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3

      九重娇 作者:斑之

    分卷阅读453

    才能平庸也什么大志向的国舅。

    但人有脸,树有皮。约莫是想着将来外甥大了,说起外家说起舅舅都不好意思提的场景叫两个国舅难受吧。

    娇娇体谅他,从来是不肯叫他有半点为难之处的。想必就是姑姑来说,娇娇也冷起脸说了她一顿。

    其实大可不必,刘彻对两个国舅的将来也早有安排。

    娇娇大哥可为太常,掌宗庙事。二哥可为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务。

    虽说还是远离权利中心的闲职,但却都是九卿,清贵无比,太常更是九卿之首。

    何况叫太子的舅舅们和宗室们打好交道,将来对太子也只有好处。

    刘彻耐心仔细地描出襦裙上的最后一朵云彩后,终于搁笔仰起头来。

    他轻轻走到阿娇身边坐下,刚想开口叫她不要烦心。阿娇已经仰起头,只作若无其事随口一提的样子开口道:“太后这阵病了,你怎么也不去看看?”

    刘彻楞了一下,他还以为娇娇是为娘家哥哥操心,没想到却是为了母后。

    又忍不住笑了,娇娇可真是笨到连装漫不经心都不会。

    笑过之后就是气了。

    时间委实是治愈伤口的最佳良药,他如今面对母后时已然平缓了许多,母子俩也时常有说有笑。

    但一旦火气激起往事那些不堪的回忆时,刘彻就没法继续当没事人。

    他怎么能真的当做没有发生过?他的母后要毒死他的长子,这叫他怎么当做没有发生过?

    尤其是他的生母——理应最了解最支持他的人竟然能说出汉匈之战不必要这样叫他心凉的话来,就是阿娇来说情,刘彻还是不肯就这么算了。

    “若是这样打仗没必要的言论传到前线去,带兵大将会犹疑,会怀疑朕这个天子是不是也这么想的,会担心来日汉匈重启和亲的时候他是不是就会遭殃。

    主将没有死战之心,下面有什么样就学什么样。军心一散,朕从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笑话!

    更严重的是对民心的动摇,是他们支撑着泱泱大汉的根基。

    但一旦他们发现朕也同那些贵人们视他们的性命为草芥,发现朕并不能庇佑汉家子明,发现朕根本不在乎大汉的江山。

    他们的心就会一点点地凉了,一天两天可能没事,但时间长了那是要出大事的!

    朕想向天下万民昭示出朕能庇佑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的决心,就不能只停留在说,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做出来,让天下人都真真切切地看到!”斑之说感谢草木本心的两张宝贵月票!!!

    ☆、第三百七十九章 和好

    殿中静的能听见博山炉氤氲而起的水雾声,西北角的窗子似乎还开着。

    忽而有一阵含满了凉意的风肆虐进来,卷的廊下挂着的风铃清脆声起,余音萦绕在空中许久不散。

    风一路卷进来,卷动着垂下的重重宫幔轻轻荡漾着。

    这股风到了帝后跟前已经是消弭的差不多了,只有微微一点凉意透到身上。

    “祖母在时,曾对朕说为政少言。朕这些年走过来,想起这四个字都觉得是精辟至极的智慧之语。多说无益,结果是最有力的的说服。既然少言,就得多做。那既然朕都少言了,那这多做的路上,朕不希望听见一点能影响天下舆论的话来!”

    刘彻的声音也像这风声般,淡淡轻轻的。

    可听在阿娇耳里却只如黄钟大吕般震荡的她久久无言,她有些感慨还有些想哭。

    她知道刘彻和太后置气更多的是给外人看,是警醒那些还犹自指责着他的人。

    但却没想到他能从太后的一句话发散到军国大事上,她还不得不承认他说服了她。

    许多祸根,都是当初一早就埋下,却不知未雨绸缪以致发现时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他能有这份缜密的心思,叫阿娇不免叹一句难怪他能慑服天下英豪。

    但转瞬想到刘彻自几岁起就是过的这种泡在心眼里的生活,她又忍不住心疼。

    阿彘是多大就失去孩子的纯真呢?

    她记得特别清楚,七国之乱时才三岁的刘彻就奶声奶气却一脸严肃地告诉她“我如果是父皇,也一定削蕃”。

    而如今他已经做到了,推恩令已下,从前那些动辄威胁朝廷的大诸侯国已经在消融。

    阿娇禁不住伸出双手去覆盖上刘彻那双说到激动处微微发颤的手,他的手冰极了。阿娇一摸他,他立马就躲开笑着说他的手冷,阿娇却并不肯依,坚持要同他十指交缠。

    刘彻被她闹的没法子,只得依她。嘴里犹在笑她跟元暶一样也爱撒娇,但眼里却不知何时起了雾。

    娇娇就是他生命中最亮的光,驱散了他心底许多阴暗偏激和狠毒。

    *****

    刘彻怎么都不肯去,还说了一堆叫阿娇都挑不出毛病的光明正大的道理来。

    她不得不承认,为君者要考虑要计较的东西太多。

    既然刘彻要用王太后给长安城中那些反对他的声音长个记性,以后就是谁想跳出来说兴兵的种种坏处。都得先掂量下他的分量是不是比王太后还重,不然就洗干净脖子,等着给天子做下一个杀鸡儆猴的榜样。

    平阳也不知从哪听说了阿娇说情都被拂了的事,立时就有些释然:原来阿彘也不是宠阿娇到无法无天的地步。

    先前被阿娇拒绝的羞怒也烟消云散,她以为阿娇就是估摸着刘彻不会同意才推脱的。

    这么想来,平阳倒又有些过意不去,觉得自己为难了阿娇。

    先是往温室殿中以送侄女侄子的名义送了些精巧玩具来,待挨了一天便言笑晏晏地上门来了。

    在自以为发现阿娇对王太后态度松动了之后,平阳便越来越多地说起王太后的事。

    从她嘴里,阿娇知道王太后王太后的病越来越重。也无心进膳,连药碗都砸了好几回。

    平阳就忍不住和阿娇抱怨道:“彘儿也真是,和母后怄气这么多天也该消气了。时日长了将来史书上写起来可不好看,那些史官惯会春秋笔法。他就是不在乎自己的名声,母后也熬不住——也真是老小孩老小孩——”

    阿娇不免看了平阳一眼,她知道这个大姑子有些小聪明,但却没想到平阳还能有见事如此分明的时候。

    的确,过犹不及。

    时日长了,也是不像话。

    刘彻要背上凉薄不孝的名声,王太后也得被说眼界狭隘上不了台面。

    但母子俩这回一个要立威,一个被伤了脸面恼怒,正是气头上都顾不上那么多。

    便是又挨了几天王太后语气软了下来,借着和平阳叹息的机会往温室殿传递求和的意愿。

    “前次是我说话没经心,说错了。但彘儿怎么就不肯来看看他的老母?还能看多

    分卷阅读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