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4

      庶女贵娇 作者:槐秋

    分卷阅读414

    世子,那我们便去后面的屋子先。”

    赵凤曜点点头,跟上三娘的脚步,往后面的屋子走去。

    屋门微微打开,三娘和赵凤曜踏步而进,守着屋子的侍卫便将门关上。

    屋中有些暗,走进屋中,三娘径直走到一个书架前,轻轻扭动上面的机关。旁边的墙应声而开。石墙打开,后面是阶梯,阶梯之下,是一条长长的甬道。

    三娘走在前面,赵凤曜跟在后面。两人进去,将墙门关上。甬道两边高悬着夜明珠。每五步便置放了一个。珠光照亮了整个甬道。

    没多大一会儿,便到了一个石室,守门的侍卫见到来人,让开位置,三娘先一步走了进去。

    石室里头坐着几个人,见到三娘跟赵凤曜进来,纷纷起身行礼:“老臣见过郡公爷。”

    若说世子,这屋中几人按辈分跟官职都是不用跟赵凤曜行礼的。

    赵凤曜径直走到屋中最上面的空位上坐好,冲着打众人摆摆手:“大人们都请坐。”

    闻言,众人皆落座。

    赵凤曜坐在最上面,目光扫过下面众人。

    大理寺寺卿郑田叔、都察院御史中丞刘文良、刑部尚书姜国子、吏部尚书萧统。

    还有兵部尚书,何文靖。

    扫过,赵凤曜的目光落在何文靖身上,开口道:“恭贺何大人任命兵部尚书。”

    何文靖站起身,冲着赵凤曜一揖:“得靠郡公爷提擢。”

    赵凤曜也不虚礼,看着何文靖点点头:“何大人坐下吧。”说着,目光扫过屋中众人:“今日召集几位大人前来,是有要事商议。”

    说着,赵凤曜顿了顿。再次看向屋中的众人。众人都正襟危坐,一脸肃然的看着他。

    “第一件事,是我父王病殁了。”赵凤曜看着众人,缓缓说道。

    朝中所谋布局,这些日子他常有跟几位大人商讨谋划。但是从接到此事后,便未曾告知几位大人。也并不是刻意隐瞒,而是此事说出来对于朝局谋划也于事无补,还平添个人心中的恐慌。而选在此时说,一是兵部尚书已定;二s再隔不久噩耗就会传入京城。

    下面坐着的几位大人一阵哑然,惊诧之后,便是姜国子先开了口。他看着赵凤曜,皱着眉头:“这是何时的事?”

    “正月辛丑日便到了。”赵凤曜也不想隐瞒,如实回道。

    底下一众吸气声。

    “那般早就去了吗?”郑田叔也着实惊骇道了。

    “天哪,京城竟然一丁点儿消息都没有收到。”都察院御史中丞刘文良不可置信的摇摇头。

    “是啊,这也瞒得太好了。这半年来我都从没有听到一丝风吹草动。”萧统也跟着叹了一声。

    赵凤曜看着下面惊诧不已的众人,接道:“这是父皇的意思。秘不发丧,待将军们凯旋回朝再传讣闻。一是为了不动摇军心,二是,”说着,赵凤曜顿了顿,又道:“为了我们在京城能顺利。”

    姜国子听了点点头:“王爷大义,临行都还心系大局,只是,难为他了。”说着,姜国子叹了一声。怀荣王最后无声无息的死在了缠绵多年的吧病榻上。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也曾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啊。

    姜国子想至此,又叹着气惋惜的摇了摇头。

    赵凤曜多看了他一眼,很快收回目光。

    “那何时讣告会传入京城?”问话的人是吏部尚书萧统。他脸色严肃沉稳。

    “流光将军凯旋的消息传来时就会送往京城。”赵凤曜看着萧统回道。

    闻言,下面的几位大臣不解的互相看了看。刘文良转头看向赵凤曜:“流光将军不是不知所踪了吗?”

    赵凤曜摇摇头:“流光将军其实是暗中追着西齐的残兵一路往西齐边塞去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那也有九尺八寸吧!”刘文良想也不想便接道。不然太难让人相信了。

    赵凤曜看着刘文良,又偏过头看了一旁的陈三娘:“其实比三娘还要矮一点点。”

    他看她最后一眼比三娘还矮一些。不知如今长高了未曾。

    一旁坐着从未开过口的三娘闻言,麻利的站起身,迎着众大人的目光,好不羞躁的转了个圈儿,又坐了下去。

    不曾想,主子都这么高了呢。三娘想至此,眼神有些恍惚回忆之色。

    坐着的众大人见此,纷纷转头对视,看着对方眼中不可置信的神色,方才放心,原来不是只有自己不可思议。

    “这个流光将军,真是让人惊叹。”姜国子首先开口叹了一声,目光扫过陈三娘:“如此看来,便真是普通的女子一般了。没有九尺九寸,也没有三头六臂。”说着,姜国子又忍住赞叹一声。他们之前便听过世子说起过流光,也说过流光是他的人。但他们都未曾多言一句。故而京中有说书人在绘声绘色的大讲时,也就忍不住多听了两句。

    如今多言一问,却是真的把人给惊讶到了。

    “大概就是作战经验丰富罢。想来年纪也不小,却是能递过身强力壮的西齐大将。着实不容易。”姜国子赞叹着,又随口说了一句。

    赵凤曜一愣,看着姜国子不解的道:“谁告诉大人她年纪不小的?”

    “哦,不是吗?”姜国子看着赵凤曜眨了眨眼经:“难道,难道……是个耄耋老者?”姜国子问的依旧不可思议,而后看着不言语的赵凤曜慢慢睁大了眼睛。

    不是吧,难道自个儿猜对了?

    今天还有什么能再让他惊叹?大概是没有了。

    赵凤曜吐了口气,摇摇头:“不是的,她才十六,不过碧玉年纪而已。”

    众人肃言相对,一时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才十六……才十六就能战马挥缰,驰骋沙场;才十六就能行兵布阵,运筹帷幄;才十六就能仗剑斩敌,大杀四方……

    他们自个儿家的孙女也是才十六呢。还再为一朵珠花或是一碗沙冰闹到祖母面前,哭哭啼啼。

    都是十六,他们还能说什么。

    “这流光将军也着实让人匪夷所思了些。”郑少卿听着,长叹一口气。这样的女子,生而为国。

    “说起来,郑少卿也是识得她的。”赵凤曜看着郑少卿,轻缓的补充道。这事儿迟早要说,否则对于卓家的定位

    分卷阅读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