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

      混在红楼梦 作者:南梁北冠

    分卷阅读41

    家学念书事。依着贾环的脾气,今日说要去,明日就过去也是有的。只是宝玉是哥哥,贾环是弟弟,只好随着他罢了。宝玉又随着秦氏的兄弟秦钟。来回问了几次,皆不得准信儿,贾环也就不费工夫了,只等着宝玉罢了。

    却说这个秦钟,他的父亲秦业年近七十,现任着营缮郎,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子故,便抱了一儿一女回家养着。谁知儿子又死了,只有一个女儿养大,取名可儿,生得月貌花容,因与贾府有旧,故许与贾蓉为妻,便是秦氏——后来被贾珍霸占,却是一桩想不到。秦钟是他五十岁上得的独养儿子,自来视若珍宝。如今意外认识了宝玉,得入贾家族学求学,心中自是喜之不尽。只是知道贾家上上下下皆是一双富贵眼睛,虽然宦囊羞涩,仍是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恭恭敬敬的带着儿子拜见了代儒,方安排入学。

    这日早上,贾环起来,吃毕了饭,叫桐叶几个拿了收拾好的东西,先去见贾政。贾政正与清客们说话,他便在一旁听着。等了一阵,宝玉过来请安,受了贾政一番奚落,也不敢回嘴,只喏喏应着。众清客相公们忙起身劝了几句,挟着宝玉出去了。贾环也辞了出去。

    里边贾政又问“跟着宝玉的是谁”,便进去了三四个人请安。宝玉贾环兄弟两个独站在院中等候。贾环听得跟着宝玉的他奶兄弟李贵说:“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也撑不住笑了。宝玉仍是屏声静候,不敢则声。

    一时几人出来,便忙忙的走了。一行人来至贾母这边,就见贾母正和秦钟说话儿呢,秦钟却是早来了。兄弟两个过去请了安,和秦钟彼此见过,便出来了。宝玉又想起未辞黛玉,又往黛玉这里来。贾环无奈,心想晚间就回来了,又不是一月半月不得回,却也只得陪着他过来。

    黛玉却正坐在窗下对镜理妆,见他们兄弟齐肩儿过来了,忙让他们坐,又听宝玉说上学去,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宝玉嘴里劳叨道:“好妹妹,等我下了学再吃饭,和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黛玉见一旁贾环已有些不耐之态,心知他不喜宝玉这样拖拉,遂催道:“劳叨什么,快去罢,回来再说。”宝玉方撤身去了。

    几人去了家学,与同窗一一的拜见过,就读起书来。自此宝玉秦钟二人同来同往,同坐同起,越加亲密起来。可提者,只是宝玉又发了一段痴性,只说与秦钟一样年纪,又是同窗,竟不必论叔侄,只论起朋友来。秦钟原也不肯,耐不住他混叫,只得也跟着混起来。

    贾环原也不在意,只当宝玉难得有个朋友,人品才学不论,有个朋友总是好的,只要宝玉不要求自己也与这秦钟同辈相称,便一概不管。不想日后却生起一场风波来。

    第31章

    自从宝玉认识了秦钟,两个又得日日一同上学,真个心满意足。一时间,出外有秦钟,入内有黛玉,自谓有这一双知己相伴,就是一时三刻死了,化灰化烟,也可以说平生再无憾事。

    贾环不知他这些痴傻念头,只看见他每日里春风满面,学业上虽说并无太多进益,也有些学好的征兆,一时也是暗地里高兴。贾政问起宝玉的学业如何,他还帮着描补了两句。

    秦钟既和宝玉好,又是秦氏的亲兄弟,贾家上下素来得意秦氏,对他也另眼相待。贾母见他家境寒素,每常也助他些衣履等物,有时天色晚了,也留他在荣府里宿上一宿,起居饮食一如宝玉。不上数月工夫,那秦钟便在荣府混熟了,上上下下无不认得,竟如鱼得水一般。

    黛玉便抽空儿问过贾环,那秦钟究竟是何等人品,与宝玉来往有无妨碍。她是知道宝玉的毛病儿的,凡是生得好的他都爱,品格性情反是后一等的了。倒是贾环虽小着他几岁,眼光倒比他好些的。因此只问贾环。贾环忖度了几日,只告诉她:“和宝玉一般的怪诞性子,少年心性,不大懂事罢了,所幸还不算坏,得父母师长教导几年,扳正扳正,大体也就好了。”黛玉听了,放了心,方将这件事撂开手去。

    贾环对父亲姊姊说得好听,实则学里还是有些风言风语的。他本以为古代保守,亲身体会过才知道,保守是不假,女人们是挺保守的,男人们的束缚也不少,但相对的,还有对他来说十分荒诞的一面,比如说,男风盛行。

    所谓的男风,即是同性相好。在贾环来的时代,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说是避如蛇蝎或许有些过分,但若说是敬而远之,则再恰当不过。或许年轻人中有不少女性自诩“腐女”,但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亲人是“恶心的同性恋”,不管他们嘴上说得多么开明。

    这里却不一样。尽管男男相好也不被视为正道,却是全社会通行的风气,上层之间尤其风行。荣宁二府里,贾赦虽爱色贪花,却没有这个爱好,贾政更视其为不走正道。唯有贾珍贾琏兄弟两个荤素不忌。贾琏处是凤姐儿看得紧,只有时而拿几个清俊的小厮出出火,贾珍却是真正的男女通吃,自贾敬搬到城外头的道观里,不在家里住了,不上几年就闹得十分不堪。纵是贾环年纪还小,也颇听了些风言风语在耳内。

    想来宝玉秦钟二人,放在这满是青年学子的学塾内,两个皆是文弱的形容,且秦钟行动羞怯,温温柔柔,大类女儿之态,宝玉又惯好伏低做小,软语温存,两人同来同往,同息同止,如用胶粘在了一起般,分也分不开,不免惹了一干小人,咋舌生事,谣诼不休。

    贾环每每听闻,大是烦恼,只看那宝玉秦钟二人浑然未觉,且那一干人虽说是嚼舌不休,到底不敢放到台面上来,只恐说破了更添口角,因此只是隐忍。他也曾抓住一两个,口头里吓唬一番,只是禁住了这一个,禁不住那一个。

    代儒年老,教的课业也不甚艰深。贾环早对那些章句熟透了,代儒不上课时,他三思两想的应付过了功课,便伏在案上描图样子、写传奇——也就是古代的通俗小说。

    说到写传奇本子,这里也有个由头。去岁贾环曾拿出钱来,交给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去替他开个书坊,赵国基并不敢怠慢,办事十分尽心尽力,可惜生意还是不温不火。贾环和他一起想了许多办法,最后还是常年走街串巷的小厮捧砚点破天机。原来赵国基的书坊里卖的都是些正经书,《论》、《孟》一流,间或掺杂着几本杂剧集子,《则天艳史》、《飞燕传奇》,亦是旁人家早卖烂了不新鲜的。贾环一听茅塞顿开,心里想着,论正经经义学问,我自是不及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博士,论编故事,我又岂会不及那些只知意淫大家小姐的落第书生?因此当夜兴冲冲的提笔

    分卷阅读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