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9

      转运六零末 作者:暗墨沉香

    分卷阅读119

    确实想到好法子帮村里人致富。就说这些鸡鸭和那些已经长成的猪,年底就会为村里增加不少收入,到时候村民就会多分一部分钱。

    这说明,谢怀谦本人是个有能力、有眼光、有远见的人,应该树立成模范典型,在全县范围内表扬。让其他下乡知青看看,同样是来下乡,有的人心心念念回城,有的人却已经为村民做出很多贡献。

    谢怀谦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来见县长一点都不紧张。亏得叫他来的人还在路上,教给他怎么跟当官的说话。

    没想到他来了之后,跟县长说话不卑不亢,回答相当出色,有很多想法都是帮助当地村民致富的。

    第79章

    县长跟谢怀谦谈过之后,发现这个知青很有想法,并且他的某些想法非常有道理,如果能在农村实施开来,或许真能增加农民收入。

    真是人不可貌相,看谢怀谦俊逸不凡,还以为他是个绣花枕头,没想到人家是靠实力办事的。

    如果谢怀谦这样的有为青年一直呆在农村干活,就被埋没了。

    “小谢,你是高中毕业吧?”县长和蔼可亲地问谢怀谦,他起了招揽谢怀谦的心思。

    谢怀谦平静地回答:“是,我来周家村下乡一年多了。”

    “我看你的很多想法非常实用,甚至能在农村推广。可你一直呆在周家村,会限制你的发展,想不想到县里来上班?”

    谢怀谦想了想随即拒绝,“谢谢县长,我只想在乡下为老百姓半点实事,并不想到县里去上班,我还是在村里脚踏实地做事好了。”

    “你真不去,这么好的事儿,错过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有机会?”县长认真地盯着谢怀谦问。

    就连旁听的众人都为谢怀谦着急,想让他赶紧答应下来。能进县委办公室上班,多好的事啊,怎么能拒绝呢?

    周存福也不列外。他认为,要是小谢去县里上班,以后说不定能混成大官,多好的机会,如果错过多可惜,他恨不能上前替谢怀谦答应。

    谢怀谦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去。”

    他这辈子想过得潇洒自在些,并不想去机关部门上班,以后还要面对一些弯弯绕绕的事。现阶段谢怀谦想帮村民发家致富,不过是想让村民日子好过些,提前富裕起来。等村里情况稳定后,他也不准备多插手。

    再说他力气增大后,地里的活根本不叫累活,干着都非常轻松。对他来说,眼下干活就像顺便锻炼身体一样,一点都不累。

    县长爽朗地大笑几声,拍拍谢怀谦的肩膀称赞:“好小伙,有志气!国家就需要你这样脚踏实地办事的年轻人。以后你要是遇到难事,就去县政府找我,我帮你解决。”县长直接夸下海口。

    他是看谢怀谦性格稳重、踏实能干,并不是顺着杆子往上爬的投机取巧的人,才会许下这样的承诺。估计像谢怀谦这种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没有为难的事也不会找他。

    “谢谢县长。”谢怀谦淡淡一笑,谢过县长的好意。

    他马上联想到,或许县长是怕他在帮村民致富过程中遇到难题,才会如此许诺。这个县长还不错,起码是为民着想的好官。

    可不是,县长就是这么想的。如果谢怀谦在帮助村民致富中遇到难题,肯定会帮他。县长现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话,也是给谢怀谦铺路,让他在办事的过程中不会遭遇“小人”为难。万一有哪个不开眼的乡镇干部故意来找麻烦呢。

    现在县长发了话,如果乡镇上的干部想为难谢怀谦,也得多考虑些。

    周存福等人听谢怀谦拒绝县长,都暗自为他可惜,认为他放弃了大好前程。

    同样,他们认为谢怀谦继续留在村里,肯定是想为村民做更多好事。

    几个外村的村长感叹:多好的年轻人啊!怎么他们村里来的知青,就没有像谢怀谦这样的人呢?

    县长说把麦种封存起来,周存福没忘给村里争取福利。

    他跟县长说,要给村里有足够的好麦种才行。这种高产麦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的,万一县里收上去,到时候却分不到周家村,他们村不就傻眼了吗。

    趁此机会,周存福当面为村里争取好麦种,起码得够本村种的。

    这事县长立马答应下来。人家辛辛苦苦种一季粮食不容易,总不能连点甜头都不给,要不周家村的老百姓肯定会有怨言。

    几个别村的村长也围着县长开始讨要好麦种。县长说回去开会商议之后再定怎么分麦种。

    之后,为了防止好麦种跟一般麦种混淆,为了方便统一管理这批麦种种出的麦子,县里准备在秋收后划片区种植高产麦种,就在以周家村为中心往外扩散,能中多少亩算多少亩。

    周家村可是种出好麦种的产地源头,当然不能少了这个村。再说,这一片周围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小麦,县里商议后选择这里,是经过多方考虑的。

    周家村出了亩产一千二的小麦,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放到全国来说都是好事,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管高产麦种的源头是哪里来的,县里出了这样高产的麦种,肯定要上报市里、省里、甚至是国家。到时候,周家村就出名了。

    当然,无论麦种带来多大荣誉,都跟偷献麦种的谢怀谦无关。他不想出风头,就如他拒绝县长的招揽一样。

    但是,谢怀谦拒绝县长招揽,却在村里引起很大波澜。

    有人可能觉得谢怀谦脑子进水,明明是城里人,竟然喜欢留在乡下?

    要知道多少农村人想进城当工人,想吃上国粮。可谢怀谦呢,有如此好的机会,却白白放过。这在某些人眼中,确实是一件难以让人理解的事情。

    事后,周存福和苏云秀都找谢怀谦谈过,问他为什么不去县城上榜。

    谢怀谦给他们的回答是:他跟爷爷说过,要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

    虽然苏云秀不太理解亲家爷爷和谢怀谦为啥这样做,可谢怀谦不进城上班也有好处。她就怕谢怀谦进了城,万一嫌弃自家孙女呢,到时怎么办?

    就为这条,苏云秀私心作祟,并没有刻意劝说谢怀谦进城。

    再说,小谢有能力,在农村混得也不错。眼看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好过,村民越来越信服他,他能带领大家致富也不错。

    就说眼前,村里养的那些鸡鸭都在泛蛋,每天能拾二百来个鸡蛋、鸭蛋。这些蛋卖到收购站,约莫收入十几块钱,这可是能看到的实实在在的收入。

    每天能卖十几块,一个月就是四、五百块钱的收入。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足够让村里人看到眼里。

    所以,村里人特别佩服谢怀谦,觉得他点子多,有办法带领大家发家致富。

    谢怀谦不去县里上班的事,周娇后来听奶奶说了。

    分卷阅读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