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6

      盛世皇商 作者:涓石

    分卷阅读526

    地方用彩色锦缎当作底,三分之二的地方用尼龙纱当腰身……”

    “呜哇,这个香囊好像一个小麻袋。!”鬟儿又忘乎所以了。

    “对了,这个就叫麻袋包。里面的香料就不能用干花了,必须是香草或者薰衣草,水儿妹妹你把这两种填充物发给每位教习嬷嬷一包。这种香包如果装干花,外表看起来支楞八翘的,就不好看了。”

    “主子,该送奶了。”鱼儿提醒云儿。云儿说:“对不住各位啊,我得给孩子送饭去了,你们开始练习麻袋包,鱼儿水儿你们给大家发布料和辅助材料。”

    等云儿送奶回来的时候,各位教习嬷嬷每个人都做出来两三个麻袋包了。麻袋包都是木箱里拿出来的带彩色花纹的锦缎料头,真是花样多多、富丽堂皇。

    郑嬷嬷把自己做的拿给云儿看:“云主子,您看奴婢做的可以吗?”

    “可以、可以,完全合格,都拿过来我看看。”逐个看过之后很满意,这几位教习嬷嬷在前后两院的针线都是数得着的。别说烧卖包,什么样的香囊都能做,就是创作能力差了点,总是亦步亦趋地模仿别人的老样子。云儿就是要把她们培养成有**创意的工艺品大师。看看烧卖包过关,云儿开始讲另一种麻袋包。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很像装鼓了的小麻袋。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林黛玉给贾宝玉做的那个香囊就属于麻袋包一类。那个只能说是小巧,并不能称为精致。云儿教给大家的麻袋包是要挂里子的,雪白的的确良做里子,在口袋嘴处翻过来,里面雪白的,显得非常干净。外面是富丽堂皇的织锦缎为面料,最精神的地方是香包的脊背上镶了一道非常显眼的明黄色编织绳当牙子,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口袋嘴的地方缝上两朵卷出来的小花,立刻就给麻袋包增添了三分云彩。再给麻袋包按上带了如意结的拎绳,就更加俏皮起来。比林黛玉的那个精致多了,这个不是说古代女人手不巧,是她没有异域的那些附属材料,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意思。

    教习嬷嬷们根据云儿发放的材料又开始了烧卖包和麻袋包的实践。一个个的相当认真,穿针引线地做。爱胡说八道的鬟儿也兴致勃勃地做着不和别人说话了。

    云儿并没有讲得多详细,就是说了怎样别把明黄色的编织绳缝歪了,小花缝在什么位置最好,大家都是精通针线的,点拨一下就明白。

    各位做出来的麻袋包都合格以后就教给她们做鲤鱼包。鲤鱼包必须缀有流苏,那种由浅色到深色过度的现成流苏造价很贵,当练习用有点不合算。云儿就教给大家自己做流苏,已经拿回来一些流苏线、金线等,云儿点拨大家怎么做才显得厚重、均匀、整齐、不歪脑袋。鲤鱼包的鲤鱼布料是厂家印染好的原材料,不用绣鱼头、鱼鳞的,就是两片缝合在一起,翻过来,装上适量的香草,缝上拎绳、缀上彩珠、流苏就成了。

    鲤鱼包的布料是印染好的鲤鱼主体,并不是在布料上印出一个鲤鱼外形就完了,身上的鱼鳞都是金边的,眼睛也是蓝白相间,很有立体感。两片印现成的鲤鱼图形背对背地缝合在一起,里面装上填充物,然后缀上拎绳、如意结、彩珠和流苏就可以了。看着好像很复杂,其实非常简单。

    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学会了做三种香囊、一个卷花和自制流苏的方法。成绩还是大大滴。

    临下课的时候,云儿让鱼儿水儿给在座的每个人发十个烧卖包、十个麻袋包、十个鲤鱼包、二十个卷花、二十个流苏的制作材料,让她们回去当功课来做,后天下午再上课。

    ☆、第三百零九章 培训教习三

    嫉恶如仇的郑嬷嬷一进福晋的房间就把鬟儿的大不敬告到福晋面前,福晋把手里的茶盏往桌子上重重地一墩:“鬟儿,我是怎么嘱咐你的!”

    鬟儿知道,这顿训斥又免不了了。赶紧跪了下来:“福晋,奴婢知错了,再也不敢胡说了!”

    “我问你,在云主子教给你做烧卖包之前的二十几年里,你可曾做出来过一个烧卖包?你说狗戴窝头都能做出来,那你不是还不如狗了?和你说过多少次,说话之前先想想,这话伤人不伤人?云主子比你还小两岁,但是人家的涵养你过二十年也赶不上的!云主子训斥你了吗?没有,和你生气发火了吗?也没有。人家把狗牵来了,让你亲眼看看狗会不会做烧卖包?你不觉得自己的脸上发热吗?你知道王爷为什么看上她的?就是因为她有内涵!不像你,脑袋里是空的!我也不和你废话,给我到外间屋站着去,面壁自省!”

    福晋说话也够犀利的,她是真生鬟儿的气,记吃不记打。福晋不是怕云儿,是听了王爷对云儿一年以来的表现敬重她。也是为了让王爷省心,不想自己身边的人惹起事端。偏偏这个鬟儿不给她做脸,三番五次地向云儿挑衅。如果云儿认为鬟儿所做的都是福晋指使的,福晋便没有一句辩解的话好讲!如果云儿打鬟儿几个嘴巴,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毕竟自己就很没面子。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但是云儿真打了鬟儿,福晋就不能偏向一句,是鬟儿有错在先,云儿是主子,惩罚奴婢也是情理中的。可以说,云儿很给福晋面子,鬟儿说话那么伤人,人家都没说个“不”字。

    福晋很吃惊云儿在一年的时间里竟然有如此大的变化,简直不像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子了。不是说云儿多有心机,多能吸引王爷,是云儿的心胸变大了。

    云儿给八位教习嬷嬷发的材料就是定额发放的,并没有要求她们必须在多长的时间里完成,就是给她们一个熟悉的过程。异域的人爱说由量变到质变,做多了,就熟练了,印象也加深了,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鲜。业余时间慢慢就做出来了。

    接下来的一课,是云儿教给八位教习嬷嬷怎样做粽子包、心形包和蝴蝶包,还有前些日子琢磨出来的小花的花环。木耳边的花环还不能教,因为需要缝纫机。

    尤其是那个蝴蝶包,真是别开生面。大清的女人没有几个不会做针线的,尤其是做衣服,衣服上的纽扣都是自己打的纽扣结。就是没人想到这种纽扣结不光是可以当成纽扣缝在衣服上,还可以当成艺术品。

    云儿当场示范了一个蝴蝶包。先是用一块单色锦缎剪成一个蝴蝶的轮廓,缝合以后在蝴蝶的肚子里穿了一个贯通上下的拎绳。蝴蝶上面缝了一个买现成的小如意结,蝴蝶的身上绣了简单的花纹,在靠近蝴蝶翅膀的边缘镶嵌了十几颗红色的小珠子。下面的编织绳留出来四股,每一股穿上了四个纽扣结,土话叫“蒜疙瘩”,很像一个个的小蒜头。四串不同颜色的蒜头,悠悠荡荡的非常好看!大清有几个女人不会打“蒜

    分卷阅读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