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红燕自归花自开

      北朝书 作者:公子春秋

    第二十六章 红燕自归花自开

    <!--go-->

    未央侧身让路,向路过身边的诸家娘子一一回礼,此刻她们对她对少是谄媚的,毕竟未央不仅是右昭仪,更和太后参与此次选妃事宜,明里暗里都在猜测这位右昭仪将会成为大周朝的皇后。

    “娘子可是已有人选?”蝶舞低声问道。

    未央冷看她一眼,心想:“我选?怎么会有人是我所选。”心里虽在自嘲,却茫然摇头道:“都不认识,能选谁?”

    蝶舞抿了抿嘴,知未央不是不认识,“尉迟娘子的父亲是郎君的太傅,但他们是鲜卑贵族。”

    未央撇头看她,暗付是鲜卑人又如何,奇道:“太后不大喜欢汉门娘子众所周知,中意鲜卑人也没什么奇怪的。”

    蝶舞暗叹未央不知她的身世,想了想,从旁点醒道:“是不奇怪,但李妃却是汉人,娘子忘了?”

    未央一愣,愕然道:“你是何意?”

    蝶舞道:“胡汉相争太后忌惮李妃乃是汉门娘子,李妃更是专宠,娘子想想,若是李妃仍在,郎君只怕早做了太子。太后如此维护鲜卑人的利益,怎可能会允许有半个汉族血统的孙子做未来的皇帝?如今圣上的皇子只有郎君一人,立后更不能再拖,若能令郎君换个出身,他做太子的机会便会更大。”

    未央恍然,原来这就是太后打的如意算盘,让尉迟迥做了宇文赟的太傅,再让尉迟兰进宫,看来太后在诸多鲜卑贵族中最终相中了尉迟家。想夺子么?只怕未央答应,宇文赟也不会答应。未央暗暗咬牙,这些人到底是把心思都用来对付她了,这皇后的位置,可真是不好求。

    “权景宣是谁?”未央忽然问道。

    蝶舞闻言反是笑了,这时华林园中大部分娘子都去了殿中避暑。她扶着未央去了阴凉之地,使了何泉拿来解暑凉茶,凑近前道:“荆州总管,诸蜀中十七州军事,此次随同六公爷出征,其人嘛,嘿,四个字,任遇隆重。”

    未央斜眼一挑,瞬间明了其意。轻笑道:“骄傲恣纵。”

    蝶舞点头附和道:“是了。”

    任遇隆重,自是累积功勋,深得宇文阀信任。但蝶舞却是以调侃的意味道及这四个字,言外之意便是指权景宣此人,任遇隆重,遂骄傲恣纵。宇文邕最厌恶的便是持宠而娇,那自然不必担心那个尚未露面的权娘子了。

    “凌菲会选人。看那田夕瑶,知情识趣又听话,太后最喜欢这般样的了。”未央看似调笑的说道:“你怎么不学学人家凌菲,也物色一个?”

    蝶舞含笑不答,自然是选过了,不过能不能中。还要看是谁勾选。未央见她如此神情,不禁若有所思,说到底。她和蝶舞还是生分了,蝶舞如今心里想什么做些什么,她都不知道,也不再像从前般事事皆告知,而未央也不再找她谈女儿家的心事。

    两人各怀心思间。醴泉宫来了执事宦者躬请用膳,未央先入偏殿换衫。再往正殿而去。

    大殿之中,人人精心妆髻,言笑间个个神采飞扬,在座一半以上皆为汉门娘子,拖地的长尾罩服,雍容华贵,气派异常,随身而行时,摇曳生姿,是为一美。而尉迟兰独树一帜的鲜卑服饰却是明艳非凡,融在其中,更是格外引人注目。

    未央自知今日只是陪驾,自不会如她们般精心装饰,饶是如此,她清丽绝俗的容貌也难以被素服掩盖。甫一进内,便引得无双眼球纷纷看来,如今未央定力已今非昔比,淡淡笑着,从容迈步至太后御前施礼。

    转身,微微一愣。一个十六七岁的娘子,衣饰张扬,尽显华贵,金光随身而动,耀人眼目。她坐在上首处,见未央衣着普通,长得容颜虽胜过他人,但见她年幼,以为她是今日一并进宫的娘子,心里还想着究竟是哪家的娘子生的如此倾国色。

    未央在她身前停留片刻,脑中思绪飞快旋转,低声说道:“这是我的位置。”

    那女子愕然,旋即倨傲的说道:“我是荆州总管千金郡公的孙女琦云县主权宜君,左首该当我坐。”

    ……原来这就是任遇隆重权景宣的孙女,县主么,比起独孤月容的安平郡主来差了老大一截,有什么可骄傲的资本?……未央心里冷笑,微一思付,她故作无助的回首去看太后。

    太后半磕双眸,似乎没有听见这边的纷乱争执。未央心底明白,暗笑回头,无奈的说道:“即便你是县主,我也应该坐在这里。”

    此话激怒了权宜君,她拍案而起,艳丽的面庞因激怒变得绯红,叫道:“你算什么东西,在这里论及身份地位,我不坐首位,谁敢坐?”

    好个嚣张跋扈的权家娘子,说到身份地位,不算上未央,至少尉迟兰也要比她尊贵许多。蝶舞呵斥道:“放肆!你可知……”

    未央扬手止住蝶舞,心知权宜君是太后的人,好言好语道:“我非是什么东西,论及身份地位,在场除了太后,只有我能坐在这里,蝶舞,请权娘子另移他席。”

    大殿中数十名的娘子加上她们带来的侍女和伺候的宫人,有两百多人,这边的响动总算是波及开来,不明真相的众人纷纷望来,窃窃私语,均在猜测未央的身份。有华林园里见过未央的,交头接耳的告知后,都知趣的闭了嘴,故作没见般各自玩闹。

    尉迟兰就坐在权宜君的下首,含笑看着她面红耳赤的愤怒,却一动不动,并不打算提醒于她。袖手旁观的岂是只有她们,还有高高在上的太后,太后依旧不语,只是闻得权宜君拍案后缓缓睁眼,微微咳嗽起来,她身后的凌菲赶紧上前轻抚其背。

    蝶舞早就看不惯权宜君颐指气使的模样,上前去请她,权宜君大怒,扬手就要指着她开骂。未央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的手腕。暗怒道:“本座乃昭阳殿右昭仪高未央,这位是我朝的女侍中大人。”

    权宜君顿时怔住,不光是她,其他不知未央身份的人也呆愣住了。权宜君的脸色要多难就有多难看,一时慌了神,她身边的尉迟兰这才起身施礼,其余众人也恍然随她。权宜君喃喃自语,快步走到右首,那边众人皆退让散开,为她留下颜面。

    未央冷笑即没。也不再与她计较,只轻轻搭边而坐,蝶舞也随坐在她在侧身后。未央接过宫婢递上来的凉茶。假抿一口,转头别有深意的看向尉迟兰,尉迟兰含笑点头施礼,算是打过招呼。

    未央从她眼神中瞧出爽快之意,略一想便即明白。看来尉迟兰和权宜君向来不寐,该是在做家娘子时候结下的梁子,未央不管她们之间有何纠葛,但尉迟兰明显是不给太后脸面,故意使权宜君难堪。

    其实太后又何尝不是借权宜君来引起这场纷争,无外乎是想把未央捧到高处。好让这些将要进宫来的娘子心生嫉妒之意。旁人如何未央不得而知,但权宜君经此一事必是恨极了自己,然而未央不得不这么做。也是她必须做的。

    “累了大半天,都用膳吧。”太后吩咐开席,凌菲以大监身份居中伺候,宫人鱼贯而入,为每桌奉上御膳坊早已备好的美酒佳肴和新鲜瓜果。饭后甜点。

    太后用过几箸,放下筷问道:“谁是王氏?”

    凌菲转头吩咐。自有宫人下去寻王氏近前拜见。不一会儿,席中绕出一女,莲花碎步至御前叩拜,“太原王氏国子寺国子博士王隆之女王菁萱叩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长乐无极。”王菁萱身着正统汉家衣冠,大袖裙摆在身周铺了一圈,细声细气的叩首,态度恭敬却显得漠然。

    未央不得不凝目留意她,毕竟她是出自太原王家。果然是个汉家的好女儿,仪态端庄典雅,敢于在胡风昌盛,抵制汉门的北朝着正统汉妆。看太后的脸色,显然不甚了了,只看了一眼,就皱眉道:“生的娇气,可委屈你了。”

    王菁萱再叩首道:“太后娘娘言重,王氏能有幸进宫,实乃三生福气。”不软不硬的一句,就把太后的话堵了回去。

    太后有一刹那的错愕,不置可否,随意挥手让她告退。王菁萱不多言,规矩的再拜,而后不留念想的转身回入席内。未央像是看到了一件格外好笑的事般,忍不住内心窃喜,原来太后也有碰钉子的时候,太原王氏竟不顾王美人之死而令选娘家女子进宫,果然是别有用心。

    太后隐去怒意,王菁萱能不能入宫不是她能阻止的,按胡汉协定,汉族高门中的赵郡李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和荥阳郑氏的女子参与选妃入宫,鲜卑贵族一律不得干涉。

    凌菲察言观色,笑着岔开道:“太后,司乐坊安排了歌舞,奴婢瞧着不如让她们凑凑热闹?”

    太后点点头,凌菲当即吩咐下去,不多会儿便见宫娥手持团扇鱼贯而入,丝竹管乐一起,司乐坊安排的歌舞恰如其分的赏心悦目,顾及汉门娘子居多,献上了南朝雅乐,翩跹宫娥,广袖翩翩。葡萄美酒夜光杯,不消一刻殿内莺声燕语嬉笑起来,好不热闹。

    借此空档,凌菲照单引荐诸家娘子,除了就近几人或可听得外,其余人等有心的自会留意。随后叫起的女子,有满意的,有不满意的,未央只在旁以太后是否满意来表示好恶,太后对未央如此与她相同很是满意,眼底的冰意也消散了不少。

    未央心里明白,前面特地传唤的,才是今日的主角,其他的不过是寻例罢了。所以只适时的微笑,冷眼旁观,这些觐见的家娘子也许早已知晓此行是为备选而来,各个笑得端庄娴雅,宜家宜室,眼底带着骄傲和企盼,似乎只此一刻宣布了才好,好叫人艳羡自己从此踏入了绮丽美梦。

    只是她们忽略了这美梦下掩盖的是什么。

    未央嘴角噙着笑意,晃动手中的茶杯。突然想起了元素和,还有绝然离去的凌美人,此时她们也许会高兴吧,毕竟又要有人进来了。

    “你们倒是走的干净,独留下我一人还在这美梦中徘徊。”未央喃喃自语,轻轻摇头,跟着随着她们也笑了起来。

    翌日,一道圣谕传遍未央宫内外,蜀国公大将军尉迟迥之女尉迟兰,岷州刺史大将军田弘之女田夕瑶,荆州总管千金郡公的孙女琦云县主权宜君,太原王氏国子寺国子博士王隆之女王菁萱,武阳县伯骠骑大将军高宾之女高柔柔,使持节都督车骑大将军郭衍之女郭思月,入选未央宫,封赏殿阁,进封正三命御女,封号分别为修范、柔华、崇明,穆光、贞媛、婉德,另觅吉日进宫。

    而进宫数年的冯姬、薛贺若、吴提妹、李秀芝亦因此而得以地位抬高,冯姬进封为正六命隆徽上嫔,薛贺若进封为正五命宣徽下嫔,吴提妹进封为正六命敬训世妇,李秀芝进封为正五命凝晖下嫔。

    宫里一派其乐融融之时,唯一不满的人则是未得进封的厍汗姬,她也是正五命的下嫔,然而光训的封号却排在下嫔之末。

    在皇后未立之前,左右昭仪及三夫人的位分无人可以再获,独孤月容是绝不会与人平起而坐的,尤其是厍汗姬。

    (注:北周后=宫编制缺,参照北魏编制。)

    第二十六章 红燕自归花自开在线阅读

    <!--t;

    第二十六章 红燕自归花自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