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

      天年 作者:何夕

    分卷阅读74

    不受辐射问题的困扰。

    “那现在的能级可以同环形加速器相比吗?”

    “我们的能级和欧核中心现在运行的加速器相比,还差一个数量级。”

    粟米微笑着回答。

    “是这样啊……”孔青云略微有些失望。

    “但我们的总投入还不到他们的百分之一,这样算下来,我们的效率其实是他们的十倍,这说明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粟米解释道,“想想看,环形加速器为了减少辐射损耗不得不越建越大,这不过就是尽量将圆弧变成直线。但就算建造一个围绕地球赤道的加速器,加速的路径也仍然是圆弧,无法摆脱辐射梦魇。与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走直线加速器的道路。当然了,这并不是一条坦途,这些年中俄两国的技术人员付出了很多,项目曾经几次面临夭折。”粟米说到这里,表情有些凝重,似乎想起了一些艰难的往事,他调整了一下情绪,“不过还好,总算是挺过来了。而且,因为直线加速器的相关机理,当某些巧合发生的时候,还存在一种叫作‘能量暴闪’的现象。

    也就是说,我们偶尔还能中个彩,观测到超出系统设计能力的现象。当然,这种情况极其罕见,可遇不可求。得到的结果我们仅做内部交流,不会列入日常报告。”

    “平时新闻里常常报道说中方申请到欧核中心做搭载实验,没想到我们竟然都走到这一步了。我觉得这是个奇迹。”孔青云由衷地说。虽然他的专业是核物理,但对加速器这一块还是有一定了解。直线加速器虽然摆脱了环形加速器辐射导致能量耗散的梦魇,但它面临的技术难题实际上远远多于环形加速器,所以才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现在看来,中俄技术人员一定是取得了某些重大的技术突破。

    “其实我们之前申请同欧核中心合作搭载系统有两层意思:一是有些高能级的项目我们目前的确还做不了;另一层意思也有军事安全上的考虑,隐藏一下实力。”粟米说。

    “扮猪吃老虎?”

    “这个说法有意思。不过那是以前的政策吧。”

    “什么意思?”

    “你没看到我们正在扩建吗?”粟米指了指远处忙碌的技术人员。“这次扩建的工程是国际合作的,美国和几个欧洲国家的人员都参与进来了。”

    “我看到了啊,不过我还以为那些高鼻子都是俄国人呢。不是说有军事安全考虑吗?”

    “以前是有。但以后……这应该不再是个问题了。”

    孔青云一愣,“这是怎么回事?世界大同了?”他咧开嘴笑笑,“这一点我可没看到。”

    “并不是只有世界大同了大家才会合作,还有另一种可能的……”粟米幽幽开口,语气显得有些冷。

    孔青云怔了下,他想起了飞机上杜原同自己的那番对话,“那就一定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了,而且是非同寻常的大事件,能够让人类这种本质上极端自私的动物也不得不抱成一团。”

    “差不多吧。”似乎早就预料到孔青云会这样想,粟米很平淡地说,“反正地球上无论哪个国家都无法单独面对,只能放下以前的成见。”

    孔青云皱了下眉,“那你回答我,是不是大家团结就能解决问题?我想听真话。”

    粟米犹豫了一下,“这个我回答不了。”

    孔青云凝视着对方,不知为何他觉得粟米值得信任,“我猜到我能来到这里,或许跟那篇论文有关系。但那是一篇基础物理方面的论文,它甚至更像是个假说,之前我从没想到过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论文里的观点能在现实中得到验证。”

    粟米点点头,算是承认孔青云的看法,“的确,当危机来临的时候,科学界才会更关注各种超常规的观点。就像如果不是因为二战,原子弹的诞生至少要晚好些年。”

    “那么说,某种危机真的来临了?”

    “是的,我们称之为天年危机,具体的情况你很快便会知道。现在知情的国家还不多。不过有一点——”粟米停顿一下,然后说了一句靳豫北当初对韦洁如说过的话,“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那么对我们来说天年不算是什么紧迫的危机;但如果我们决定做点儿什么的话,我们面临的就是一场空前的危机。”

    孔青云觉得自己脑子里还有很多问题,但反正粟米已经说了,自己很快会知道答案的,也不急在一时。他现在更关心当初刘思茅提到的另一个问题,“我听说超流体纤维理论预言的事实被观测到了,就是在这里吗?”

    粟米郑重地点了点头,“相同的实验结果出现过两次,等到扩建后的系统上马之后,我们应该能得到更明确的结果。”

    “能稍稍说详细些吗?”孔青云来了兴致。

    “是这样,我们以前加速的基本上都是电子。原因很简单,按照粒子标准模型,电子才是基本粒子,它没有任何内部结构。所以分析高能电子对撞的产物十分方便。而质子则不同,当质子相撞时,其内部的六种夸克、八种胶子以及四种弱力传播粒子都可能参与进来,更不用说每种夸克还有三种色。

    总之,分析电子对撞就像是分析两个标准乒乓球的对撞,简单明了。而质子对撞则像是……”粟米抬眼向天,似乎想找到一个合适的例子,“唔,就像是在街边随机挑选两个垃圾箱,把它们狠狠撞得粉碎,然后通过观察一堆残渣的状态来分析每个箱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孔青云点点头,算是认同了这个类比。

    “不过,因为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一千八百多倍,所以加速器加速质子的效率明显高出很多。近段时间以来,我们也做了很多质子加速实验。我所说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就发生在质子实验期间。”

    “你说的到底是一种什么现象?”孔青云的声音没来由地有些发抖。

    “说起来也很简单。一个粒子的动量是它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一旦加速完成,动量在一段时间内就是恒定值。结果我们在观测质子对撞衍生物时,发现一些粒子在飞行过程中突然改变了速度。”

    “是不是某个加速过程被忽视了?”

    “我说过的,是观察对撞衍生物,当时加速过程早就完成了。另外,你没注意到我的用词。我说的不是‘加速’而是‘速度改变’。”

    孔青云突然觉得有些发冷,“这有区别吗?”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不同之处,也是事情古怪的地方。”粟米边说边带着孔青云进到半球形的控制室,他对一位工作人员说了句什么。四周陡然一暗,房间内壁离地一米以上的部分变成了屏幕。

    “你看,这是一张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的紧凑 μ 子线圈观测器记录。”

    粟米指着屏幕上一团绽开的亮

    分卷阅读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