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1

      盛世皇商 作者:涓石

    分卷阅读571

    南处,这里离那条小河很近,河水就是冬天里的取冰之处。这里地下水位较低、渗水良好都是建造冰窖的有利条件。由于王爷的资金雄厚,马平设计的冰窖全部采用石块砌墙,双层的石块中间填充稻壳之类的材料保温。从窖内边柱往里缩进五尺挖一个宽一丈、深两丈的长方形地沟,沟底用石块垒成平面,同时还挖有一条排水沟通向窖外的渗水井,以便冰融化之后能够及时排水。窖顶用砖砌拱,并覆盖秸草等隔热材料。窖的两端开设拱形窖门,便于装冰。门外设缓冲间,以防热气直接侵入。王爷对马平的冰窖设计图给予充分的肯定,补充了窖门水泥抹面等处大清没有的建筑材料的使用。这个冰窖外表并不华丽,也没有任何的装饰。冰窖就是装冰的,不需要和工部的冰窖那样还用琉璃瓦当装饰,别给自己添麻烦招来一个逾制的罪名。

    按照这个设计图就正式开工了。马平是冰窖的第一负责人,王爷是总指挥,田亮是技术监督。施工人员都是府上的亲兵,轮流挖土方、砌石壁。桌子们又发挥了应有的立体梯子作用。王爷最担心的是这个期间下大雨。一个是下雨就不好施工了。挖出来的坑被雨水灌满就会增加施工的难度,起码是挖土方变成挖粘泥;再一个是下雨就可能地下水位上涨。

    王爷和田亮在十二号府库里找到了红蓝彩条的大苫布,在要挖土方的地方四周架起钢筋架子,上面蒙上苫布,土坑边上整齐地摞着装满土的编织袋,一个是以防突如其来的大雨将雨水灌进地坑。一个是给挖土方的亲兵遮阳,另外,还把几根短圆木固定在坑边的木架上,圆木上缠绕绳索,索的一端固定在圆木上,另一端悬吊土篮,转动圆木就可以把土提上来。王爷和田亮琢磨出来绳索两端都可以悬吊土篮,一筐土提上去,另一个土篮往下降落。这个是辘轳式滑轮。只要绳子缠绕得当,就可以使辘轳不停的工作。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把坑里的土吊上来。如果地坑很深,挖土方的人上不来,也会按上滑轮给吊上来的。这个辘轳不是王爷、田亮发明的,公元前十一世纪,也就是商末周初就已经发明使用了。周武王时代,有人以辘轳架索桥穿越沟堑的记载。唐朝有一种叫座“机汲“的提水器械,就是把辘轳和架空索道联合并用,以便把山下流水提上山顶。这个方法用来浇地非常省力。虽然老祖宗发明的这个科技产品很好,但是平时大家还是用原始的笨方法。别的府上有建筑施工的事情,没听说谁利用滑轮了。而且,瑞王府的滑轮是来自两百多年后。

    马平这方面是内行,他说挖坑的人太少了。王爷就增加了十几名亲兵来挖土方。反正这个冰窖今年也使用不上了,到冬天的时候怎么也能竣工装冰。挖土方的人太多还不行,亲兵还要站岗、还有巡逻的任务。

    王爷挖了第一锹土,冰窖的地基工程就开始了。抽调出来的亲兵、侍卫们轮番作业,十米深的地坑不是三天两天就能挖好的。那就尽力而为吧。但是一定要抢在汛期之前就把地面的石块垒严。然后两边、中间都砌了石柱,窖顶是人字形起脊双坡形,非常坚固,杜绝了一切垮塌的可能。

    至于以后的采集冰块可以有很多渠道:皇上从紫禁城的冰窖运给,各皇室宗亲的捐集,冬天河里的冰,有硝石冻成的冰。还有秘密武器冰柜制冰。

    王爷的冰窖正在如火如荼地建造着。有马平这个皇上的陵寝都能设计的专家督导,进展很快。这个冰窖的空间很大,如果装满了冰块,完全可以把一年的冷饮用冰问题解决了。

    冰窖和地宫有相象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功用不同。地宫是装死人的,不能透空气,冰窖是专门制冷的,不透空气还不行,外面的人进来,里面没有空气不就糟了?

    王爷的这个冰窖从外面看一点都不显眼,但是里面却是很洪大,王爷打算,如果装冰块用不了这么大的地方,储存蔬菜也好啊。还有从异域买来的白糖、糖果都是怕热的东西,碘盐装在冰窖里也会延缓板结的时间。

    马平是第一次看见水泥这种建筑材料,向王爷请教。王爷告诉他水泥的特点就是抹墙抹地干了之后会变得非常坚硬。

    “那您做做好事,在咱们大清建立一个制造水泥的工场或者是……”

    “不行!生产水泥的过程是很复杂的,人家异域有生产水泥的大型设备,有电力还有技术过硬的工程技术人员。是个大学问和大价钱的投入。就算是设备、原料、人员都有了,没有电力等于零。”

    “让皇上出钱买电。”

    “呵呵呵,你这大清的科技人员怎么净说外行话?你当电是一堆煤炭?那是高端技术,是抓不着、摸不到的东西,就象天上的闪电,你能抓住吗?敢抓吗?不学个二三十年是没有能力掌握的。而且造水泥会污染环境,咱们就是小打小闹的利用一下。”

    马平这才没话了。在“养生”的几天里,马平亲自领略了王爷说的水泥特点,确实是那样,干了以后硬的和石头也差不多了。这样才能结实、稳固。在四壁、地面、立柱彻底干透以后,由马平监督,给冰窖上盖。

    对冰窖这样一个并不复杂的建筑,马平还是很有把握的。所以冰窖的建造在马平的监督下进展速度很快也很顺利。

    马平知道,王爷除了有自己这个冰窖工地,还有一个暖棚工地在施工。非常感兴趣,找了一个机会到暖棚工地来了。

    感觉是暖棚工地比冰窖的进度早了一些,亲兵们正在挖好的地基上搭地炕。

    王爷在异域买了五个暖棚的框架,一个用来育秧,一个培养盆栽花卉,一个养金鱼,一个种植反季蔬菜,还有一个种植南方蔬菜。

    在异域,王爷一直和农业专家钟先生学习农业方面的各种技术。临近回来之前,钟先生给王爷设计了一个专门育秧用的钢管装配结构的地热式暖棚。

    王爷买回来的建棚材料在异域也是高档次的了。表面看很简单,就是一个玻璃房子。根据钟先生的图纸,要事先挖地坑,建造地下热网。这个热网就和农村的砖炕是一个道理,形成一个既通风又散热的地下热面。王爷的暖棚是根据异域全国各地几年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棚长一百米,棚宽十米,棚高三米,面向正南、东西方位,全天见光最多。

    王爷的第一个建造的暖棚是专门用来育秧的,新年前的腊月里就可以下种,到了二三月天气变暖,秧苗就已经长得很高了,那个时候移栽到大地里不是比在大地现播种要提前几个月收获吗?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有新鲜蔬菜上市,那个价格是可以成倍提高的。

    这是一个大型的、全日光照射的玻璃暖棚,方形无缝钢管的框架,螺丝钉连接。玻璃是镶嵌在钢

    分卷阅读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