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

      转运六零末 作者:暗墨沉香

    分卷阅读185

    谈新政策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县长还是原来夸奖过谢怀谦的那个县长,他对谢怀谦很是赞赏。这个年轻人就算考上大学,依旧心里想着辛苦劳作的乡亲们,依旧想办法帮助乡亲们发家致富。

    县长对谢怀谦说:“谢怀谦同志,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有思想,有追求,有担当,你要好好努力,不要辜负国家对你的培养。”

    县里确实接到上面的新命令,要贯彻落实改革开放政策。既然如此,县里对周家村做买卖的事,雷声大雨点小,询问过后,就放了过去。

    就是把周存福吓了一跳,还以为要出啥事呢,他都做好承担一切的准备。既然县里都不管,周存福心里就踏实了。看来真像小谢说的,以后个人也能做买卖了,不会再有人闹着割“资本主义尾巴”。

    这次谢怀谦回来,还见到他曾经帮助过的胡小明和胡小芳,两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了十几岁的中学生。

    胡小明知道谢怀谦一家回来,特意到他家来道谢,感谢他曾经在他们兄妹最困难的日子里帮助过他们。如果不是谢大哥,他们兄妹不会过得如此舒适,既能吃饱饭,还能继续上学。

    前一阵子,胡小明她妈胡寡妇已经被放了出来。

    胡寡妇不知被关在哪里劳改几年,性子发生很大的变化。她变得沉默寡言,不爱跟人交谈。即便是回来面对儿女,她也没多少话说,也没有解释过自己的所作所为。

    当然,胡寡妇回来时,她婆婆闹了一场,不想让这个品行有污点的女人再进老胡家的大门。

    可是胡寡妇无处可去,只能回这里。她娘家那边,早因为她被关就断了往来。何况她兄弟早已成家,弟媳妇根本容不下她,弟媳妇又不傻,怎么会弄个名声不好的大姑子回家住。

    这不,胡寡妇只好厚着脸皮住在胡老二家,好在儿女没有嫌弃她,接受了她并让她住下。就是胡老太好骂了胡寡妇一顿。

    胡寡妇面无表情听婆婆的谩骂,之后关起大门过自己的日子。她不怎么出门,也不再跟别人来往,只在家里给儿女烧饭,料理家务,又喂了两头猪、几只鸡,也算有点事干。

    还有,周墨更加懂事了,从别人口中的得知周娇是亲姐姐的事,内心觉得很对不起这个被送出去的姐姐。他听别人说,父母是因为要他这个儿子,才把五姐送人。

    这次周娇一家回来后,周墨还是跟双胞胎玩,见到周娇后,红着脸叫姐姐。周娇给他零食吃,他都不好意思要了,还是周娇特意塞到她手里。

    周娇不会把大人犯下的罪孽强加在孩子身上。曾经她说服了红姐把亲妈送进医院,算是还了亲妈的生恩。以后,她只会奉养奶奶,不会再管亲爹亲妈那边。不过,人家有了儿子,估计用不着她养老。

    总的来说,周娇一家在周家村过得这个新年比较愉快。

    此时年味浓,人情味更浓,村民的日子跟以前比好过很多,大家伙心满意足,少有因为鸡毛蒜皮斤斤计较的事。

    年前,村干部给村民发最后一次集体分红,每户的分红又比去年增加了,每个领到钱的村民都笑得极为开心。

    因为谢怀谦的建议,村干部每年都要把账目公布在村委会院墙的黑板上,能让群众看到村里的账目。大人不识字,可以让上学的孩子帮忙对对账目。所以,有的孩子会被家长逼着算村里的账。

    有的孩子岁数大,读到的年级高,一般能读懂,会对账。那些读到二、三年级就被爸妈逼着对账的孩子苦逼了,愁眉苦脸算一通,根本算不清楚,因为孩子们根本不懂账目。还被爸妈点着额头说笨得要命,读了两年书白瞎了,啥都不会。

    孩子们申诉:爸妈以为他们是天才吗,读到二三年级就会对账?

    年前,村里经常杀猪宰羊,分鱼分肉,每天闹哄哄的,村民却格外开心,孩子们更开心。因为每到过年,意味着他们会经常吃肉,还有新衣服可穿,还可以放鞭炮,到别人家拜年时,兜兜里被装满瓜子、花生等零嘴。

    过年过节,对无知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最幸福的。

    过完新年后,到了初八这天,村干部趁谢怀谦在村里,早早要给村民分地。

    周家村地多,土地肥沃,分起来也好分。分完后,村民每人得了二亩多地。还有,村里的耕牛也分了分,有想要的村民就拿钱买,得的钱再分给村民。

    田地分了好几天,才分完。毕竟要给一家家丈量亩数,麻烦得很。

    “地成了自家的,这么说以后打了粮食都是自家的。”

    “当然了,难不成还要交给队里?”

    “你们别忘了,还得交公粮呢。原来是队里一总交公粮,分了地肯定是自家去交公粮。”

    “嘿嘿,我忘了这茬。以后这地成了自家的,得照顾精心点,全家的口粮可就靠这几块地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看来,他们对分地一事是赞成的。这样,以后田地成了自家的,大老爷们肯定都甩开膀子给自家干活,很少有人再偷奸耍滑了。

    这不,分了地后,有的村民整天往自家地头上跑,很是关注地里的庄稼,原来他们可没这劲头。

    进了正月十几,谢怀谦和周娇开始准备回首都的事。

    周娇和苏云秀喜欢吃老家的山蘑木耳,以前苏云秀存的那些都吃光了,周娇想在村民那里买一些带着。

    这个话头刚透露出去,没过多久,就有人来给她家送山蘑和木耳。

    一个婶子提着些山蘑木耳家来说:“你们一家子吃能吃多少,买啥买,几家匀点给你们,就够你们吃的。”

    这个婶子刚走,某个嫂子又来了。之后几天,不断有人来给周娇送山货,最后弄了好多。

    周娇无奈地笑着跟来人说:“三婶子,每家给送了点,家里已经很多了,那些都吃不了,下次再要婶子送的。”

    “娇娇,你都收了别人的,也得收下我的才行。”三婶子说着就把山货往桌子上倒,说啥也得把东西给周娇留下。

    她家那口子可是说了:小谢帮村里做了不少事,一定要得把东西送下才行。

    周娇没想到乡亲们如此热情。本来她想花点钱收点山货自家吃,没想到这么多人来给送山货。因为送的多,周娇不想都留下,可是乡亲们非得给,送来的这些够她家吃好久。

    周娇送走热心肠的乡亲们,跟奶奶说:“奶奶,您看乡亲们可真热情,给送这么多东西来。”

    苏云秀心里有数,“这还不是小谢为人好,才有这么多人看在他的面子上送东西。”

    她活这么大年纪,也没为下这么多人,还是小谢有能耐,混得人缘好。

    谢怀谦知道乡亲们给送了好多山货,让周娇安心收

    分卷阅读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