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锦唐女医 作者:珠灯

    分卷阅读38

    层高木质结构的小楼,伫立在空旷的城关内,显得格外肃穆。

    周子瑜跳下马,把缰绳甩给马童,自己快步踏上讲武堂的台阶,早有卫兵替他通传了,他一路大踏步而入。

    罗庆已经在此等了一会儿了,见到周子瑜,急忙上来替他将铠甲解了卸下,放在一边。

    周子瑜搓了搓双手,抱拳向李靖行礼:“李大人!”

    李靖背着双手,笑着招呼:“周将军,快来烤烤火,暖一暖。”

    周子瑜坐到火盆边,听着屋外的尖利的风声:“李大人,这场大雪,只怕能下三尺厚。”

    李靖敏锐的察觉到周子瑜的动作变得自然而轻松:“周将军,伤势无碍了?”

    周子瑜笑道:“家父让罗庆带了潭州府的土产过来。只要闻到那些味道,我立即就有精神了。”

    既然李靖已经见过了罗庆,还不如主动提起这个话题。

    李靖哈哈大笑,他一直都很欣赏周子瑜。

    两人同为武将,学的兵法大同小异,若是志同道合,本应是最佳搭档。

    按照李靖的想法,只要互相理解,相互欣赏,就应该士为知己者死,而不应拘泥于出身和过去,无妄的猜忌。

    趁着秦王不在,他要跟周子瑜好好聊一聊兵法。

    世人只以为武将无情,却不知武将恰恰最重情。

    兵法第一条,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许多文人只道知己是知音知心,却不明白知己的最高境界是不谋而合。

    自从秦王把周子瑜派给他做副手,李靖发现,他常常与周子瑜在战略方面,不谋而合。

    小年夜一战,周子瑜初试身手,给李靖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他最想拉拢的就是周子瑜。

    甚至乎,他还动了歪脑筋,想把舅父的孙女韩明珠,找个媒人说给周子瑜。

    只是还没等他想好怎么说起这个事,吏部侍郎刘大人就托了他做媒人,向周子瑜提亲。

    李靖还没做过媒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开口。

    更何况,他还想着周子瑜当他的侄女婿呢。

    好在周子瑜说起已经定亲的事,替他解了围,也给他堵上了一道门。

    李靖从小学文,学的是儒家理念。

    周子瑜从小学文,接触的是道家思想。

    就这样,李靖和周子瑜在温暖如春的讲武堂,各持己见,大谈特谈兵法。外面的雪下了多久,他们就聊了多久。

    入夜,兴奋了一整天的周子瑜,回到自己的房间,罗怀端来热汤热水:“将军,罗庆临走前叮嘱我,入睡前给您上药膏,提醒您吃药。一天要两次呢,今天少了一次。”

    周子瑜这才感觉到自己的疲劳,一抬胳膊,肩膀又开始钻心的疼。

    周子瑜掏出蓝色瓷瓶,倒出一粒药丸,含在舌底,晃了晃瓶子,听着声音很空,就把余下的药丸倒出来,居然只有四粒。

    周子瑜在心里一算,锦儿只给他预备了三天的药。

    三天后,是罗庆再来送药?

    还是说,他的伤三天就能痊愈?

    第三十八章 有所思

    周子瑜盘腿坐在床上,罗怀给他上了药膏,退了出去。

    外面天寒地冻的,屋子里也好不到哪儿去。

    士兵们几十个人挤在大通炕上,还能有点热乎气。

    周子瑜习惯独居,他的贴身侍卫,都是在外间另辟休息处。

    涂在肩胛处的药膏,火辣辣的,药性已经开始发作。

    一股暖流缓缓地渗入到骨缝里,似乎填补了所有痛楚造成的缺失。

    肩膀处的疼痛在暖流中仿佛形成了一股力量,周子瑜调匀了呼吸,将这股暖流顺着身体的任督二脉的走向流转。

    他能感觉到,让他彻夜难眠的疼痛,转化成了让人感到欣喜的痛。

    这种感受,他在终南山跟这师父元玄道人习武,第一次突破自己体能极限的时候,就有过。

    周子瑜特别迷恋这种充满力量,越痛越是毫不畏惧的感觉。

    蓝瓶子里的药丸用完了,肩膀果然不再痛,而是开始有了那种暖暖的痒痒的感觉。

    他知道就是伤口完全愈合的信号。

    周子瑜欣喜若狂,他迫不及待的想告诉锦儿。

    想着父亲特意为他去求药,想到锦儿特意为他制药,周子瑜的心,充满了感激。

    他只能等夏天换防的时候,才能回到长安城,才有机会了。

    周正义在家等了几天,长子那边没有传来任何消息。

    好在周正义也带过兵,知道李靖治军严明,尤其是潼关这种军事要塞,军营不得随意进出,更加不能随意传递消息。

    若是长子有什么不对劲,周正义相信秦王还是会派人知会一声的。

    但是,周正义更相信锦儿的医术。

    他也说不清为什么那么笃定的相信,或许是锦儿的表情过于淡定,仿佛她治的只是小伤,根本无需在意。

    使得周正义越发想着要亲自去杏林馆一趟。

    恰好马庆丰过来了。

    马庆丰的品阶比周正义低了好几级,平时若是要求见周正义,十分不易。

    经过两次相聚,两人渐渐发展为无话不谈,竟然颇有惺惺惜惺惺之意。

    周正义在教马庆丰怎样用袖箭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提到马庆丰的手指,是否需要去杏林馆找锦儿再看看。

    马庆丰吱吱唔唔了半天,才说年还没过完,吃药看病都是不吉利的。

    周正义从来不相信不出正月不看病的说法:

    “谁说去杏林馆是找锦儿看伤换药的?明明就是去吃饭的嘛!”

    武将嘛,要做一件事,多的是理由!

    马庆丰眨巴眨巴小眼睛,一脸的笑:“也是啊,那下官就陪马大人去杏林馆走一遭,嘿嘿!”

    章锦婳并不像周正义以为的那么淡定。

    从罗庆拿走药膏那天起,每天都在等消息。

    张婶重新给她仔细的分析,一一衡量女子抛头露面做药馆的利弊。

    相对来说,以章锦婳的身份和年纪,以及背景,即便医术高明,手握神药,做药馆的风险还是一样的大,只怕会更大。

    分卷阅读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