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我家娘子比我帅 作者:喵崽要吃草

    分卷阅读104

    知这般反复了几回,阿茶只隐约听到娘自己一个人傻笑的声儿,然后娘终于不折腾了,在她身边安安稳稳的躺着不再出去了。

    第二天一早,虽然晚上因为某些运动两人歇下的时候有点晚,可又因为终于更进一步,无论是赵悦还是向南醒得都挺早的,睁开眼就能看见彼此,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早上好媳妇儿。”

    说完向南又眼巴巴的瞅着赵悦,赵悦失笑,“早上好相公。”

    嗯新的一天也是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

    向南三两下收拾好自己,等赵悦坐在梳妆镜前打理头发的时候向南麻溜的打开门去厨房打了热水进来,又拿了柳枝青盐。

    收拾妥当之后两人出了房门,阿茶已经在饭桌旁端好了茶盏递给赵悦,向南自己端了另一盏放在桌上的,同赵悦一起跪在向刘氏面前,恭恭敬敬的敬了茶。

    赵悦也自此改口,不再称呼向刘氏为伯母。

    收了向刘氏的改口红包,赵悦送了向刘氏一双自己亲手做的兽皮冬靴。

    阿茶那里赵悦得了一声“嫂嫂”,得了一个绣着嫦娥月兔的精致荷包,月兔边还有个小巧的“悦”字,可见阿茶绣这荷包是很是用心。

    赵悦很喜欢,回赠一双精致的白狐围脖。

    赵悦别的不太擅长,可对于处理皮毛以及做兽皮靴甚至兽皮大衣之类的却十分熟练,别的人想要亲手做兽皮靴,怕是还没那个手劲儿。

    “嫂嫂,这围脖真好看。”

    摸着也软和得很,阿茶拢在手里拿脸去蹭,很是高兴得了这样的礼物。

    吴越郡并不盛产狐狸,还是这种没有杂毛的白狐,这张还是赵悦父亲留下的,说是要给赵悦做围脖。

    可惜赵悦以前肤色不佳,再围上这样的围脖只会更显得脸黑,因此一直收着没用。

    自从上回在郡城向南给赵悦用黄瓜做了面膜之后,出门游学那三个多月向南也在坚持隔几日就给赵悦做,不变的材料就是当初苗夫人赠送给赵悦的那盒蜂蜜。

    辅助材料偶尔是鸡蛋偶尔是鸟蛋,有时也会兑羊奶。

    总之是见到能用的都用了,三月个游学向南跟陈大人肤色都有加深,偏偏赵悦愣是被向南给养白了一点。

    向南始终坚持那个水粉对皮肤不好,偏偏赵悦似乎又挺喜欢让自己看起来白一点,向南没法子这才默默为赵悦准备了许多,并且还坚持不懈的一直帮赵悦做了这么久。

    要知道向南他自己穿越前可是那种早上起床不洗脸刷个牙在用手扒拉两下头发就能出门的那种糙汉子。

    原本现在这围脖赵悦自己用也可以了,不过赵悦还是送给了阿茶,她希望阿茶能打扮得更漂亮,以后也好有份好姻缘。

    赵悦是真心实意的希望阿茶能过得好,她这份心意即便是向刘氏都体会到了。

    “阿悦来,咱们吃饭吧,这三日里阿悦可别干什么活,这是老规矩,等明儿阿南带着你去祭拜了祖先,你们俩也回去给你爹上个香,让他在地下也能放心。”

    明天向南带着赵月正式祭拜了祖先,赵悦这才算是正式成为了向家的人。

    成亲之后的第四日,向南带着赵悦一起去县城为陈大人送行,“怀允,你自己在这里好好温书,有什么不懂的暂且问苗兄,另外我也会定时跟你通信。”

    陈大人还是第一回当人师傅,虽然以前也有去都城贡生院给学子讲课,可那种情况当然跟这种不一样,那都是别人的学生,向南却是他一个人的。

    陈大人对于向南那真是恨不得掏出自己脑袋里的东西给向南塞进去,可真塞吧又怕操之过急让向南从此以后都不爱读书了。

    若是陈大人自己有孩子,怕就明白这种矛盾感是咋回事了。

    陈大人这几日跟苗大人相处得颇为融洽,主要还是因为苗大人心胸宽阔,哪怕是陈大人自恋的老毛病犯了他也能秉持着以和为贵的性子笑呵呵的点头表示赞同。

    这就让陈大人得到了满足,不过几日就跟苗大人互报年龄称兄道弟起来。

    所以现在的状况是向南莫名其妙多了位苗世叔,好在向南没想到去捋这些,陈大人又是个思维跳脱的话头没说到那里他也就不会想到那儿去,苗大人不愿别人为难,自然是不会主动说起这个。

    向南一路送着陈大人去了三九渡口,陈大人吧啦吧啦化身自己往日里最烦的话唠拉着向南各种叮嘱。

    向南想着要跟师傅一南一北分别许久,也是十分不舍,陈大人可以说是他前世今生唯一的对他影响最深的老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陈大人是引领着向南去全面的认识这个全新世界的人。

    第59章 过年

    再是不舍也要分别, 一路将人送到渡口, 又目送陈大人上了客船。

    向南心情有点低落, 好在家里需要忙的事不少,忙过一段时间之后情绪缓了过来,家里三个女人也开始忙前忙后准备迎接今年的春节了。

    先前既然已经商量好了要搬家去县城, 买房的事拜托赵顺帮忙找房源自然是最靠谱不过了, 不过看房子合不合适这事儿还是需要向南亲自去的。

    赵悦陪着他跑了几回之后两人考虑各方面因素, 最后择了一处,回头又接了向刘氏跟阿茶一起去看了看, 都觉得好,这才定下了。

    因着阿茶惦记狗二,向南特意去找了一回孙子, 孙子还是把牛车赶得颠颠儿的, 暂且住在狗二那间破院子里,要找也很方便。

    可惜孙子也说不清狗二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只说跟狗二一起去的一个人两个月前还给家里妻儿带了家书回来,说是还算顺利。

    好歹也算是知道点消息,阿茶知道后也暂且放心了。

    今年向南他们肯定是搬不了家的, 县城里的院子买的是个两进小院, 东西走向分内外两重院落, 看着还算宽敞。

    因着是赵顺出面帮忙找的,中介人也不敢搞什么小动作,总共也才花了四十多两,当然, 这也是因为泽陂县本来就是个小地方,加之院落总面积也不算特别大,所处位置也不是所谓的读书人云集的“读书巷”。

    其实泽陂县的读书巷都是那些人自封的,不过是靠着桃李学堂跟另个座明理书院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两所学堂中间这条街就被称为了“读书巷”,其实真正住在这里的读书人却并没有多少。

    毕竟先前就说了,泽波县也就几条街的事儿,哪怕是真要租房子在县城上学也不是非要在这一片租。

    房子买好了过了契书,另外里面的家具之类的向南跟向刘氏他们商量着,最后决定还是找了大姨父王木匠打。

    一来也算是照顾姨父家买卖,二来两家关系亲密,不用担心木匠在这方面做什么手脚。

    古代木匠说起来也是有点

    分卷阅读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