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1

      转运六零末 作者:暗墨沉香

    分卷阅读191

    周娇初到学校教书挺顺利的。

    学生们也听班主任介绍过,说这个漂亮的语文老师是京大毕业的大学生,要他们跟语文老师好好学习,将来也考京大。

    学生们知道语文老师是首都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对她钦佩又敬慕,尤其是那些爱学习的学生,当下就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上好大学。就连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好像也被“首都来的大学生”这个名头吓到了,暂时没人调皮捣乱。

    周娇讲课时声音悦耳动听,内容丰富,她不仅讲课本上的知识面,还穿插着讲些有趣的典故之类的,学生们都爱听她讲课。

    周娇她本来就是有耐心的人,很适合当老师。学生们问她问题,她都会耐心地讲解。而且周娇对好学生和差生没有区别对待,她上课时,还经常提问差生问题,就算回答不出来,周娇也不会恼怒发脾气,而是细心讲解过后,让回答不出问题的同学记住。

    这样下来,即便是差生,也开始积极学习语文,学生们很快就接受了她。就连不爱学习的学生,因为她常常提问问题的原因,都用心学起语文来,没有一个出现厌恶学语文的学生。

    双胞胎是周娇班里的学生,最了解学生们对妈妈的评价。

    明宇跟妈妈说:“妈,同学们都说你讲课他们爱听,他们最喜欢你这样的语文老师了。”

    周娇听了很高兴,“是吗,那我就放心了。我还怕学生们不爱听我讲课呢。”

    明晨也说:“他们都说你比原来的语文老师讲得好。”

    原来的语文老师是个老教师,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学校一直没安排好接替他的老师,老教师一直在教师岗位上坚持着。

    周娇佩服这样的老教师师,这种敬业精神值得她学习。

    只是原来的老教师思想比较古板,课堂上比较严肃,没有同学敢闹事,但是有的学生不太喜欢这样的老师。

    周娇跟双胞胎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原来的语文老师有他的优点,人家教书时,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是很不错的。你们不要道听途说,认为这样的老师不好。那个语文老师都到了退休年龄还坚持教学,还不是怕没人给学生们上课,耽误学生们的学习?”

    “妈,我们知道了。”

    双胞胎把妈妈说的话告诉了班里的同学。同学们知道后,心里对原来的语文老师有点愧疚,觉得不应该认为他讲课不好。

    之后,学生们自发凑钱买了点水果,去看望退休的语文老师。

    学生们回来之后说:“原来语文老师不上课时,对我们一点都不严厉。”

    “可不是,老师还给我们倒水喝,削苹果给我们吃,对我们一直笑,我还以为他一直带着严肃的表情呢。”

    原来是他们误会了原来的语文老师。也许是因为老师怕他们不爱学习,才老师板着脸吓唬他们吧。

    周娇和班主任知道学生们的做法,还夸奖了他们。

    首都和县城的教材肯定不同,有谢怀谦和周娇这对大学生父母在,即使转学,双胞胎的学习也不会落下。两人转学后依然名列前茅,包揽班里的前两名,而且总成绩比第三门高出一截。

    当然,不了解情况的人以为他们是爸妈私底下给开了小灶,两人学习才这么好。其实,谢怀谦和周娇很少给双胞胎补课,像刚转学那会儿,只给他们讲了讲没学过的知识。

    课余时间多是双胞胎自学。

    不过,谢怀谦和周娇经常买书,他们家的书特别多,各种类型的书籍都有,两口子经常让孩子们看课外书,增加知识面。

    这年头的书极便宜,几块钱、几毛钱都能买一本书,就是因为文.革的原因,书的种类少了点,不如后世书籍种类繁多。

    谢怀谦和周娇尽量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能力。

    孩子长大之后,还是得靠他们掌握自己的人生,父母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面对未来的一切。

    谢怀谦上班后,工作逐步进入正轨,一切朝好的方向发展。有县长的青睐,谢怀谦工作非常顺利。他了解县城的经济情况,还做实地考察,经常下乡了解实际情况。

    县长没让谢怀谦坐办公室整理材料啥的,那样太大材小用。他委以重任,要谢怀谦想法子提高农村整体经济水平,也就是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这块原来就没有专人管,县长直接把这事交给谢怀谦做,谢怀谦的直属领导知道后,并没有意见。他就算有意见也得憋着,谁让县长看重谢怀谦呢。

    整个县城还是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如果想提高县城整体经济水平,应该先帮助农村致富。

    先前谢怀谦提出的那些计划,有的就能用上。只是种植果园生长期长,收益见的晚,谢怀谦提意,不如种植大棚蔬菜。

    他们这边冬天很冷,能吃到的蔬菜很少,冬天基本就靠萝卜、大白菜,还有土豆、干菜过活,青叶很菜少见,除非是在家里种盆蒜苗啥的,偶尔吃点。

    冬季种植蔬菜的话,市场很大,前景很好。

    可是大棚蔬菜怎么种植,谢怀谦并不是很清楚,他只见过蔬菜大棚的外形,他不知道怎么种植。种菜需要技术,但是,这得靠农技站的技术人员帮忙。

    谢怀谦大概知道蔬菜大棚是是怎么建成的,他还知道种植冬季蔬菜会很赚钱,这是一个来钱快的渠道。

    只是这个钱不好赚,种菜比种粮食还累人,有的菜需要先育苗,再一颗颗栽种,成熟后要一个个摘下,麻烦得很。

    县长还是第一次听说可以在大棚种植蔬菜,但是他觉得这事可行。北方的冬天确实缺蔬菜,人们吃白菜萝卜吃到发腻,但是没的选择,因为就这几种冬储菜可吃。

    如果大棚蔬菜种植出来,“钱”景非常可观。肯定会有很多人买青菜吃。可以想象,如果冬季出现青菜,他也会买来吃。

    第128章

    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管是种植果树还是大棚蔬菜,都要农民愿意种才行。

    他们这边,经过这几年发展,早已成了小麦高产区。如果谢怀谦提出种植经济作物,不知有没有农民支持。

    前些年大炼钢时期,好多山坡被砍光了树,一直没有栽种,山坡上长满杂草,成为荒山坡。如果把这些闲置的山坡利用起来,种植上果树,以后等果树开花的时候,肯定能成为美丽的风景。说不定未来某年,果园区会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区。

    谢怀谦盘算,如果继续种植果园,就在有山坡的村子种植,这样既不用占用耕地面积,还能美化环境。

    有的村子不靠山,村里只有土地,可以在这里种植蔬菜大棚。这样不至于别的村子发展起来,这样的村子没有

    分卷阅读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