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穿回古代当老板 作者:不晓

    第五章

    赶集那天,孟醒起了大早,兴奋把早餐做好,喂饱了自己的孟回,拿起昨天准备好的锦囊放在自己的怀,锦囊内放有几两岁银子,还有为了购物特别写好的购物单。

    由于购物单是用圆珠笔写的,一定要小心的放好。

    古代的衣服就是麻烦,居然没有口袋,都不知道怎么带钱,这回去集市,一定要给自己和小回买两身衣服,回来在自己改一下,加个口袋。

    余下的几锭银子,因为贵重,孟醒拿到厨房哪儿去,把水缸下面的青砖移开,把银子给放在了里面,点了点头,这样够安全了吧。

    才放心回到主卧,抱起孟回,用村里人常用抱小孩的布袋子把孟回裹在前,拿着一顶草帽,赶紧的到村头和他们集合去了。

    “来了,阿醒。”和孟醒差不多大的大常吆喝到,今天赶集的牛车就是他家的,孟醒回应了几句,看着差不多人都来齐了,大常再次吆喝一声“坐稳了,走勒。”

    今日去赶集的人不多,也就五六个,听大常说,今日是小赶集,不过去买一些缺少的东西,大赶集的话要到五天过后,每十五天就是一个大赶集,到时候十里八乡的人都到镇里去,把自家种的蔬菜、编的篮子什么的拿到镇上去,换点钱回来,那时的元宝镇热闹非凡。

    孟醒听大常的说法,也是神往不已,儿时自己也跟过爷爷父母们去赶集,当时那股热闹劲让后来身在都市的孟醒怀念不已,都市是热闹,经常热闹,反而没有一点味道了。

    村里到镇里距离不是很远,坐牛车的话需要大概半个小时,与其他村子相比,算是近的了。

    一路上,大常和孟醒边走边介绍,七元村的人,元宝镇的事情,让孟醒感觉到十分的有趣。虽然路途颠簸,坐得孟醒十分的难受,但是孟回居然就在这种坏境下在孟醒的怀里睡着了。

    那一瞬间,真是羡慕自己怀里的这个小家伙啊。

    大常看着孟回笑了笑,“你家娃子真好看,有福勒。”大常呵呵大笑的说道。

    孟醒点了点头,“不求他建功立业,只求他一生平安就好。”孟醒调整了一下姿势,让孟回谁得更舒服一些。

    “娃娃还是有点志向的好,什么当状元都是好事,哪有你对娃子期盼这么低的。”大常不认可了,在村子里,即使不会读书的娃娃,大人们都期望娃子能够吃穿不愁,稍微有一点钱的人都会让娃娃去读书,要是出个秀才,举人老爷,还不光宗耀祖嘛。

    孟醒点了点头,再没说话。

    “看,这就是元宝镇。”大常指着远方的城墙说道。

    孟醒抬头眺望,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个小镇叫元宝镇了,镇后面有三座山丘,远眺颇有一些元宝的样子。

    “待会进镇里,一人十文钱。”牛车上所有的人都下了牛车,整理整理装束,大常拉着牛说道。

    孟醒点了点头,这算不算是过路费啊。说着,还是从怀里的荷包,拿出了十文钱,交到了衙役的手里,衙役看了没看他们一眼,挥了挥手,赶紧走的意思很明显。

    人声鼎沸,四个字可以形容这个小镇的热闹。

    大常介绍到,这就是小镇的主要干道,两边都是商店,前面五十米处是一个集市,村里的人经常挑一些东西到集市路边买。

    随后又将孟醒拉到一家杂货铺处,指了指正在柜台里算账的人,“这就是林叔的大儿子,林树。”

    “大树啊,俺来了。”大常招呼道。林叔抬起头,从柜台走了出来。

    “这是村里孟家的后人,回村里住了。”大常介绍道。

    “您好,我叫孟醒。”孟醒想了想,决定学着古代剧中的人微微做了辑。这可把林叔给吓到了,赶紧的扶了起来。

    “你别那么客气,我都不习惯了,你就和大常一样叫我大树就成。”林树说道。

    孟醒点了点头。“爹,爹。”孟回伸出伸手,拽了拽孟醒,有些飘忽无辜的嗓音顿时秒杀所有人。

    “这是。”林树有些好奇的盯着孟回。

    孟醒把孟回抱了起来,“叫伯伯。”指了指林树,随后又说道:“是我儿子孟回。”

    大树显然特别喜欢孟回,不停的逗弄的孟回,伸出手打算把孟回抱过来,哪里知道孟回一点都不给面子,死死的抓着孟醒,就是不离开孟醒。孟醒讪讪的笑了下,大树到没有在意。

    “你们买的东西可以暂时搁在这,我帮你们看着。”伙计叫了一下大树,大树朝他们留下句话就去忙了。

    孟醒和孟回走在繁忙的街市上,这是原汁原味的古代赶集啊,挺有意思的,摆摊的人们为了让别人到他的摊上,不停的吆喝着,还有的唱起了歌,这就是最原始的吸引顾客的手段。

    孟醒被一股浓郁的豆花香给吸引住了,转头一看,角落里一个豆浆摊,“小回,我们去喝豆浆。”孟回显然很同意这个说法,睁大眼睛,很严肃的点了点头,逗得孟醒用力的抱紧他。不愧是我的孩子,真可爱。

    “客官,这有豆腐花,豆浆,油条,你要些什么?”豆花大婶笑意融融地说道。

    孟醒扫视着摆放在桌面上的豆腐花和豆浆,“来一碗豆花和一碗豆浆。”抱着孟回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豆花大婶麻利的将豆花和豆浆放在桌子上,“的的。”

    “是爹,爹,这是豆花,这个是豆浆。”孟醒耐心的叫子,孟回也不停的回应,全身兴奋都抖动起来,孟醒花好大力气才让孟回安稳的呆在他怀里,用勺子一点一点的将豆花挖给孟回吃。

    孟回不愿意了,扭捏着身体,右手抓着孟醒的右手,一副我也要拿勺子吃东西,孟醒坳不过,只好把勺子给孟回,自己随意抓起豆浆的碗,小口小口的喝着。

    孟回一看,立刻把勺子放下来,双手抓住豆花的碗,学习孟醒的模样。

    孟醒一看就乐了,小孩模仿的能力真好,“来,爹爹给你喝。”拿着自己的碗,放在孟回的嘴唇边上,小口小口的喂给孟回喝。

    古代的东西那可都是纯手工的,虽然不太致,但是天然啊。孟醒好奇的这里那里,知道太阳正当头才想起来此行的目的,赶紧从怀里捞出一张购物单。

    当前最紧急的是没有衣服,于是孟醒和路人打听到了镇里最大的衣服店。抱着孟回赶紧过去。

    站在足足有十米宽的门面,总算明白了刚才路人在听到他问话时为什么那么吃惊,这家店占据了最豪华的路口,正好两条商业街交叉的位置,广告的幡子随风飘扬。

    店里也是热闹非凡,来往的客人,小二的招呼声,有点现代超市的感觉。不同的柜台盛放不同的物品,布料十分好坏、档次之分的,不同的档次一次排开了是个柜台,剩下的两个柜台是买些成衣的,一样是有好坏之分。

    孟醒抱着孟回挤到了成衣柜台那里,扫视着合适的衣服。

    “客官,可看中什么?”小二堆起满脸笑,对孟醒说道。

    孟醒暗道,古代的服务员的服务态度很不错啊。

    “给我那两套合适我的衣服,普通一点,还有四套这个季节小孩穿的衣服。”孟醒真的不了解这些东西,索让服务员来介绍。

    服务员一听,生意来了。

    成衣是很少买的,一般人都是买了布料自己回去做,贵人都是定做的,成衣的生意不是很好,他们也是拿提成吃饭的,他自己的最笨,做不了其他柜台,掌柜才把他分到这个柜台的。

    “客官,合适您的种类有很多,我建议您拿这种,虽然是棉布的,当时透气,方便,这个季节孩子穿这类的衣服也可以,但是我建议您多那几套防寒的衣服,没准一场秋雨过后,冬天就来了。”小二比较实在没有介绍那些华丽的丝绸,孟醒心里点了点头。

    不过从小二刚才的话里也听到,这里已经是秋季了,天这么热完全是因为秋老虎在作怪,而不是因为处在夏季,既然这样的话,冬天的御寒衣物可得备好。

    待会要好好的套这服务员的话。

    “我也正好要订一些御寒的衣物,不知你可有介绍。”

    小二听到孟醒说话文邹邹的,一想铁定是有功名的人,马上将人引进后院,上茶,把衣服都拿出来来让他挑。

    孟醒再次感叹,他的服务态度真是好啊,他把各种布料的衣服都拿了出,还将一些冬天御寒的衣物的衣服给拿了出来,让孟醒自己做选择,就因为这服务态度,孟醒拿了三套自己的衣物,两套适合现在的季节穿,一套是适合稍微冷一点的地方。

    孟回就多了,四套这个季节的衣服,两套稍冷一点的,一套御寒的衣物,小孩子毕竟要多一点衣服,虽然孟回现在对拉尿问题比较自觉,不排除意外的发生吗?

    就这些衣服,就花了孟回一两又两百文的价格,按照现在的汇率,就等于划了1200的衣服,还算可以。

    对于小二的服务颇为满意,确定好取御寒衣物的时间,拿着现在有的衣服,在小二的恭送下走出了门。

    除了衣服,还有一些日常的用品,孟回一岁了,虽然断了,但是钙铁之类的营养不能少,在古代还不懂这些东西的人们,肯定不会像现代那么方便,想买什么有什么,现在就给靠孟醒琢磨。

    好是好在,这里的靠近海,经常有海鲜吃,吃的盐也是海盐,对于碘的问题就不用考虑了。

    孟醒按照购物单的种类,到指定的地方购买了盐,市场上买了鱼、,红枣、枸杞之类的干果,还有买了十斤的白米,这些东西加上孟回重量,快把孟醒给压趴下,幸运的时,大叔所在的商铺是最早的百货商店,从日常需要的作料当器具,基本上都有,孟醒便在这里买下所有需要的东西。

    当大常和其他人出现在店铺前,看到孟醒买的一堆东西时,面面相觑,这个秀才真是有钱啊,买的陶瓷之类的壶啊,杯啊,都是他们农家人觉得不实惠,太贵的。

    这真的不怪孟醒,孟醒依然带着现代的思想,回到古代,看到的一些器具,尤其是陶瓷,想到的就是升值,然后再是其他的,买着买着才发现自己买多了。

    好在村里人好心,这次出来的人也不多,便都帮忙给孟醒抬回去了。

    回到村里,每个人都给了大常十文钱作为回报,而大常则是亲自把孟醒送到了家里,当孟醒拿出十五文钱时,大常客气的回绝了。

    “阿醒啊,说实话,俺也不怕你笑话,俺有个儿子和你儿子差不多大,就是没有取名字,平日总是狗子狗子的叫,你是读书人,想让你给俺儿子取个好名字。”大常十分不好意思的说道,他家里最值钱的就是这头牛了,还是他家媳妇的嫁妆,实在拿不出好的东西了。

    隔壁村的人让他们村的秀才取名字都送**送鸭之类的好东西,秀才还觉得不满意,大常觉得阿醒一定会比隔壁村的秀才强,没准是七元村第一个举人老爷也说不定,现在就送了阿醒一趟,让他起名,大常心中也是十分忐忑。

    孟醒一听,笑出声了,还以为什么大事。

    这么一笑,反而把大常给吓到了,都白了脸色啊,“阿醒兄弟,我真的不是那个意思,没有看不起你的意思。”

    孟醒笑了,“你误会了,我很愿意给你的儿子取名,不知道你希望他的名字有什么寓意。”

    大常因为自己的误会脸都红了,心里更加确定,自家狗子的名字能让孟醒起,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俺们想让他以后读书,光宗耀祖。”

    “行,那十五我赶集的时候告诉你,可以吗?”孟醒答道。

    大常高兴得不得了,十五不十五的,孟醒答应了,愉快的和孟醒告别,往回走。

    孟醒关上门心里还想到到,古代人真淳朴。

    第五章在线阅读

    第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