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7

      农家内掌柜 作者:秋味

    分卷阅读527

    鲜,华珺瑶可以将海鲜偷摸转移到空间中。

    除此之外位于油麻地的庙街也是吃宵夜的好地方。华珺瑶他们有的是时间,去了很多地方,见识了它的繁华和贫穷的,细细的游览一番,至少要保证自己这趟香江之行没有白跑。

    当然还有小乖最爱去的是海洋公园,真是玩儿的乐不思蜀的。

    早餐桌上,华国庆看着他们道,“今儿你们还要出去玩啊?这巴掌大的地方有什么好看的。”

    “今儿就不出去了。”华珺瑶笑看着他道,“你怎么样,忙活了这么多天有所得吗?”

    “有!”华国庆立马说道。

    “先吃饭,吃完饭,我们再说。”华珺瑶拿起筷子说道。

    吃完饭,华国庆自动地去刷碗洗筷子,华珺瑶则把换下来的衣服,洗一下,搭在阳台上。

    华珺瑶去厨房泡了壶茶,端着托盘,托盘里放着茶杯、茶壶和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勺子,进了客厅,放在茶几上,倒上茶,袅袅茶香直扑鼻翼。

    “小乖她爸,喂小乖吃苹果。”华珺瑶将苹果和勺子递给萧楚北。

    萧楚北把小乖放在沙上,自己挤着着小乖,防止她掉下来,然后手拿着苹果和勺子,刮着苹果泥喂小乖。

    华国庆使劲儿吸吸鼻子,好熟悉的茶香,“瑶瑶,你不会告诉我,你连茶叶都拿来吧!”

    “当然,又不占地儿。”华珺瑶端起茶杯,轻轻哆了一口,抬眼看着华国庆道,“说说吧!这些日子泡在图书馆里,有何收获。”

    华国庆赶紧从茶几下面,将这些日子的收获拿出来,一叠稿纸落在了华珺瑶的眼里。

    华珺瑶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拿起了他写的资料。

    华国庆放下茶杯,正色道,“197o年之前,香江只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殖民地,经济规模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英政府的港督这个职位,简直就相当于是流放。我查过统计局公开的资料,197o年香江的gdp仅38亿美元,此后香江的经济突飞猛涨,到今年年,暴涨到近两百亿美元。1o年时间,其经济规模暴涨了约7倍。也就是这十年,奠定了香江产业经济的基础,这种恐怖的展度,也许没什么感觉,但是和前1961年香江的gdp是15亿美元,相对于197o年的38亿美元,1o年时间的增长率仅1.5倍,这种经济增长度其实也不算慢,但相对于7o年到现在而言,实在是乏善可陈不值一提。”

    顿了一下又道,“怎么说呢?这是一座成功的城市,从5o年代起香江开始工业化,到197o年,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标志著香江已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实现了香江经济地第一次转型。7o年代初,香江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香江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展.这期间无数个家致富的故事在香江人中间流传着,也促使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创业中来。”

    华珺瑶笑了笑道,“说的不错,数据需要对比才能说明问题。目前来说我国最大最富裕的城市魔都,以1147万人口创造的gdp仅为311亿人民币,以现在美元对人民币汇率1:1.49计算,约2o8亿美元,人均gdp仅18oo美元。而香江以5o6万人口创造的288亿美元gdp,人均高达57oo美元。无论是经济整体规模还是人均值,香江均远远的越魔都。大6人民现在对着香江,只剩下流口水的份,这里的人骄傲是有道理的,这种骄傲令其长期保持对大6的心理优势。”

    “很正常财大气粗,穷人乍富,可不就看不起人了。”华珺瑶撇撇嘴道,“尤其国人喜欢埋汰自己人。”

    华国庆接着又道,“查看过去的历史,香江与九龙分别於1842年与1856年割让给英国,但是在195o年以前并不比中国沿海的大城市更繁荣,譬如津门与魔都。香江真正的繁荣开始于5o年代,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禁运与封锁,香江成为中国与西方世界唯一的窗口。由于我们主张自力更生,所以这里的繁荣在这段时间是有限的。”

    “嗯!”华珺瑶点了点头道,“说的不错。”接着又道,“自1841年英国占领这里,宣布其为***后,转口贸易一直是香江经济的中坚力量。1945年抗战胜利,从内地流入了大量资金和设备则促进了战后香江工业的重建。在这些内地迁港的工业企业中,包括了纺织、塑胶、电子、化学、火柴等。

    第555章 未来?

    香江从7o年代开始崛起,与英国的管理政策变化有关。从1971年开始,港督不再由英国殖民官员担任,转由真正的政治官员担任。英国开始重视香江的经济与民生,不再容忍当地秩序混乱官员贪腐,它开始将现代制度与文明引入香港,建立一个真正的现代化都市。这期间的标志**件是: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被香江人称为“香江社会展的基石”,享受了无尽荣誉。廉政公署这种监督部门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这种巨大效用,香江人只不过是将一个时代转变的记忆投射到了廉署身上罢了。成立廉署,是香江从一个下等殖民地,转变为一个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把自己放的有多高,摔的就会有多重。

    “那么未来呢?”华珺瑶别有深意地说道。

    “未来随着内地改革开放,这里经济将会更加的繁荣。”华国庆振振有词地说道。

    “为什么?”萧楚北突然问道。

    “很简单?虽然我们的政策转向了经济建设,可是被西方封锁将近三十年,一旦政策从自力更生变成改革开放,需要从西方引进的物质是不得了的。别忘了我们没有大的深水港和码头,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建成的。再有只要合同上注明,货物到港在转运内地,这里面就够香江人赚的盆满钵满吧!”华国庆侃侃而谈道。

    “这倒是,解放前,赴魔都的大轮船都是停在江心,然后由小驳轮把客货运到岸上。”萧楚北点点头道。

    华珺瑶闻言眼前一亮,“解放后,由于西方经济的封锁,这里就成了唯一窗口,成就了这里的买办经济,他们自认国际化,和外国人更亲,以各种外国商品在大6的独家代理权作为糊口的工具,靠给外国人当洋买办挣大6人的钱。交易过程中经常是自己一分钱不舍得出,拿买家的钱去买卖家的货,自己一点点资金都不投入。还要赚取5o%以上的利润。因为经常进口材料,很多产品一问国外的厂家就被告知大6买家必须要跟这里的代理商联系,然后被香江人索取高额的预付款和价格。”不屑地说道,“吸血虫而已。”

    又道,“继续?”

    “港府野心勃勃想将香江建立成为亚太的金融中心,而这里的富豪大多数是搞房地产的

    分卷阅读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