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6

      贤臣养成实录 作者:野禅狐

    分卷阅读416

    教问题的几位官员,听到小厮所报的来人名称,皆是一惊,心里思量了好一会儿,不由相互对视了一眼。

    “是啊!确实是周公公,小的来的时候,周公公还没到大门处,后头乌压压好几个内侍官,应该是来宣旨的……”

    小厮来的匆忙,喘着气不间断的将这句话说完了。

    “宣旨的?”

    “想是圣上听说袁公来了京师,心中牵念,特意派内侍来宣旨吧!”

    “来的竟是周公公!这可是圣上跟前顶顶要紧的第一人啊!”

    “圣上派他来,可见对袁公的礼遇和恩宠了……”

    “没错!没错!”

    “袁公如此高行,当得圣上如此礼遇……”

    “恭喜大人了!”

    ……

    周遭官员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

    他们能留到现在来,那就是对袁仲道打心眼里敬仰的。

    如今眼看着袁仲道离京多年,却仍旧能够得到惠崇帝如此重视和礼遇,也都打心眼里感觉到高兴和骄傲。

    “不敢不敢!”

    袁仲道从灯挂椅上站起身来,面上笑着,连连摆手。

    “是圣上恩遇了……哦,既然周公公已经来了,那咱们便不要耽误功夫了,赶紧到前头接旨去吧!”

    其实对于惠崇帝的行为,袁仲道也感觉到十分的惊讶。

    他不久前才向宫中递了折子。

    虽然不再为官了,可当年袁仲道也是官家人,如今虽卸任了,该走的礼节还是要走的。

    他原本以为,圣上要等到明日才会召见他呢,谁知道这才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内侍竟然就上门了。

    这可真是超乎他的想象了!

    是偶然吗?

    还是别有喻义?

    毕竟,眼下可是多事之秋,他又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入京。

    他可好久都没入京师了啊……

    ☆、第416章 忧色

    袁仲道,陆家上上下下,连带那几个留着没走的官员,全都来到了陆府大门前。

    周雨安已经浅笑站着,等在那处了。

    一见发丝花白的袁仲道上来,周雨安黄莽迎了上去,口中直道:“多年不见,袁公身子可还好?”

    “好!好!”

    一看周雨安的态度,袁仲道便知道他方才的担忧是多余的了。

    “承蒙圣上不弃,这些年来老朽以教书为业,培育学子,倒也自在,身子骨也很是硬朗……倒是陛下日日操劳,老朽时常感念担忧,不知如今身子骨如何?”

    周雨安笑了起来,不像其他太监,他那笑十分的柔和,瞧着十分的舒适。

    “太子仁孝,特意为陛下寻来良师,如今头风的毛病早已不再犯了,精神相较于几年前,好了许多……”

    一听这话,袁仲道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轩德太子!

    此时周雨安特意提起轩德太子,是别有用意,还是不经心开口的?

    袁仲道心里有些纷乱,他抬眼不动声色的打量了周雨安一眼,却见他面上变都没变,眼神亦是正常。

    不是无意识,那便是心机深沉。

    既然是惠崇帝身边的红人,想来不是个简单的。

    想到这里,袁仲道就也不再看了,而是笑道:“硬朗好!那老朽就放心了!”

    周雨安继续笑,说道:“听说袁公来了京师、上了折子,圣上十分高兴,半点没耽误便让奴婢来府中宣旨,您这恩宠,可真是头一份儿了!”

    原来是恩赏的圣旨!

    袁仲道面色严肃起来,先感念了一番惠崇帝,便带头跪了下来。

    一时间,陆府大门前,变得肃穆严肃起来。

    陆烁跪在后头的人群里,听了周雨安的解释,方才有些不安的心也跟着安定下来。

    周雨安收起笑容,不疾不徐打开圣旨,便高声宣读了起来。

    跟料想的一样,圣旨中无非是赞扬了一番袁仲道近年来的功绩,赞扬他虽然离了庙堂,却仍旧心怀百姓,教书育人,乃一介忠臣、能臣等等。

    末了,便是一大堆赏赐。

    “谢主隆恩!”

    待周雨安宣读完圣旨,袁仲道便直起身子来,恭恭敬敬行了个大礼,这才举起双手,从他手中接过圣旨。

    看着这般一丝不苟,满怀崇敬的袁仲道,跪在他身后的陆烁也似受了感染。

    老人家一辈子读的是圣贤书,学的是治国大义,悟的是忠君之策,临到老年,虽远离了朝堂,这种思想却从未变过。

    这是中情怀,一种被现代人批判过的情怀,属于“糟粕”中的一种。

    然而身临其境的陆烁,却不得不感叹,一个世界有一个世界的样子,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传承,以后人观点来评价前人,未免有些不妥当。

    “袁公这份恩宠,纵观朝堂上,可真是独一份的!”

    待袁仲道接了圣旨,周雨安才面色一变,恢复了笑颜,半是奉承半是赞扬道了一句。

    后头陆续站起的人听了,先是有些愣怔,末了有一细想,可不就是这样?

    不可一世的高卓已经尽显颓势,四平八稳的岳仁仍旧四平八稳,至于当年恩宠不断地魏叔同,如今也早已化进风烟里了。

    唯有眼前的袁仲道,虽看着最是不显眼,但不论是老百姓,还是朝中官员,甚至是惠崇帝,提起他来,就没有不举起大拇指赞扬的。

    这份荣耀,可不是一般人能得的。

    袁仲道的功迹人品,可见一斑。

    袁仲道谦逊推辞了几句。

    周雨安才道:“奴婢临出宫门前,圣上曾特意嘱咐过,袁公此趟来京师不易,要是袁公方便的话,嘱托奴婢一定要将袁公请到皇宫里去……袁公离开京师多年,陛下有颇多不解,想要向您讨教一番……”

    后头众人一听,俱都抽气的抽气,瞪眼的瞪眼,俱是一片惊讶之色。

    讨教!

    圣上对袁公可真是……礼遇到家了!

    便是当年高卓权势最为煊赫之时,惠崇帝也从未这样对待过他呀。

    一时间,众人对袁仲道便又有了个新的看法。

    后头的陆烁听到这句话,先是一惊,后头却是一喜。

    惠崇帝这般礼遇,对袁仲道这般看重,那周茂的事情倒是容易了!

    说不得今日袁仲道进京师一趟,就能将此事办妥当了。

    这样想着,陆烁眼神亮晶晶的看向袁仲道,眼中满是希冀。

    谁料袁仲道却没有丝毫的高兴之色,眉目反倒不经意的蹙了起。

    一般人可能看不出来,但陆烁跟袁仲道身边呆了多年,因此他这一点点小的变化,他很轻易的便察觉到了。

    不高兴?甚或是担忧?

    陆烁看不懂袁仲道的态度,不过眼下他确实不方便去问了,袁仲道道了声是之后,便直接收拾一番跟着周雨安上了马车。

    车辚辚,马车一

    分卷阅读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