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

      农门娇娘 作者:几点浓墨

    分卷阅读156

    ?”她问,她所知道的富唐氏虽说对儿子也不是很好,可这唯一的儿子也是她的希望,她一直咬牙坚持这么熬着,就是因为富途已经长大,这一两年就可以当家的主要劳力,帮她分担地里的活计。

    富途讽刺的笑了笑,告诉她怎么搞定他娘的,“我找了个算命摊,让我娘去找他给我算命,那算命的根据我预先交代的,说我是大富大贵的命,以后一定能当大将军,给他挣个太夫人的名头回来,她就同意了。”

    原来如此!这招真是太能治富唐氏了。富唐氏一辈子穷惯了,累怕了,如果有人说他儿子能给她挣来风光的生活,她怎么也要试试的,她太想改变现状的生活了。

    算命先生的话,犹如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她说什么也要抓住。

    “既然这是你的理想,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祝你早日得偿所愿,当上大将军!”谢玉娇由衷的说。

    “嗯,我会常给你写信的,我现在已经学会不少字了!”富途憨憨的笑着,“这也是你的功劳!”

    ☆、第一百五十九章 杀猪过年

    富途才十二岁,这么小就去当兵也不知道部队收不收。

    古人征战几人回?

    战场的凶险想也能想的到!

    不过这孩子倒是个有闯劲儿的,经历了一场大变,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么干脆为自己找到了路,但愿他能得偿所愿。

    由于富途是自愿去当兵的,因此他走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只有谢玉娇和富家母女把人送到了村口。

    不知什么原因,富途他爹并没有来。

    富唐氏看着自己的儿子背了个简单的包袱独自上路,也有些泪眼汪汪的舍不得,一直在叮嘱他努力上进,一定要当上将军,风风光光的回来。

    富二丫面无表情,盯着她哥哥也不说话,古井无波的眼睛里也有羡慕和那么一丝的不舍。

    富途告别了他娘,揉揉他妹妹的头顶,然后走到谢玉娇面前,前所未有的伸手拥抱了她,坚定说:“等你长大了,我就会回来娶你!一定要等我回来!”

    谢玉娇不想在他走之前让他分心,忍了忍,还是没告诉他她即将回蜀地的事!

    只是好心的叮嘱他道:“别逞强,你还身体要紧,万事以安全为先!”

    “嗯!我知道!行了,我走了,我会给你写信的,你也要给我回信啊!”富途叮嘱到,挥挥手转身毫不留恋走了!为了他的梦想义无反顾的当兵去了。

    富途刚走还没多远呢,富唐氏就扬着高傲的头,盯着谢玉娇得意的说,“不许你再缠着我儿子了,我儿子将来是要当将军的人,娶的定是大家闺秀,不是你这个野丫头能配得上的!”

    谢玉娇很无语,富途才走出去还不到半里路,这富唐氏就拽成这样,要是富途真当上了将军,她不得眼睛放到头顶上啊!

    谢玉娇没搭理她,自己往学堂走去。

    留下富唐氏还在原地跳脚叫到:”我跟你说话呢,没听到啊!“

    没两天全村都知道富途一个人当兵去了,这全归功于梦想当太夫人已经成魔的富唐氏的大肆宣传。

    她这两天逢人便说自己儿子当兵去了,算命的说过她儿子是当大将军的命,她就在家等着当太夫人享福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好心情的富唐氏也少有对富二丫和彦锐色起来。

    村民们都说富唐氏心狠,为了自己的富贵命,连儿子的命都不顾了。

    才十二岁的孩子,就能让他去当兵去打仗,就算是孩子的意思,也该拦下来才对。

    打仗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那是拿一条条人命去填的。

    村里又不是没有被强征走了就再没回来的人,没看到鲜血,难道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富途是富家的香火,连富家自己都没说话,旁人也就更没立场指责她的做法不对。

    村民们也只是偶尔在各家的饭桌上说上那么一嘴就过去。

    秋收过后,村民们赶在入冬之前把地翻了一遍,然后渐渐的闲了下来,准备迎接寒冷的冬季。

    谢玉娇也经常跟着老爷子进山,储存过冬需要的柴火。

    老爷子会烧炭,爷孙俩砍了不少干的树木背回家,烧制成一筐筐的黑炭。

    又买了大量的菘菜、大萝卜储存。

    粮食、炭火、蔬菜都足够了,冬天也逐渐来临。

    曲家今年的冬天很是富足,不仅住进了新房子,有了火炕,粮食蔬菜也尽够,冬衣被褥都很厚实。

    老爷子很满足,特别是有个小孙女在身边,他觉得这个冬天比以往几十年的任何一个冬天都暖和。

    谢玉娇在七月份的时候试着做了几根墨条,放了三四个月她觉得应该可以了。

    于是在村长、李家老太爷和孩子们的见证下,磨成浓浓的墨汁,试着写了几篇大字,等着看效果。

    字迹一会儿就干透,大家拿起来传递着观看,与之前李家老太爷买的墨锭写字的效果没什么两样。

    “成了!可以用!锅底灰做的墨真的可以用!”村长跟李家老太爷相互搀扶着,激动的都快跳起来了。

    谢玉娇也没想到这墨还不错,虽说与什么松烟墨之类的名墨差的远,可普通人用还是不错的。

    这一次一共有七条墨,够孩子们顾惜着用一年。

    看来她在走之前还是要再做一次,把这个技术教给村里谁比较好。

    于是跟村长说了声,让大家年底掏烟囱的时候记得把烟囱里的烟灰收集好。

    烟囱里的烟灰可比锅底灰多,那是积攒了一年的烟灰,而且又细腻,没有硬块和杂质,制墨最好不过了。

    话说入了冬,大家都闲下来,来学堂跟着识字人多了起来,有些大人没事也来坐上半天,学认几个简单的字。

    转眼进入了腊月,京城送来了今年的分红,一共六百两。

    这还不到一年,三成股就分了六百两,那总盈利就该是两千两。

    还不错。

    一家店就这么多,符昭奉和钱五如今不知道开了几家分店,想来盈利也不会少。

    只有孙成分的二百两,也不知道够这公子哥用几天。

    跟着银票一起送来的还有符昭奉、钱五、孙成一起给她和老爷子送的年礼,还特别嘱咐她不要回礼了,就当感谢她白给他们那个生辰蛋糕方子的谢礼。

    那个蛋糕方子,暂时他们还没用来开店,只是偶尔做上一份,给长辈们送上一份特殊的心意,倒让他们在家族里都得到了另眼相看。

    这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

    日子很快就进入了腊月二十,因着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从小年开始就正式进入了过年的节奏。

    学堂也就上到了腊月二十这天,然后家家户户开始备年货。

    这一年,东山村虽说有些事情发生,

    分卷阅读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