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8

      我家娘子比我帅 作者:喵崽要吃草

    分卷阅读128

    回门日, 一家人自然是一大早就起来忙活, 向刘氏不放心让曾氏去买菜, 怕她记不住阿茶喜欢的菜色,带着赵悦一起早早的就去了菜市场买菜。

    只有早上的菜才是最鲜嫩的,虽然比起闭市的时候要贵一点就是了。

    向南则是带着大树一起收拾院子, 阿茶的房间是向刘氏跟赵悦两人收拾的, 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 毕竟向刘氏这两天惦记阿茶,每天都要进去收拾一番。

    两家离得不远, 再加上狗二又知道阿茶向家,特意早早的就带着阿茶出了门,路上拐了条街花了点时间又去添了一盒新鲜的糕点作为回门礼, 两人到向家的时候却是刚好跟向刘氏赵悦两人在大门口碰上了。

    碰了面自然是高高兴兴拉着手一起进了屋, 中途向刘氏去后厨亲自做了两个阿茶喜欢的菜色,其他的就都交给曾氏去料理了。

    不是向刘氏不为狗二这个新姑爷亲自做菜, 主要是狗二也确实没有特别喜欢吃的菜,或许也可以说他没有不喜欢吃的。

    哪怕是做得多难吃,只要能活命的他都能使劲往肚子里塞。

    不管大家爱吃什么, 赵悦也下厨去做了一道烤全兔, 抹了蜂蜜又洒了向南当初游学时跟北方游商买的孜然粉, 再用小刀片成一片片的肉片状,骨关节都都巧妙的拆解过。

    端上来的是完整的兔子,可吃起来却很是方便,便是不大爱吃肉的阿茶都十分喜欢吃表面那层甜滋滋酥脆脆的皮肉。

    “这只狗真不是狗大的私生狗?”

    向南听了阿茶他们介绍小狗子大宝之后也跟狗二一样, 第一时间将怀疑的眼神落到了狗大身上。

    狗大蹲坐在地上偶尔吃一点向刘氏吩咐曾氏专门给它准备的白水煮肉,对于饭桌上向南他们的话题一点也不感兴趣,哪怕向南提到了它的名字它也只是晃了晃耳尖。

    相比较而言,小狗子就比较活泼了,除了一开始被阿茶放到地上因为陌生的坏境而夹着尾巴往狗大肚子下面躲。

    稍稍熟悉之后就十分活泼,吃个肉块都蹦跶来蹦跶去的,还时不时的蹿到狗大身边跳着用嘴去撞狗大的脸,撞完了又甩着尾巴跑回属于自己的碗边吞一口肉又接着蹦跶。

    阿茶听见自家哥哥这样说,噗嗤笑出声,“狗二也是这样想的,不过你们可真笨,狗大的毛是泥褐色的,大宝的毛是黑白色的,对不对啊嫂嫂?”

    赵悦笑着点头,“这群男人可没谁会注意这些。”

    向刘氏附议,然后说起别的八卦,“这话倒是真的,以前桃花村一个周老头,自家娃娃长得不像他,大家都看出来了可就他没看出来,还成天喜滋滋的扛着老来子出门溜达……结果那小媳妇儿的姘头找上门砸钱带走了孩子女人,这老周头才回过神来。”

    虽然赵悦自己不大去了解八卦,但是陪着向刘氏跟阿茶说这些家长里短的耐心还是有的,三个女人且自凑到一堆说东家道西家的。

    向南跟狗二没什么共同话题,不过两人也能断断续续说上几句衙门里的事,一顿饭吃得也和谐。

    自阿茶回门日之后,两家再来往就再也不受世俗规矩束缚,每日里狗二去衙门当差,阿茶则收拾好了家里的活儿就往娘家走,等狗二下午回家的时候就直接过来一道用了饭再接阿茶回家。

    管他外人如何议论,总之狗二时不时的弄了好东西也都是往岳母家搬,等到上门吃饭也从不客气,两家人过得却好似一家人。

    日子一长没闹出什么外人期盼看见的事儿,渐渐的倒也都说向家的姑爷大方,向家人也心胸开阔性子良善。

    向南在阿茶回门后第二天就带着赵悦一起去了郊外小庄子上看了看,原本庄子里那几个下人向南当初就直接一起买下来了,查看了土壤以及土地向阳情况,向南第一年没做什么要求,只让庄头注意间距。

    说是庄头,管理着的也不过就是五六个下人,庄头不明白间距是啥,不过既然是新主子发话了,即便是让他们在地里种朵绢花他们也是要埋头干的。

    现实中其实很少有下人动不动就贪污主人家东西的事,除非大家都贪,或者手上有什么门路权势啥的,不然主人家即便没有抓到什么证据,只是对他们的工作成果不满意,随时都能念头一过就将他们发卖出去的。

    一个贱籍若是被多次转卖,那就说明这下人让很多主人家不满意。

    别人会觉得是这个下人倒霉总没遇到慈善的主人家?那肯定不可能,只能是认定这下人定然是有某方面让主人家无法忍受的缺点,于是大家也自然而然在购买下人时尽量避开这个人。

    中人可不是搞慈善的,卖不出去的下人还要白白给你提供衣食住行,那只会像畜生一样关在圈里不断贬价,到最后实在卖不出去的话甚至会将这人卖到边关或者顶替某些牢狱中人或砍头或蹲大狱。

    鉴于这样的结局,小庄子上的下人听闻自己被庄子的新主人一并买了下来,狠狠松了口气之后就是感激。

    便是庄头也是如此,向南一吩咐,那边自然是乖乖照做,有拿不定注意的事也乖乖进城找向南询问清楚了这才又回去继续干。

    因着间距拉开,庄稼根系枝干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第一年因着风调雨顺,又是一年大业朝丰收之年。

    向南便是在泽陂县都听说江南那边有人联名歌颂当今圣上德行,反正就是什么都夸,地里庄稼长得好都是圣上被上天承认的意思。

    向南却乐观不起来,无论是古今中外,天气这个事儿吧真有个古怪的规律,哪怕是现代的时候,那干旱洪涝也是几年就会来一回。

    向南听着向刘氏说这都风调雨顺连续五年左右,那恐怕顶多一两年之后大业朝怕是就会有天灾了。

    古代跟现代有一点不同的便是,古代由于经济结构问题,对于天灾的抵抗力完全比不上现代,小农经济可以自给自足,但是一旦出现问题,那就是能够动摇整个社会经济甚至社会政治。

    冬天的时候向南在小庄子里实验了大棚蔬菜,不因为别的,就因为阿茶怀上了,阿茶一向不太喜欢吃肉,到了这会儿更是想吃新鲜蔬菜想得晚上做梦都流口水。

    向南这边想起了反季节蔬菜。

    这会儿肯定是没有薄膜的,所以向南用的大棚是北方甘肃新疆那边常用的模式,用泥土修筑一个拱形长垄,约莫一米高,人进去都要弓着腰那种。

    高度压缩下来,有利于内部温度的保存。

    泥垄留一条半臂宽的长条形通风口,这道通风口是向南观察了吴越郡日照最长温度最高的角度来开的。

    不照太阳的时候这里就用厚厚的稻草垫子遮住,每日里就太阳出来那一段时间里揭开,让里面的蔬菜得到短暂的阳

    分卷阅读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