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堂前燕归来 作者:leidewen

    分卷阅读102

    做的墨很了。”豪哥点头,觉得这个可以有。

    “不是给你爹的那种,我想做普通墨,在山上,砍柴熏烟。交给我,我来制墨。这样,你们说怎么样?”李萍看着面前的两个小叔子。

    “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曾仪左右看看。

    “你们舅舅不是闲吗?每日种完地就找不到别的啥事做?还住上山里,不如就替我做墨烟。你们俩每天利索点,读完书,就帮我干点活,跑跑腿。”李萍其实也没想到这两兄弟能做点啥。想想,“不行,你们在郑夫子这儿读书太浪费时间了,转到我家去吧?我爹能教你们,这样中午我就不用出来了,你们放学轮留出来卖饭,一个人卖,一天赚八文。另一个就在家里帮我干活。四文!”

    “姐姐,那我呢?”豪哥儿不乐意了,觉得自己被轻视了。

    “你还是你啊,吆喝,收钱。没你,还是我们摊子吗?”

    “对的、对的!但我也要跟你干活。”豪哥儿认真的点点头。

    “嗯,我们试试看吧,看看做墨比卖饭是不是强点。”李萍笑了,但笑容中却还是带着些许的自信。

    曾全和曾仪呆呆的看着这位未来大嫂,竟然一个也没想到要反对,只觉得,好像很好玩的样子。

    第110章 改变(260+)

    第二更

    曾全回家跟祖父说,他们决定去李家的私塾读书了,不过不用交束脩,就在李家的书房里,由李秀才亲自指导,还包一顿饭。不过要干活。

    曾老爷子原本想说什么,当然欧阳氏跳出来反对了。之前曾凡去省城,她就强烈的反对,虽说现在曾凡跟她也不亲了,那也是亲儿子,她很明白,真的儿子去了省城,那就是别人家的女婿了,从此也就跟她没啥关系了。当然,曾家也没有傻子,这是曾家出一个真正读人的机会,不管怎么样,他们也要放胆一试的。

    现在让老二、老三去李家读书,干活,这让欧阳氏怎么忍,听着把儿子当长工一样了,之前曾凡送了舅舅家猪苗的事,欧阳氏也是不开心的,她对曾凡心里有舅舅是满意的,可是用的是李萍的钱,她就不满了,这是啥意思?现在就开始收买人心?可那是自己亲兄弟,欧阳氏也心疼自己娘家人的,生生的忍了。但这会,她是真的不能忍了。

    当然,一般来说,老爷子是只要欧阳氏反对的他就支持,被欧阳氏大大的抢白了一通之后,老爷子敲了一下烟袋,回头看看儿子。

    “你说呢?”

    “儿子倒觉得是好事,亲家育人有术,凡儿能考上县试,亲家功不可没。”曾庆虽说有点没用,有点自私,但是人不坏,他就事论事。

    “你怎么想的,你自己一分钱不赚,让自己儿子这么小去人家家里吃长工饭……”欧阳氏反正与曾庆也早就撕破了脸,自不会再客气。

    曾庆一下子面红耳赤起来,儿子去李家,不用钱,还有饭吃,但要干活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到李家做长工去了,书读不读得成,那得看儿子的耐性,但那个活一定是得干的。此时被妻子这么一喝,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当然内心也有些心虚。

    “好了,当着孩子好意思?”曾老爷子又用烟袋敲了一下桌子,自己低头想想,又看看曾全和曾仪。

    “老二,老三,你们自己觉得呢?去你大嫂子家,只怕会辛苦。”

    “我们不怕辛苦!”曾仪倒是说得掷地有声。

    “好,也行,至少学会养活自己,省得将来被媳妇瞧不起。”曾老爷子淡淡的说道。

    曾庆此时就不是恼羞成怒了,而是呆若不木鸡,他没想到父亲竟然也这么说,一时间真是羞愤难当;而欧阳氏倒也没有开心,这时,她也是一脸愤怒。

    “公公,这话什么意思?相公不赚钱怪谁?当年他要做什么,你都不让,只让他读书,如今您倒是轻飘飘一句,之前他是谁纵容的?”欧阳氏愤然的对着老爷子吼道。

    人原本其实都有轻疏远近之后,她再恨丈夫,那也是自己相公,自己孩子的爹,自己骂,那是自己的自由,但是公爹这么说,她没觉得这是公爹向着自己,这是觉得公爹连着他们两口子一块骂进去了。当然,原本老爷子也是把他们两口子一块都骂进去了。

    如此这般,曾家人又吵作了一团,曾全和曾仪劝谁好像都是错的,只能抱着头出来,坐院里的木墩上。

    “这回谁的错?”曾仪侧头看着二哥。

    “都有错,也都没错,谁知道是谁的错。”曾全也觉得心里堵了一块大石一般,想想又站起来,“我去舅舅家,你自己想想,咱们该怎么干。”

    “嗯!”曾仪也站起来,不再浪费时间再自怨自哀了,起身回房想想,以后就得他们自己一个人做事了,可不能蛮干。

    两个舅舅家的小猪还在,这让曾全很满意,他特意来找舅舅商量去打柴做墨烟的事,做墨锭的第一步就是练烟,其实说烟,就算是一般的农家灶台下头,那锅底的烟都能用来制墨,只不过,这么干了,文人们能受感动吗?

    一般来说,中国人干什么事都讲究一个仪式感,比如说为啥挂着李秀才之名的文人墨会被追捧,一是物以稀为贵。二这是文人墨,这是非专业的墨工做出来的,这是风雅的。

    最近李萍又去定做了几个墨槽,为什么,就是文人墨还要表现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品格。什么梅兰竹菊之类的。光这几个墨槽就花了不少钱。

    但这回李萍从第一步做起,不是为了做文人墨,却也是。

    翰林相公,自己在家里制过烟。不过他们都失败了。用他的话说,烟随处可见,纵是那千年古刹里房梁上的烟,只怕都是带着佛气的。可是非他能所用。

    那时她年轻,也想讨好丈夫,自己倒也是下了功夫琢磨的。不过,她是不懂的,她有让人去厨房把那经年的锅底刮下,做了一方小墨,除了墨色略涩,其它的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相公就会大笑,说‘墨色浊如泥,还敢说没什么。’再看看墨锭本身,真是墨上无光。

    李萍原也是那顶顶要强的性子,还不信邪了,她原本就是不信什么漆烟,桐油烟就一定比柴烟好,叫一小工,就是用的一般的柴烟,在和料上她就下点功夫就是了。倒真真的让她做得以假乱真。让翰林相公很是笑了她些时日。

    这也是她在李家能做文人墨的原由,当然,之前在翰林相公家,说是她做,不过也是单拨一小工于她,由着她奇思妙想罢了。真的自己动手,也是到了李家开始,所以她是越做越好。不过人就是这样,因为越做越

    分卷阅读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