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阁训

      红楼外传之英莲 作者:夜竹月

    闺阁训

    因是远嫁,甄家与方家办的时间不一样,甄家先十日办。本不用这么早的,只因在定的日子最近的好日子只有这一天。

    早上一起来就沐浴。换了新鲜的衣裳,就有王小婉、崔莺莺、范莹来了。李华芳和张秀姐都是嫁过人的不能来了。不过前一天三人已经道过别了。

    王小婉三人陪英濂说话,因为远嫁,上轿后会直接出城去京城。三人基本都处于话别的状态。英濂感叹,一转眼四年都过去了。想不到前世没机会穿嫁衣,今生却穿上了。

    姐妹几个包括自己都陆陆续续的出嫁了,只剩下眼前这几人。崔莺莺月前也定了亲,只王小婉和范莹还没个信儿。英濂就觉得奇怪了,这两人条件也不差阿!怎么就还没定下来。范莹和自己一般大,还不怎么急。王小婉都快十八了,再拖下去就成了老姑娘了。

    新朝建立后,还曾颁布过一条法令,:普通良家女子二十岁不嫁者当罚予税款。虽然罚的不多,却会成为一个笑话。王小婉的母亲难道不着急么?王小婉虽然长着一张娃娃脸,显得嫩,也不能改变已经大了的事实。

    英濂疑惑,便问出来了。王小婉眼圈一红,终是记得今儿是英濂的好日子,没有哭出来。只道:“我也没办法,也怪我娘,手高眼低,挑来挑去到把我挑剩下了。我如今大了,越发难找了。”最后竟然压低声音道:“如果还没办法,我就剪了头发做姑子去,总好过受人笑话!”英濂三人蓦的一惊。劝起王小婉来。

    等她回转过来,开脸的喜娘来了。崔莺帮忙端着镜子,不知道是不是英濂的错觉。自己开脸用的时间比李华芳的要短得多,棉线只在脸上转了一圈就完了。然后是梳头,请的是李华芳的母亲。

    梳头后是上妆,换嫁衣。到此时四人才有空说话,不过也没多少时时间就是了。王小婉和崔莺莺都送了英濂礼物说是贺礼和道别礼物。

    只有范莹送了一个绣了缠枝莲的荷包说是贺礼。英濂道:“为什么不是到别礼物?”

    范莹只是淡淡笑道:“或许我们还会见面呢?”

    英濂还欲问时,封氏进来了。闺训时间到了,所有人都识趣出去。

    等人都出去后,封氏才拉着英濂到床边坐下。细细的看着穿了嫁衣的女儿,像是要把英濂深深刻在心里一般。

    英濂轻声唤道:“娘~”

    封氏才回过神来,放开英濂的手,用帕子揉揉眼角,才道:“方家的人你比我熟,我也不说什么了!我只说几点。这一呢,你要时刻记着,就算你与方夫人再亲近,也不要忘记你是去给她做儿媳妇的。这自古婆媳难和,不外乎是儿子和管家权。这我不怎么担心,只说这些。”

    封氏顿了顿接着说:“这二呢,是关于方灿的。我知道他是对你上心了,你很幸运,我很高兴。可我还是要说一说你的态度。我从前就观察过了,你虽然对他好,却没把他当自己的丈夫。”英濂刚欲解释,封氏打断道:“你不用解释,娘是过来人,分得比你清楚!你对他更像是对兄弟的好。他还小时这还没什么,他大了后,这就是一个隐患了。不要忘记他是你的丈夫。是你最能依靠的人!”

    这时外面隐约可以听见迎亲队吹打的乐声。封氏又道:“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记得要留三分心爱自己。不要把心全部给了别人。”

    “吉时到!请新娘上轿!”

    封氏才把龙凤呈祥的盖头给英濂盖上。

    英濂在封氏的牵引下一步一步走出甄府大门。忆起往日时光,扑进封氏怀里,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半天,才有喜娘催道:“甄小姐,该上轿了!”英濂才磨磨蹭蹭的上了轿。

    轿子一路向东,出了东城门。因时间充裕,迎亲队慢慢的走,至太阳要落山时才到另一个镇子。一路上,方家全部打点得妥妥当当,并没有出现客房不够的情况。显然都是提前知会过了的。

    英濂趁这几天问张嬷嬷方家在京里的情况。毕竟身边只有张嬷嬷是当年陪方夫人从京里出来的。张嬷嬷也客气的毕竟相处过不短的时间。张嬷嬷笑道:“小姐就算不问,我也要说的。方家人口向来简单,只有太太、老爷和两位少爷。姑娘都是见过的。老爷是老太爷的老来子。老爷高中后就含笑而终了,不久老太太也去了。余下一些亲戚,血脉都远了,早出了五服也不止,姑娘不用在意。”

    余下又说了一些哪个管什么,老爷身边有什么得用的人,太太身边有什么得用的人之类的。

    队伍一路吹吹打打的,到第九天平平安安的抵达了京城城外。除了中间有两天下了小雨,耽误了一下,也因为时间充裕没闹笑话。

    晚上有喜娘重新过来给英濂上妆。又理了理嫁衣和盖头。等都歇息后,英濂听见有人敲门,却是杜嬷嬷。杜嬷嬷道:“打扰姑娘是我的不是,我也不多呆。”说完递给英濂一个扁扁的盒子笑容诡异道:“这是太太让我转交给你的,说是要等你喝了合卺酒才能打开看!”

    英濂收了盒子,倒头就睡,实在是太累了,明天还要折腾一天呢!杜嬷嬷虽笑容怪怪的,但封氏是不会害自己的。

    闺阁训在线阅读

    闺阁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