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9

      我家娘子比我帅 作者:喵崽要吃草

    分卷阅读209

    到了那大山县,亲自察看向南的工作,亲眼见证这一切犹如燎原之火的迅猛铺陈拓展。

    “那是,怀允可是朕第一次公然走关系弄进来的人,他的本事朕心中早已有数。”

    皇上在两位爱卿面前很是不要脸的装了一波逼,虽然两位爱卿一人是直白的翻了个白眼一人微笑脸一看就是满脸呵呵表情,不过皇上装这一回逼也就是自我满足一下,装完了就心情舒畅,一边安排起人这回再给向南送两马车赏赐去。

    另外向南求的皇上御笔书写的“北肃白药制药厂”的字也带上了,到时候运过去只需要向南那边找了人来制成牌匾往那制药厂大门口一挂,这就是皇上都挂念的厂子了,谁敢动歪心思?

    不怕惹恼了皇上被问罪就大胆的来呗!

    除此之外这马车上还有从南边寻来的橡胶树制成的胶皮,这东西纯度高,能够融化之后二次使用,不像现代那种胶加了无数的“作料”,烧完就奇臭无比还杂质忒多完全不能二次使用。

    向南爱搞种子,皇上投其所好也将自己能收集到的各种知道名字的不知道名字的种子都给装上了,自己也划了个皇庄作为试验田,也派了农学士等专门研究农业的人去那儿折腾些东西。

    也不盼着真能搞出点成果,就是皇上看着向南搞得热闹,心痒痒的想要跟个风。

    平时抽空去转一圈,像模像样的指导指导,皇上那颗跟风的心也能得到满足,回了宫又继续埋头苦干。

    没办法,向南那小小的一个县就给他搞出那么多事儿,为了以后能在全国推广,皇上少不得要做许多准备工作。

    毕竟向南那里可以说他自己想干啥就干啥,皇帝这边确实有一大堆动不动就哭着喊先皇睁眼或是以死相谏的老头子们。

    皇上也想不明白这都是群老胳膊老腿儿的老人家了,干啥还总是这么激动啊?安安生生的看着他们这些年轻人折腾不行么?

    当然,皇上也就是这么想想,他也知道所谓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道理,很多老一辈的经验也是很珍贵的。

    要不然皇上也不至于每每有人闹着要撞头死谏之后,下了朝他堂堂一届皇帝还要偷偷摸摸的去人家老臣府上这样那样的安慰解释,就盼着这群老头子别真把自己折腾没了。

    第110章 曲辕犁

    皇上作为大业朝一把手都对向南这里大开方便之门, 向南做起事来自然是顺畅得很, 矿井那边因为现在需求量不算大, 且这边的山体结构向南也无法确定。

    还得等到京城那边再给派个专门搞地质研究这方面的人来看看才能大规模开采。而且现在煤炭也还没有完全的推出去,市场需求量不大。

    像是古代朝廷里其实是有专门负责国家山水湖泊勘测的人,皇上坐在皇宫之中, 要更好的治理这个国家, 那肯定首先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国家。

    比如西边是啥, 山脉或平原,居住百姓是什么民族, 大概有些什么风俗,南边又是如何如何,说起哪座有名的山脉要立马想象出走向高度。

    皇上肯定是不能专门花几十年去爬山涉水的亲眼看见, 那么他要怎么知道这些呢?自然就需要有人定期的去查看去勘测, 然后以一定比例制造成沙盘绘制成地图,甚至连大型的河湖都有人去勘测宽度深度存入档案, 需要的时候就会有人调取资料。

    这才不至于让皇上坐在京城皇宫里不出门就两眼一抹黑,江南江北全靠臣子忽悠,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向南上次去信的时候就跟皇上说了借人这个事了, 不过京城往北肃郡这边多是旱路, 路上人多的地方倒是开始化雪了, 可有些个大山荒野处却还不好走。

    既然是要借给向南,皇上自然是要将自己那地测部里这方面学识最好的人给派来,学识好经验丰富,从某一种程度来说, 就是年纪也大。

    之前运送那些东西的兵将可跟这些老学究不同,他们尽管是京郊亲卫营的,可兵将那肯定是身体素质过关,适应能力强悍的,他们能大冬天的徒步跟着马车跑这么远。

    要是那时候就把那两个老头子打包扔出来一起带走,皇上都怕还没到半路这两老头子就要躺着给送回来了。

    因此皇上给向南的信里说了,等到天气暖和一些,京城这边他开口要借的人就会立马出发,争取不耽搁那边的安排。

    三月里山上的雪哗啦啦化成水往县城外那条大山河里流,县城里的街上也是湿漉漉泥泞一片的雪水混着泥土,向南可不敢让阿泽他们几个孩子出门。

    这会儿要是在外面摔一跤,那可真是从头到尾都能糊成泥娃娃。

    向南从郊外大棚那边回来,路上拎了个摔在地上的泥娃娃,孩子的母亲连忙跟向南一叠声的道谢,也顾不上自己身上也会被弄脏,抱着张着嘴哇哇哭露出嘴巴里一嘴泥巴水的孩子往家里小跑着走了。

    “去年倒是真疏忽了这个事儿,咱今年化雪之后第一件事就该将修路队的调回来,全力以赴的将县城里的街道都给铺上青石板,到时候下雨化雪也不见泥土,那才干净整洁哩。”

    向南跟旁边跟他一样半扎着衣角靴子上满是泥泞的宋县丞感慨。

    宋县丞因着想要了解一下大棚那边生长情况,今儿早上就跟着向南一起去了郊外地里,郊外可比县城里更难走,两人袍角都沾上了泥巴点子。

    向南最是没有形象包袱,直接将袍角往腰带里一掖,露出里面的两条裤子腿。

    不过向南还是稍稍顾虑到别人的观感,袍角掖在腰带,中间垂下来的部分刚好搭在膝盖那个位置,不至于叫路过的女子看了觉得被轻薄了。

    宋县丞原本还不好意思跟着学的,不过走了一会儿瞧见向南迈着步子走得松快,路过的女子也没露出什么惊诧的表情。

    宋县丞想着自己都三四十岁老头子了,大人一个年轻后生都不怕,他怕啥?于是宋县丞也很洒脱的将袍角扎起来了。

    宋县丞听了向南的话,原本还觉得这样一来开支过大,不过想想等今年开春来来往往的工人商人怕是更多了,到时候他们大山县县城人流量大了自然就更繁荣了。

    要是还是这坑坑洼洼的泥巴路面,但凡下雨下雪之后,这行走的人可不就谁都体面不了么?

    按照大人的话来说,这可是关系到他们大山县的面子问题,县城干净整齐了,百姓生活面貌好了,谁来了都觉得这个县城正在迅速发展越变越好。

    “大人说得是,那一会儿属下就去吩咐章文书算一算大约要拨出多少银钱预备着。”

    “不光是咱们县城的街道,希望今年县城里的老百姓生活越过越好,大家伙都把崭新的房子给盖起来,说不得咱们大山县还能变成大山城呢。

    分卷阅读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