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9

      农家内掌柜 作者:秋味

    分卷阅读199

    不是怕麻烦,而是不想惹麻烦。

    “怎么样?金枝和孩子们,奶够吃吗?”年菊瑛问道,接着又道,“等你哥和嫂子考试完,我在去看你们。”

    “孩子乖着呢?比您走的时候好像又胖了。金枝也好着呢?”华松年提起新出生的儿子高兴道。

    “走的时候再给金枝他们再带些东西,好好的补补。”年菊瑛下炕道,鸡蛋、白面、野味又装满了篓子。

    两天后,就到了体检的日子,一大早,吃完早饭,华珺瑶穿戴整齐,跨上军绿包里面装着体检表,就溜达着去了区武装部。

    华珺瑶到的时候不早不晚,已经有女孩子站在了大院里,冬日的早晨还是很冷的。

    华珺瑶由于是一路走着过来的,所以浑身暖和的很。满院子人不多,都站在避风处。

    “你怎么来体检了,不是听说你考大学吗?”其中一个女生问道。

    “上学的时候,就没好好上过课,只有两个月的复习时间,哪儿够!所以我就来报名参军了,比起考大学,这条路更好走。”

    此话一出,引起大家的共鸣,以往是挤破了头,托关系,找门路的都要当兵。今年恢复高考,一下子有了不用托人情的出路,都在家苦读,等着考大学。

    也只有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只好来当兵了。

    “同志,你为什么来参军啊?”不等华珺瑶回答,她又自说自话了起来,“我是我们公社唯一一个来当兵的,以前俺都争不上,这一次都去抢着考大学了,所以就便宜我了。对了我是红旗公社的,我叫陈新春。”一脸笑容地看着华珺瑶道。

    华珺瑶抬眼看着眼前的女孩子,穿的厚厚的棉衣,裹得鼓鼓囊囊的,戴着雷锋帽露出冻的通红的圆圆的脸蛋儿,一双眼睛笑成了月牙。

    难怪找她说话了,其他女生穿的明显是城里人的装扮,只有华珺瑶也戴着雷锋帽,穿着灰扑扑的棉袄,棉裤。

    “我……”华珺瑶还没回答问题,部队领导就出来了,她指了指前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部队领导出来指挥大家排队站好了。又要求大家安静的等着叫号进去。大家安静的排队,耐心的等待。

    拿着体检表,挨个门的检查,血压,身高,体重,视力……然后进到最后一个屋检查,屋里热乎乎的,窗户都拉上了厚厚的窗帘。

    给她们负责检查的,都是年龄较大的女性医务工作者,所以华珺瑶听到让把她们脱衣服,有个一女孩子大胆的问道,“大夫,全脱吗?”

    “全脱!”

    “啊?”和华珺瑶一起进来的女孩子,尴尬地捂着****道,“大夫,我们去澡堂子好不好。”

    “吵什么?这屋里够热,冻不着你们,大家都是女人怕什么?快点儿,别啰嗦了。”大夫立马说道。

    “东风吹,战鼓擂,扭捏什么啊?不就脱两件衣服吗?赶紧脱!早检查完毕,早穿上衣服。”其中一个姑娘阔利道。

    华珺瑶并没感到特别的尴尬,她什么没见过,于是利落的脱衣。

    查查身上是否有疤痕,用目光上下搜索你的身体,问一些简单的问题。

    不过现在的女孩子脸皮薄,有的跟要哭了的样子。

    一出来,陈新春看见华珺瑶就笑着问道,“看你的样子,挺好的。不向城里的娇小姐,扭扭捏捏的,不就是脱衣服吗?夏天在河里洗澡,跟脱光了也差不多吗?”

    她自来熟道,“我们将来有可能是战友,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

    “我是梨树沟的华珺瑶。”

    “啊?”陈新春张大嘴巴,指着她道,“你……你……”(未完待续。)

    第214章 你太逊了

    华珺瑶人已经离开了,陈新春这才合上了嘴巴,嘴里嘀咕道,“跟大家说的好像不一样,不过她长的可真是俊啊!”

    “你认识她?”旁边有个女生问道。

    “不认识?”陈新春摇头道。

    “可看你吃惊的样子,好像认识。”她说道。

    “因为她……”陈新春迟疑了一下道,“她长得俊吗?我还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

    “这就叫好看啊?我看着很普通吗?”女生很不服气道,一个乡下妞,长的比城里人还白,穿的灰扑扑的,却分外的好看,真是让人看的心情不爽。

    华珺瑶这算是内定的,所以她根本不担心当不当的上兵,两天后,就拿到了入伍通知书。

    雷大胆拿着华珺瑶的入伍通知书,在看看坐在他对面的华老实道,“大兄弟,你家瑶瑶打算参军。”

    “你咋知道的。”华老实惊讶道,一拍额头道,“通知书到你手里了。”

    “嗯!等等,这不是说好了考大学吗?你怎么让好好的女儿家家的去参军啊?”

    “女儿就不能参军了。”华老实没好气地说道,压低声音道,“这件事你可别声张啊!万一被你儿子知道可就麻烦了。”

    雷大胆赶紧捂着自己的嘴,把入伍通知书塞进信封里给了华老实。

    脸上有些动容地看着华老实,“大兄弟,你说这天大的人情我怎么还。”

    “队长,说什么呢?我家瑶瑶当兵和你们有什么关系?”华老实摇头轻笑道,“老哥,不要多想了。让孩子们好好的准备一个星期后的高考。”说着揣上信封就回了家。

    雷大胆深吸一口气,把眼中的雾气憋了回去,“这人老了,真是容易感动……”

    这年的12月的冬天,全国共有57o万人走进了考场,而录取名额仅为万个,录取比例为29:1,而9o年代初就达了3.5:1,其竞争激烈程度可谓是历史之最。

    因为刚恢复高考,全国各地考试时间不统一,甚至同一个省不同市考试时间都不一样。

    考生从66届到77届的都有,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科大少年班),最大的则有三十六七岁,兄弟同考、姑侄一个考场、师生搭伴考试的现象到处可见,妈妈级考生给孩子喂过奶后奔赴考场的情景也屡见不鲜。

    十二月中旬的一天,天公作美,晴朗无云,却是干冷,比下雪好,下雪路就不好走了。

    雷大胆为了保证考生们顺利的抵达考场,专门安排马车将村里的考生们送到考点。

    临行前,还专门给他们加油鼓劲儿,祝他们考出好成绩,从此登上更大的舞台,也为梨树沟争光。

    补习班的老师把自己当年考试的经验,简略的一一说给大家听,嘱咐他们不要紧张,要沉着应战。

    考生们怀着或信心百倍或忐忑不安的心情奔赴考场,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还特地拿当时考生中流行一种说法: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考上了感谢党中央,考不上批判“三公一母”。无论如何这次机会难得,没有人愿意

    分卷阅读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