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

      穿越之白蛇传 作者:玖色半枝莲

    临安

    <!--go-->

    临安城,是杭州在南宋时的旧称,也是南宋的首府——这是白素素一路在村镇之中收集,并通过推测得到的信息。

    前世的白素素最不擅长背诵,所以地理历史之类的科目只保持在能及格的水平上。工作之后又不爱旅游,什么名山大川地理风貌著名城池的古时旧称更是连了解一下的兴趣都没有。突然间来到这个不熟悉的时代,白素素只能扮作男装,一边走一边在人群聚居的地方收集有用的信息。这样一路走来,仍然比凡人脚程快了很多,到达临安城附近时,白素素离开峨眉山才半个多月。

    此时,白素素正在距临安城不远的一个小树林里。之所以在将近临安时偏离官道,是因为午间在一个茶肆中休息时,白素素被一个青衣男子盯上。若那人是个普通凡人也就罢了,大不了以缩地术快走几步甩开就是。偏偏是个妖族。

    这一路走来,山水怪之流白素素也见过几个,但彼此间既不熟识也互不相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就是了。白素素既没有除魔卫道的高尚情,也没有管人闲事的心思。何况如今白素素自己在凡人眼中就是个妖族异类,若说降妖除魔,恐怕自己就应该是被除掉那个。所以这一路上虽然遇到过几个妖族同类,但见过也就见过了,最多知道彼此的存在,然后便各做各事去了。

    而眼下这个跟上来的,不论来意如何,都是个麻烦。

    白素素在林间走了一会儿,选了处宽敞的地方停了下来,转身说道:“这位同族,请现身吧。”

    白素素话声刚落,不远处的树枝动了几动,接着,环绕在白素素身边的几棵树的树枝仿佛听到号令般纷纷颤动起来。

    此时正值初春,临安城外的树木已纷纷吐芽露新,几株桃树也正吐芳瑞,但树上仍有尚未掉落的枯枝,经此一颤,桃花与枯枝禁不住落下地来。

    白素素一笑,若是夏末初秋的晚上搞上这么一出,落叶纷纷之中倒也能有几分荒郊遇野鬼的气氛。只可惜时节不对,天色又尚早。青天白日的弄这些噱头出来,颇有几分不伦不类。

    树枝颤了一阵,突然停了下来,那名青衣男子不知从哪棵树上跳下来,落在白素素对面,笑道:“到底是同类,要是凡人,早就吓得哇哇乱叫了。”说完将白素素上上下下打量一番,说道:“一看你就是刚从山野里出来的,恐怕还不识人间险恶。依我看……你生得还算不错,带出去也不算给我丢脸,不如就当了我的小跟班,以后凡事有我教着你,也省得你闯祸让和尚道士收了去。如何?”

    白素素微微一笑,回道:“多谢这位同族,不劳费心了。”说完抬腿就要走。

    那青衣男子伸手一拦,皱眉道:“你说走就走?我让你当我跟班,是我抬举你。告诉你,你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说完便挥手使出束身咒,向白素素来。

    白素素早有准备,轻抬双手以法术护身,又一跃,上了树梢。

    青衣男子见一发不中,稍稍呆愣一下,继而笑道:“你倒有几分本事。”语毕,低声念出几个咒语,挥手又向白素素来。

    白素素在树上纵跳闪躲,间或施法护身,并不还手。白素素并不是怕他,只是单纯的怕麻烦,不愿出手和他纠缠。

    白素素本想觑个空遁了身形,甩开他就算了。谁知这青衣男子缠得死紧,几招下来,硬是让白素素找不到空隙,无法脱身。

    白素素懒怠与他继续缠磨,趁闪躲之际从桃树上折下一截枯枝变作长剑向男子面门直刺过去,那男子吓了一跳,连忙一跃跳上身旁的一棵高大的树木,哇哇叫道:“幻形桃木剑?你怎么会使这个!?”

    白素素也不废话,追着青衣男子跃上树梢,那男子见到桃木剑已经心慌气短,节节败退,几招之后脚步错乱,一不小心,仰面从树上掉到地上。白素素飞身落地,剑指青衣男子的咽喉,道:“这位同族,在下并无与人同行之意。你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咱们还是各走各路吧。”话毕,收了长剑,又说道:“多有冒犯,还望见谅。”说完旋身便走,那青衣男子呆呆的看着白素素走出去几步,才脱口叫道:“等等,你叫什么名字?”

    白素素轻叹一口气,转身一揖,说道:“在下白素。他日若见,还望同族不计今日之嫌。”

    青衣男子爽朗一笑,起身还礼:“岂敢岂敢。在下陈青,是我冒犯了。”说完又一笑,道:“同族好厉害的身手。”

    白素素笑笑不语,转身往官道去了。

    ============================

    临安城,南宋首府,其热闹繁华自不必说。

    初入城时,面对热闹的市井风貌,白素素很有几分惊讶与不适——惊讶是因为没想到临安城繁华不输后世,不适则是因为白素素天喜静,不耐喧杂吵闹。

    今天是白素素进城第五日,眼下她正步行于御街之上。

    御街,又名天街,长一万三千五百余尺。整条街道以石板铺成,街中心是专供皇帝用的御道,两旁是用砖石砌成的河道,河里种植荷花,岸边植桃、李、梨、杏。春夏之间,如绣如画,景色美丽。此时时节已经将近清明,游人如织。机灵的小贩知道御街上游人众多,因而一早就站在道路两侧叫卖各色货品零食。游人摩肩接踵,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御街上一派繁忙热闹。

    白素素虽然素来好静,但既然来临安找许仙,自然就少不了出门行走。那老仙翁只说让她来临安找许仙,却没有说许仙在临安何处,白素素也忘了问,所以不得不每天到热闹繁华的地方去找。

    白素素依稀记得前世看过的《白蛇传》戏剧、连续剧里原版白素贞和许仙像是在清明前后在西湖断桥上相遇的。但据白素素在南宋市镇间赶路的半个多月观察所得来看,后世的戏剧、连续剧并不能当真情实景来看。

    南宋不似盛唐,此时对女人约束颇多。稍有头脸的人家,不论如何也不会让女眷随意在街上乱走。体面人家的女眷如果要出门,也是乘车坐轿,并以帽帷遮住头脸身躯。风气如此保守,那许仙绝不会在断桥上与白素贞面对面相遇,也就更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因窥见白素贞貌美而一见倾心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后世传说的《白蛇传》中白许二人相遇桥段属实,又或者此时风气开放,女子可以随意上街抛头露脸,白素素也做不出假意遗落金簪让许仙拾去,或是雨天借伞定情的事。

    在南宋的这半个多月,白素素想了很多。

    当日在峨眉山找到自己的那位老仙翁只说让自己会一会许仙,替白素贞报恩,了却前缘。可是如何报恩,却没有明示。白素素有前世的阅历,不是一无所知的山野妖,也就不会在村镇里听了几段“妖报恩”的山野传说就心向往之,继而决定对一个还不知道是圆是扁的男人以身相许。而且,就实际情况来看,相对于妖族而言,凡人显得过于脆弱易伤,而凡人对妖族也多有戒惧之心。二者之间差距有如天堑,即便心意相投,也不太可能凑成良配。

    这恩该如何报,白素素此时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但一切都需要先找到那许仙再说。

    白素素顺着天街由南向北一路行走,放眼四顾之余,偶尔也在小贩处稍作停留,看些后世见不到的巧玩物。走到街市近尾,忽然前方一阵喧闹,本就摩肩接踵的街道被人拥作一团。天街虽然宽阔,但因为中间的御道没有人敢踩,所以人群顺着道路的半边被挤成狭长的一条人带。

    白素素不由皱眉,想要返身向回走,奈何街道这半边都是向北行进的人群,而此处人群密集,难以逆流退回。如果以法术离开,人多眼杂,又恐怕会暴露身份引来麻烦。白素素只好顺着人潮被推搡着向喧闹处挤过去。

    挤到喧闹中心,白素素听见一个男人正在高声叫嚷,听起来像是刚刚捉住个扒钱袋的偷儿,正在拉扯。

    白素素转头一看,只见一个一身绸缎身高体胖面色红紫的年轻男子,正揪住一个神情瑟缩的男孩手臂,声称自己已被追回的被扒钱袋里少了不少银两,高声嚷着要这偷儿交出来。

    人群中有好事的本地居民正与不知底的看客窃窃私语,白素素耳聪,就听得几人七嘴八舌地小声向几名外乡看客解说这被扒男子的家世过往。

    这看上去富贵的男子家里原本是商户,家境殷实。传到这一代,却出了个好赌好酒的败类,祖上传下来的家产教他败个光,如今他是没钱再赌,成日就穿着这仅剩的一身好衣服,到处做些坑蒙拐骗的勾当,骗到钱财就在小酒肆里喝个干净。今日这甄公子不知在哪里喝了酒,又教他按住了一个偷儿,此时若不把那偷儿榨出油来,恐怕此事难了。

    繁华市井,这种事情多得是。白素素无心多停,只想尽快挤出人群透口气。正在推挤间,一只手按上她的肩膀,旋即一个爽朗的声音在耳后响起:“兄台好巧,你也来此游玩?”

    临安在线阅读

    <!--t;

    临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