要,还是国家领土主权重要,这恐怕是不难衡量的。

    宋彪和虞洽卿之间可以谈的事情还有很多,绝对不止船运之事,利用这段时间,他也和虞洽卿询问了纺织厂那边的事,虞洽卿不比远东商行和张弼士的南洋系,宁波商帮经不起这两年的大亏损,再加上内战和前段时间的金融风波,宁波商人损失惨重,钱庄业大亏损,连虞洽卿也难逃其灾,他们只能将纺织厂的大股份都卖给远东纺织总公司。

    上海银行,上海银行。

    上海银行在上海本部的经营都差点停止,如果不是靠远东银行的拆借,上海银行在上海都要关门,不过,容星桥也不是省油的灯,乘机低价买走了上海银行的大半股份。

    宁波商帮中,虞洽卿的亏损倒是最小的一位,因为他听了张弼士的劝说在去年底就将手里的橡胶股抛售,如今的亏损只是受整个风波的牵累而已。

    听虞洽卿说完,宋彪才知道这些事。

    宋彪如实感叹道:“生意场果然是很险恶啊,我倒是不知道远东商行那边买了你的纺织厂,这样也好,其实你们宁波商人就是这点不好,做生意扎堆,看什么生意赚钱就都投一股,不肯集中力办好一件事。航运业发展空间巨大,你不妨就集中力做好航运和造船生意。上海银行呢,等你们的实力重新恢复了,想要收回股份,那就再和容星桥谈吧,我倒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容星桥没有专门和我汇报此事,说明他也不认为是一件非常大的事,可能从总资产的数额来讲,他也不觉得是一件特别大的买卖,需要单独和我禀告。”

    虞洽卿笑道:“皇上,您这话可真是伤了咱们这些宁波商人的心了。”

    宋彪则道:“别伤心了,如果不是我让张弼士暗中通知你早点卖掉那些骗子股票,你恐怕亏损更多。橡胶风波之事,正好是情报局这边从国外查到了一些很特殊的情报,张弼士也到处打听了这些橡胶公司的背景,这才发现都是虚报资产的假公司。只是当时的事态已经很复杂,说出来就是一片大『乱』,我们就只能坐观其变了,谁也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最终还是一场大『乱』。”

    虞洽卿沉默良久,道:“皇上,我以为此乃天命所归,命中注定如此。现在想来,我也是侥幸逃脱此事,正好当时确实是因为纺织厂的事情亏损太多,张弼士和我一说,我便早早卖了这些股票重新注资办鸿昌航运公司。说起来,鸿昌航运公司还有张弼士的一成干股。”

    宋彪并不是很喜欢谈这个事情,毕竟背后的隐秘事件太多,比如说近期这段时间正在有人质问的麦边利、嘉道理、白克文等橡胶公司的大骗子都去了何处?

    此问题如何说呢,自然是要问特务局。

    正因为不能公布的辛辣机密太多,宋彪才不能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谈下去。

    他转个话题问虞洽卿道:“我记得以前让你和远东商行一起合办一家丝茶贸易公司,现在置办的怎么样?”

    虞洽卿稍稍有点尴尬,道:“回禀皇上,中润丝茶贸易公司堪称是惨淡经营啊,我这边的办法实在不多。如果要说生丝的质量,我对比过日本生丝,质量上其实还不如咱们,关键是咱们的税太离谱,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我一担丝卖出国,卖价不过四百余两银子,税款占了卖价一半,而日本的税率只有咱们的1/3。他们的生丝出口到美国,价格也就比咱们便宜两三成,纺织业本来就不过一两成的利润,这低一成的成本进价,哪个厂子也不会要咱们的生丝,除非是对质量真有特别的要求。至于茶叶,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一是各国现在都有生产茶叶之地,二是各国多买红茶,三是咱们税高,四是咱们运输困难,成本高居不下,五是咱们的茶叶质量确实也渐不如前,六是崇洋媚外,居然连上海的小市民都以喝上印度茶叶为荣,堪称是恬不知耻啊。”

    宋彪则道:“税的问题好解决,如今江浙和福建都在帝国『政府』的控制中,我已经让欧阳锡专门就此进行调查,预计明年2月之前会临时对国内丝茶税进行调整,江浙一带苛捐杂税已经先行免除,明年乘着这个好时节抓紧干一次大买卖吧。如果资本上有不足之处,可以另外找银行多想想办法。”

    虞洽卿此刻只觉得是无比幸福,往年在中国经商就是孙子一般,空有钱,到处被朝廷盘剥,现在还真是第一次有翻身当主子的快感。

    想到此处,他便诚心和宋彪赞叹道:“皇上,你若能早日登基大典,那真是我万民之福祉啊。”

    宋彪微微的笑一声,没有说什么话。

    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在他治下能赚钱,那当然是巴不得他早日登基。

    现在的情况就是宋彪已经说要当皇帝,而且就这么先当着,大家都知道这真的是肯定当了,全国上下各派势力加起来也打不过他一个,眼下最后的问题则是宋彪何时正式登基。

    正式登基之后,年号是肯定要改的,其他总总规矩都要重新制定,在此之后就要穿龙袍了,三六院都要置办。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如今就看具体的时间了。

    虞洽卿此时真是巴不得宋彪明日就正式登基称帝,昭告天下,奉天命,治万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80章 蜀道难在线阅读

    第180章 蜀道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