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9

      贤臣养成实录 作者:野禅狐

    分卷阅读269

    贤人所追求的正道。

    但陆烁却并不想用言语欺瞒袁仲道。

    他读书的初衷,确实是想通过科举获得名利,用实力保住自身的地位、再在这基础上惠及百姓……

    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

    袁仲道听了陆烁的回答,面不改色,也未作评价,对此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陆烁一时有些摸不清他的态度。

    袁仲道接着又问:“我再问你,你来桃山书院,究竟是为求名还是求道?”

    还是这句?

    等等!

    来桃山书院……

    陆烁毫不犹豫道:“此来别无他想,专为求道。”

    陆烁懂了袁仲道的意思。

    桃山书院开办已久,在天下享誉盛名,与此相应的,由书院里教授出来的学子也都被人高看一眼。

    于世人而言,桃山书院既是求学圣土,又是镀金宝地。

    但陆烁可没抱什么二心!

    一心一意想要跟着大儒读书,提高自己的水平,才是他来桃山书院的初衷和最终目的。

    听完陆烁的这两个回答,袁仲道才和缓了面上的表情,向陆烁点点头。

    陆烁见他笑了,虽仍不明他的态度,心里却是一松。

    他实话实话,但打心眼里,陆烁并不想给这位初次见面的大儒外祖父留下不好的印象。

    “答案本就不是一定的,不论哪一种,都是个人的选择,一旦选择了,就要懂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袁仲道似是看懂了他的想法,不由笑道:“我第一问,是要让你清楚,你来桃山书院究竟是为了什么?名也好,道也罢,不能说选道就一定对,选名就一定错!大象希形、大音希声,一心专研圣人之道固然可贵,但若能将其以正道用于济救天下上,倒更为可取……”

    陆烁听了这句话,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也暗暗吃惊。

    没想到外祖父居然认同他这种想法!

    当初外祖父正当盛年却远离官场,来到这乡野之地建立桃山书院,陆烁还以为他是看不惯官场争名夺利的乱象,才逃离庙堂一心钻研修道的!

    谁知道他对名与道的看法不仅不狭隘,反而比陆烁所见的许多人都要开明!

    不过,既然如此,他当初又为何要辞官归乡呢……

    陆烁想问,袁仲道却已继续下去了。

    “至于第二问……“

    袁仲道笑了笑,看着陆烁,道:“你来书院既然是一心求道的,在此期间就莫存多余想法,专心钻研圣贤书才是正理!这是你自己的选择,若是日后让我发现你顽劣不堪、不诚心向学,即便有你父亲母亲的颜面在、有咱们陆袁两家的关系在,我也不会轻松饶过你的……”

    这算是约法三章,也算是提出要求了!

    陆烁连连点头,同时心中赞许不已。

    怪不得桃山书院这些年来人才辈出!

    袁仲道这种“六亲不认”、一心授学的教学方法,收此回报半点也不为过。

    这话题关系到日后陆烁的努力方向和读书方法,就有些沉重压抑。

    等这话题过去了,室内的气氛顿时一松。

    祖孙两个回到小花厅内,坐在罗汉床上边喝茶边聊天。

    “…来时你父亲就跟你说过住书舍的事情了吧……你来之前我就已经嘱托人收拾好了半开小院,明日你们主仆就可搬进去住了…”

    半开?

    这就是要与人同住一院了。

    陆烁微微一愣,连忙应是,却没有半分的质疑。

    前世与人同寝亦算平常,如今只是同住一院,根本算不了什么。

    袁仲道见他这个态度,心里愈发的满意。

    可见他是真正的不以吃苦为忧、诚心向学了!

    想到自己的安排,袁仲道也不解释,转而问起卫夫子来。

    “怎的?之前看信上说的,卫夫子是与你们一同来的,怎么这会儿竟没见他的踪影?”

    “哦,途径平宁县时,卫夫子偶遇多年老友,就应邀到他府上住了几日,外孙给他留了车马和人手,想来过不得几日就能赶回来了……”

    袁仲道点头。

    陆烁却突然想起进入那些匪贼的事情来。

    略犹豫了一下,陆烁还是向袁仲道说了出来。

    ☆、第263章 身份

    袁仲道听罢,只单手梳了梳胡子,面上却无异色。

    陆烁有些诧异。

    难道外祖父早就知道?

    “这伙盗贼是从藤泉山逃过来的,因往日只截些钱财,加上行动隐秘、住所多变,魏州知州派人去围剿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藤泉山!

    那里不是晋地吗?

    且晋王剿匪的对象就是藤泉山匪贼。

    难道今日那些援兵是晋王派来的?

    袁仲道好似看透了陆烁的想法,道:“依我看,救你们的那伙人,应该就是晋王……”

    陆烁点头,他对此半点疑问都没,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那个提醒书生的年轻人身上。

    “…看打扮像是书生,当时所有人都看出那货郎是贼,只他一人出声提醒,也因为这个,那货郎才恼羞成怒、对我等拔刀相向……”

    “咳咳,虽说没有这人,那些贼该杀还是会杀,但孙儿总觉得太巧合了些,且听白管事所说,当时这书生被几个富商团团围在身后加以保护,看着倒像是一伙儿的……”

    袁仲道听到这里,眉梢都没抬一下。

    陆烁说出了一直以来的疑问:“您说,这书生会不会就是晋王?若真是他,也不知这些匪贼到底什么来头,竟能让晋王以身犯险……”

    听到这儿,袁仲道才面色微变。

    陆烁恰好捕捉到他面上的裂痕。

    难不成外公知道些什么?

    “不必猜了,这人绝不会是晋王!”

    不等陆烁询问,袁仲道就解释道:“陛下对晋王疑心甚重,一直安排人手暗中监视,晋王轻易摆脱不了,即便摆脱出来了,也绝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派人时刻监视?

    惠崇帝对这个儿子,究竟那点不放心,竟然如此对他。

    想到轩德太子在京师的待遇,陆烁对这素未谋面的晋王掬了把同情泪。

    “至于那书生,我看不像!”

    袁仲道说道。

    但这人是谁,他心中已经大致有了猜测。

    他心里一叹。

    相帮本是念着情分!

    但他到底是罪臣之后,原就是该死之人,救他已是冒了全家覆灭之险。

    如今他却又屡屡帮助晋王、随时可能暴露身份,实在是危险……

    再不能让他留在桃山书院了!袁仲道想。

    待过几年他成年了,这十余年的师生情分也该散了!

    “难道您认识他?”

    陆烁不知袁仲道心中复杂情绪,提声疑惑道。

    “单单听你描述,我如

    分卷阅读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