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的少年

      贾环之穿越红楼纨绔 作者:暮渡西津

    荼蘼的少年

    京郊的乡下,新建起一座小巧的花园。虽然这里地价比不上城里,可还是让环三爷疼的受穷了,真是又爱又恨。

    锦衣夜行是憋屈的,环三爷尽管也想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终忍不住邀了三两知己好友去游玩。

    风和日丽,贾环带着好友沈雁青、路荏一路行来。

    小别院房舍不多,不过二十间,回廊台榭简朴古雅。花园里种的多是可以入药制香的香草香料,待贾环请他们在露台歇息饮茶时,都不禁笑了:“你这是学隐士呢还是做学药农呢,不但园里的花草是可以卖钱的,连自己都喝上了摘下的花茶,茶叶钱都省了,倒也有趣。”

    贾环苦笑:“我这里是躲懒用的,不给家里知道。跟山子野学了造园后想练手,把我都练穷了,只好物尽其用。”

    因见着台阶之下盛放大片的曼珠沙华,路荏坏笑道:“环兄这是模仿《烟雨重楼》种彼岸花,等待夜晚有仙魂红袖添香么?”

    沈雁青也是个爱闹的,嗖的起身,佯装惊恐:“难道这里也有女鬼?!”

    环三爷心里窃喜问:“嗯……你们也都看了那书?”

    “哈哈,看来你也是看了。那位达人秀不知何许人,书里那情景如同真见,真不知道是哪个世家子弟。现在多少兄弟都梦想着也有那么个洛表妹呢。”沈雁青一脸回味无穷。

    咳咳。

    不是环三爷不想名利双收,可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身份暴露了,老贾的板子炒,想起来让他菊花一紧。

    贾环开玩笑说:“女鬼,我这里还真有的……”

    众人好奇等他下文,却见他起身把客人引进一间小禅室,里面席地而坐,堆满五彩缤纷的抱枕坐垫,这禅室不悟佛,正墙上挂了一卷仕女图。清丽绝艳的少女白纱素衣,飘舞在曼珠沙华的血色中。

    沈雁青痴了:“绝了,绝了,就跟我梦里的洛茘冰一模一样,太贴切了。”

    嘿嘿,小爷自己的女猪脚自己画,原版呢。

    路荏却差点把鼻尖贴到画上,半天后扭头,一脸古怪:“环兄弟,你看了庚黄的春后画的吧,怎的不借兄弟观赏?”

    环三爷摆正经表情,笑骂:“靠!你连这都知道!一群狐朋狗友。”

    “哈哈,物以类聚……”

    沈雁青这天的谈话兴趣全在《烟雨重楼》上了,说道一同学把书带到学堂偷着看,被夫子没收,从此夫子在上座入迷的看小说,学生在下面苦恼的做文章,引为笑谈。

    贾环羡慕的问:“你们现在的先生可是致仕的涂翰林?”

    沈雁青是知道贾家族学情形的,于是说:“你也来和我作伴读书吧,以你的学问卫翰林必是收的。”

    “你知道的,我父亲不在家,这事不容易。”宝玉都不上学,他要提出去找翰林拜师那不是招人烦么。

    沈雁青也知道他家的情况,却不在意:“这好办,我回去让弄张老爷的名帖送去你家,你家太太那里我知道你能解决的。”

    ——恩,都是一群胆大的。

    第二日,果然王夫人把贾环叫到上房。

    先是一阵沉默——太太,我知道你很纠结。

    王夫人叹了口气,说:“沈家侯爷的夫人说了,让你去和他家哥儿一起读书,这事应该是老爷过问的……”她想到贾政说过等明年回京也是要请先生到家,专门为宝玉应考做准备,又松了口气:“那你就去吧……”

    没想到这么容易,环三爷顿时延皮赖脸的讨要更多谢师礼,被王夫人不耐烦的推到贾琏夫妻那里。

    ——琏二哥又要发光发热了,请全程代理拜师吧。

    涂翰林学生只有十来人,还要考问过程度才收(咳,路荏就没通过),实行的是小班英教育,学生即使不都是悬梁刺股的,学习态度也都很好。虽然也是应试教育目标,但老翰林的博学让贾环敬仰。

    一开始,那些清流子弟对荣国府的风评不大好,听闻他是庶子,多数懒得敷衍。环三爷恍若未觉,读书时认真,休息时和沈雁青嬉笑。

    沈雁青对贾环抱怨,同学们太含蓄了,他这个多动症的大儿童没人理会人生啊真尼玛的寂寞如雪!恩,寂寞如雪是和环三学的。

    环三爷说,那是你没叫对同学名字,比如你叫“麻子”,我在大街上喊你麻子你肯定是不看我的,这时候我就得叫你——

    “——潘安!!!”沈雁青脑子转的很快,接着贾环的话尾大声喊,全学堂的人“唰——”的动作整齐扭头看向他。

    沈雁青和贾环瞪着纯洁的四只眼:你看吧看吧,我神马也没做!!!

    “噗嗤……”后座上有人笑了,显然把他俩的玩笑都听了去。

    贾环看过去,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微抿着唇角极力忍住微笑,清澈的眼睛在他的目光下不自觉的躲闪。

    环三爷一眼记住了那惨绿少年的羞涩。

    沈雁青是自来熟,很快为贾环介绍,他叫涂青杨,是涂老翰林的族孙,父亲早逝寡母抚养。涂青杨是因为那一个笑话就和贾环拉近了距离。

    ——恩,幽默感神马的,居家旅行必备。

    涂青杨似是在学子中人望不错,有了他和贾环交往的开头,贾环终于上学不是小透明。谦和稳重,聪敏好学,应对从容,贾环越看这个人越怀疑那次看到名为羞涩的微笑,其实是他幻觉了。

    贾环的功课虽从不落下,但他所学杂学颇多,又无心科考,只是十分力气出了七分。涂青杨若有所觉,却没冷淡他,功课上亦十分照顾。

    沈雁青在闲聊得知,涂才子也是看过《烟雨重楼》之后,距离感立消,仿佛一个样板学习标兵突然鲜活了起来,凡是聚会必会邀请,不会每次捧场也不恼。也许应了个道理,人不能太完美太装13,下里巴人沾沾自喜。

    咳咳,涂青杨没好意思和他们解释,他真的就是看过而已,重点在于“过”字。

    环三爷的小别院现在很受欢迎,几次聚会都设在那里。

    涂青杨也很欣赏,贾环的歪才比学业上更出色,这么一座小院无论设计建造、金钱人脉等,都不是该一个十三岁的庶子能独立完成的。他很清楚,虽然他只有寡母相依为命,但境遇和机会还是贾环比不上的,他眼神暗了暗,静静凝视笑的天真恣意的贾环。

    他们都跟着贾环喜欢上席地而坐品茗煮酒,懒散无拘束,虽没有竹林不当贤者,可都是十多岁自有想法的年纪,没有不羡慕诗酒放诞纵马江湖的奔放的。

    换个词叫——青春叛逆期。

    众人抗议,这个别院总该有个名字好称呼,不说辜负这景致吧,总该学个风雅。

    环三爷对天翻白眼。

    他起笔名写小说凡遇到要起名的都能盗则盗,对这个不是很有爱:“有间别院?乡下农舍?田园宅居?”

    沈雁青换了远离他的地方坐,不愿与他俗人为伍:“我以为容若公子的‘荔园’就很平凡了,你这名起了等于没起。”

    ——兄弟,你目光敏锐一语中镝,这都是同一个庸人的。

    涂青杨却不是个对诗词很看重的,觉得也没不妥:“其实,这么叫很有你的风格,我觉得可行。”

    日子轻松的过去,老贾任满回家了。

    环三爷很淡定,宝玉很慌张。

    姐姐妹妹都自发的贡献为宝玉应付抄书,好让他腾出力写老贾离家时留下的破题文章,不知又熬夜了几日。

    老贾听说了贾环跟涂翰林读书,也知道宝玉生活依旧,对这个深寄厚望的嫡子,也只是叹气。思前想后,把宝玉也送去给涂翰林拜师,想着有良师益友,已经是机会难得。

    宝玉那个失望,姐姐们啊妹妹们啊,以后不能逃学做胭脂了。

    涂翰林对新学生很满意,宝玉的灵气不是盖的。同学们也对这位盛名的衔玉而生的公子很好奇,只有涂青杨和贾环交好所以冷静对待。

    已经习惯了宝玉.聚光体.宠儿.屏蔽器的环三爷反倒很奇怪——难道是我更有内涵么!兄弟,你有眼光啊!

    涂青杨只是笑笑,带贾环出入文会结交清流士子,不只是荣国府往来的权贵世家酒会阔论,还有寒门学子清谈问难。环三爷玩的兴致勃勃,每逢看斯文书生争的面红耳赤声嘶力竭,欢乐的在心里大喊:

    山口山,团灭!!!

    涂青杨背地里笑得抽了,觉得这真是个小孩!他自幼丧父少年老成,想象如果真有这么个怪调皮的弟弟,也许母亲也不会过的那么寂寞。

    ——喂,是你寂寞吧。

    从聚会的酒楼下来,他们愉悦且安静的并肩走着。一个人步履蹒跚的跌撞擦过,浓重的酒臭让贾环反胃不自觉往涂青杨边上躲,涂青杨担心他被撞到了连忙环着他肩膀躲开。贾环皱眉看着那醉鬼丑态毕露的被小厮扶走,无奈说:

    “那是孙绍祖,一个世袭指挥,我大伯不知如何执意把堂姐嫁与他,当日见过只觉这武夫极善场面应酬好攀迎,没想到酒后这般丑态……”

    别人家事,涂青杨不便接话。

    迎春,只能叹命不好。她也和贾环一般是被家人忽视惯了,下人敢取笑叫她“二木头”,对外界无力改变她就漠视放任,她真的木么?她愿意时也能说笑凑趣,冷淡了她能自己下一手好棋艺。

    环三爷自顾不暇,没去为非亲姐姐冒杀害朝廷渣官的风险。

    宝玉为了这些离散,病得不轻。环三爷想:这个女人如衣服如货物的地方,他倒难得肯为她们的不幸伤神,也值得这么多女儿为他倾心落泪了。

    “我一时心太软,心太软,一时失足去探病。”

    ——环三爷悔过录。

    眉眼俊俏的宝玉,苍白着小脸,披着雀金裘倚靠美人榻。他神情怔忪,目光含泪喃喃的神叨:“我该趁你们在就死了,只求你们守着我,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那时凭我去,我也凭你们爱哪里去就去了。”

    囧!!!

    环三爷怀疑自己在误解宝玉吧是吧是吧,怎么听那意思是为了留不住自己的后而抑郁生病咩?

    宝玉也十五了,老贾已经在为他的前程谋算筹划,如果他清醒着,该知道他要从吃白食的,转入预备役,不久后要转正为挣馒头的。

    十五、六岁,春日最后的一场荼蘼。

    荼蘼的少年在线阅读

    荼蘼的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