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

      哈喽,猫小姐 作者:罗酱

    分卷阅读251

    不错,看来开春他也要准备娶儿媳妇的事啦!

    “我本来给了一万,罗绛说她大堂哥的老婆只给了一千,也就只给了一千。不过罗绛说这钱能上礼簿的,她还把家里寄的围巾帽子送给奶奶了,老人家很喜欢。阿大,我们是不是给绛绛的亲人都准备点礼物?罗叔叔答应让我和罗绛一起回家过年呢?还说带我去认亲戚!”金恒盛摸着罗小七背上的毛,被尾巴抽了几下也没在意,一脸痴汉样可惜罗绛看不到啊。

    “罗绛很不错,你要好好对她。礼物的事我会和你妈妈商量的,年前给你送过来。早点睡,阿大挂电话了。”金达按住老婆的肩膀,内蒙下雪了,晚上冻得厉害,老婆子可别感冒了。

    “谁的电话?这大晚上的出什么事了?”金妈妈等金达睡到被窝里才伸手帮忙掖被角,屋子外面的白雪照得屋里也十分亮堂,金妈妈伸头就能看到墙上的钟表,已经是晚上十点四十了。

    “小儿子的电话,说是和罗绛的家人视频见面了,还给老太太磕头拜寿。罗绛这姑娘不错啊,小金子给了一万,她只收了一千,家里寄过去的羊绒围巾也当成是小儿子准备的礼物送给了老太太。人情通达,比小狼崽子懂事多了。”金达到现在也只能感叹小儿子傻人有傻福,之前谈的对象那个样子,还以为他找不到好对象了呢?没想到缘分在后头,这是后福啊!

    “唉,也是我们没想周到。小崽子也是,罗绛奶奶九十大寿这么大的事也不和家里说一声,还好罗绛知道给我们做脸!明天你得好好训一顿!”金妈妈不知道罗绛家里的情况,南方人讲究,万一她们给罗绛丢脸就不好了。

    “亲家通情达理呢,还说过年让咱小儿子和罗绛回去。你说我们是不是去杭城一趟?见见罗绛,也显得咱家重视她!再带点特产过去,要准备的东西好像有点多,开车不安全,要不咱们包个车厢?小儿子不是说罗绛同事喜欢羊绒做的东西么?那我们就弄一车厢过去,包装要精致点,送礼多好!“金达心思活泛,纯正的内蒙牛肉干,羊毛、羊绒制品可受欢迎了,一车厢的东西送礼就要送出去一半,剩下的就当是赚路费好了。

    第227章、酒席

    寿礼当天,清晨六点过后不久,罗绛家里渐渐开始热闹起来。帮忙的邻居见主家有动静了,三三两两的出门来罗绛家帮忙,早饭也有好几桌,得赶紧准备才行。

    罗家的小辈在父母的打扮下全身上下簇新的来到了罗奶奶的房门口等着,屋里罗家两个儿媳妇在伺候罗奶奶穿衣、洗脸、刷牙,三个女儿在旁边打下手,罗绛连端茶倒水的机会都没有。

    片刻后,收拾好的罗奶奶拄着描金的龙头拐杖慢慢踱出来,在堂屋的八仙桌右手位坐下,看着一批接一批的儿孙后辈们磕头。罗绛提前准备了一箱子红包放在桌上,罗奶奶抬手就能拿到,红包里面都是崭新的大团结,人人有份。

    早上的第一顿翻简单又精致,十来桌的饭菜都是村支书亲自做的,鲜香麻辣,味道比罗绛在楼外楼吃过的都要好。

    罗奶奶面前放着一碗清汤寿面,卧了个荷包蛋,撒了点葱花,在简单不过。煎蛋的鸡蛋是罗妈妈昨天从鸡窝里捡出来的,村支书在灶台上磕了个小口,打进锅里才发现是个荷包蛋,好兆头啊!

    盛面的碗也不一般,算起来被罗绛大姑的年龄还大,是罗奶奶的陪嫁。碗底是红色的荷花,碗壁上两条游动的鲤鱼,十分喜庆,从上看下去,汤里的鱼好像活了似的。

    吃完饭就开始真正的忙了,午餐定的是十二点开餐,十一点左右会上擂茶,十点多一点客人就该来了。

    罗绛在马路的前后五百米放了块警示牌,上面红底黑笔八个大字:前方有喜,减速慢行。马路边办酒席的人家都这样做,司机们也非常配合,遇到堵车也不会按喇叭,因为堵车了主家会发红包表示歉意的。

    尽管这样,罗家还是领着小朋友隔半个小时就撒一趟水,毕竟客人是来吃酒的,不是来吃灰的。

    深秋的早晨雾气很重,大雾天如果能出太阳就是个大晴天,不然会一整天阴沉沉的。九点开始,太阳慢慢从云堆里露出了笑脸,满世界的雾气也消散不见,今天是个好日子。

    生日出太阳,寿星一整年都身体健康,顺顺利利,这就是个寓意,农村人讲究这些。是以每个见到罗奶奶的人都会笑着说上几句祝福的话,罗奶奶也开心得不得了。

    太阳出来后温度也上来了,罗浩江松了口气,十来度还是挺冷的,户外的客人要准备炭盆烤火才行。近四十个炭盆,万一小孩子玩点爆竹什么的,很容易出事情。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气温有二十六度,看来炭盆不需要了,吃饭的时候也能舒服点。

    来的宾客越来越多,负责放鞭炮的罗清几兄弟身上都落了一层爆竹灰,罗绛及时送来了几顶帽子,虽然都是女士的,可有帽子戴总是好的。

    酒席就是要让客人吃饱喝足,进门一杯泡茶暖暖身子,罗家准备了扑克、桥牌、麻将,认识的不认识的,凑上四个人就能开一桌,旁边总能有几个参谋站着。

    吃擂茶的时候也是一样,散客是随到随吃,打牌的人嫌花生、瓜子、果盘碍事,那就直接给罗家提前用包装袋装好的干果礼包,当然这个也是人人有份的。

    鞭炮放个不停,罗奶奶的小红包也发个没边,十一点多该来的客人差不多都到了,老村长念了份祝寿词,就宣布开餐。

    第一道菜必须是寿面,上到老人下到孩子都喜欢吃面条,一大盆面下去没一会就能见到碗底的花纹。厨房赶紧出第二道菜,负责上菜的小哥端着满满一托盘的餐盘出去,又收了满满一托盘的空碗回来。

    负责洗碗的婶婶们忙卸下空碗,将托盘擦得干干净净的一字排开摆在案板上,帮厨掀开放在大锅的锅盖,将放在里面保温的炒菜用大勺分出来,上菜小哥拍着队流水一般的走了。

    罗家这次准备了十二道菜,农村的菜碗装满能分出来两盘,所以分量上应该是够的。

    鸡鸭鱼肉是必须的,肉只能是牛肉和猪肉,羊肉狗肉是不能用来待客的。头两道菜必须是开胃的辣椒菜,剁得碎碎的鸭子肉和辣椒炒肉是首选,紧接着跟上一道青菜去油腻,越到后面越是大菜,最后一道得是少油盐的青菜,这样的宴席吃起来才尽兴。

    罗家不吝啬买菜的钱,近十块一斤的红椒买了几麻袋,莲藕更是包了个池塘现挖

    分卷阅读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