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八十年代国货群 作者:舟舟沐

    分卷阅读232

    看起来不像是坏人,市管会的人又说道:“我们是来调查情况的,如果你是清白的,会还你一个公道,走一趟吧。”

    门外面的邻居还没散呢,一见穿制服的出来,全都散到了两边,唐兰嘱咐了罗桂芝几句,就跟着市管会的人走了。

    问了唐兰基本的情况,又了解了一下当时的情形,唐兰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以前的一个房主把唐兰告了。

    本来这种纠纷是要交给公安局处理的,但那边觉得是经济纠纷,而这类事情是市管会出面协调的,他们更专业一些,就又把锅甩了回来。

    唐兰觉得诧异,当时买卖双方都是很满意的,一个给钱,一个拿房,连合同都签了,唐兰去店里找到了当时签约的合同,市管会的人说:“人家不认合同,说当时卖的价格太低了,一定是你故意压价。”

    唐兰哑然失笑,房主这个理由未免太可笑了。

    对方一口咬定是被唐兰骗了。

    幸亏唐兰记性不错,这桩生意她还有影响,房主是本地人,家里有两套房,想卖一套出去,只是他们家的房子有硬伤,临着大路,白天晚上都很喧闹,房子的朝向不好,不是坐北朝南的优质房子,最关键的一点是,这户院子里面死过人。要说是正常的生老病死,也就没什么关系,可唐兰听邻居说,他家的二女儿去年在家里上吊了,发现太晚没抢救过来。

    从那以后,这个院子就空着了,一家人搬去了街对面去住,可能是看最近卖房的多,他也动了买房的心思,可家里的变故,房主一个字没跟唐兰提,如果不是唐兰问问邻居,就被蒙在鼓里了。

    唐兰去找房主正面问,房主低着头也承认了,虽说是封建迷信不可信,什么凶宅一类的说法不能作数,可买房的人心里终究还是膈应的。

    唐兰心里虽然不满意,但房主急着卖房,唐兰还是接了这个生意,只是在买家问的时候,都会如实相告。

    这种房子难卖,哪怕是降价……大家心里还是会忌讳的,只是表面上不提,最后有个买主愿意买,他家里信奉天主教,说什么不信这些,而且家里几个年轻的儿子,火力壮,阳气重。

    之前唐兰建议房主降价,房主自己也答应了,他心知肚明,房子不好脱手,所以最后的成交价格比附近的房子要便宜百分之十五。

    而这次的麻烦,就是从这百分之十五起的,房主说,他们家的房子比周围低了这么多钱卖的,当时他是听了唐兰的忽悠,上个月这条街的院子卖出去了,还没他家面积大呢,足足多买了两三万!

    唐兰气的不想说话,你家的房子能跟别人比?如果是唐兰,那种“凶宅”再便宜她也是不敢买的!

    无论什么年代,敬畏之心大多数都有,买房是大事,总得权衡一番,若不是因为降价了,人家买家也不会退而求其次买这处院子。

    房主诬告唐兰和买主串通一气,故意压低房子的价格出售,两个人指定分赃了。

    这无凭无据的指证令唐兰哭笑不得,市管会也是出面问问情况,查了唐兰的开店资质后发现并无不妥,是走的正规途径开的店。

    唐兰轻咳两声:“不是还有法院呢吗?合同上写的清清楚楚,除了中介费,其余的,一毛钱我都没拿过,如果他觉得不公平,就去法院告我吧,随时奉陪。”

    唐兰不想再多费唇舌,合同签完,钱都收到了,自己又觉得吃了亏想把那部分钱再拿回来,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市管会就是了解情况,问清楚后客气的请唐兰出了门。

    房子的地址就在德泉胡同附近,唐兰还是上次去找年老师,无意中发现有人要卖房呢。

    房主也被市管会喊去谈话了,回去唐兰简单把事情提了一嘴,免得罗桂芝他们担心。

    第二天唐兰回家早,可是只有顾茂晖在家看孩子,罗桂芝没在,顾茂晖说,罗桂芝出去好大一会儿了,唐兰去胡同口倒垃圾,隔壁的人告诉唐兰,说罗桂芝去德泉胡同那了,好像是去找什么房主。

    唐兰心里咯噔一下,昨天回家她提到了那家房主的地址,难道罗桂芝去找人家了?

    唐兰回家和顾茂晖交待了一声,慌忙骑车往德泉胡同去。

    这个所谓的诬告,唐兰并没放心上,她走的都是正当的卖房流程,对方再耍赖,就算上了法庭唐兰也不惧。

    唐兰不知道罗桂芝的用意,总得去把她劝回来才行。

    等唐兰到了那,她发现罗桂芝正在树下和人说话呢,另外那人被遮挡住了,唐兰看不真切。

    罗桂芝并没留意到唐兰,唐兰走近一看,罗桂芝对面的竟然是年老师!

    她俩以前认识?

    罗桂芝看见唐兰显得很局促,她搓搓衣角介绍道:“这位是老年,是我以前认识的朋友。”

    唐兰点点头:“年老师,妈,我们认识。”

    “认识?”罗桂芝眼里露出疑惑,又望了望老年:“那可真是巧了。”

    年老师指指唐兰的手腕:“这孩子带着玉镯呢,那么好水头的镯子,我也就年轻的时候见你戴过。”

    唐兰这时候才回过味来,怪不得年老师态度转变那么大呢,感情是因为她手上的这个镯子?

    年老师邀请唐兰和罗桂芝去家里坐坐,盛情难却,婆媳俩交换了眼神,跟着老年一起回了德泉胡同的家里。

    老年说他之前在黑龙江,刚回北京不到三年的时间,物是人非啊,家里的人基本都不在了,还有两个堂兄留在新疆了。

    比较幸运的时候家里的两套房子还在,收拾收拾简单住进去,每天做点轻松些的工作,糊口没什么问题。

    罗桂芝本来是想找房主理论的,如果道理讲不通,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她刚走到胡同口,就碰上了老年。

    两个人聊了几句,罗桂芝就把自己的来意忘了,后来唐兰赶来了。

    唐兰说自己心里有数,不让罗桂芝掺和,老年也说:“你们这话我听明白了,放心吧,对方就是诬赖,占不到便宜,还有法律呢,不用怕。”

    回家的路上罗桂芝似乎有些忧伤,大概是想起了前尘往事吧。

    唐兰有点好奇罗桂芝和老年的关系,晚上她问了顾茂晖几句,顾茂晖拍拍唐兰的头:“整天瞎琢磨什么?过来,我摸摸大没大……”

    分卷阅读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