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

      重生之大艺术家 作者:排骨菌

    分卷阅读5

    谱放在书架最上方,埋了厚厚一层灰。

    一根学艺的好苗子就此枯萎,徐宏也惋惜过。但现实给人迎头一击,戚家穷,戚奶奶不愿接受他的帮助,戚茹自尊心又强,周围人一直给她灌输只有学习才有出路的理念,她就再没碰过二胡了。

    “你想好了?练琴会耽误你学习的时间,你不怕?”戚茹这一年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日夜苦读,时不时就去废品站淘书,从年纪中段拼上年级前三,虽然只是在老街的中学排名,也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会耽误的。上课只要用心,回来稍微用功成绩就能保持。我保证,每天能有至少四小时的空闲来练琴,还请爷爷教我。”

    重学二胡这事,戚茹并非心血来潮。上辈子她除了一个高中学历,其他什么也没有。在娱乐圈混还是靠着米莉亚的帮助,没有一技之长的人生是可悲的。若是她日后依旧落魄,凭着一手二胡功夫还能上街装瞎子卖艺。如果再努力一些,靠着艺术家的方向去,她这辈子就圆满了。

    中国的民乐在缓慢发展,学习二胡琵琶之类传统乐器的人不多,但在十年后,国家出台了传统文化保护政策,国家涌出大批学习传统民乐的青少年。可问题是,老师不多,真正能达到教授学生知识技巧水平的民乐老师十分稀少——能每三年在巡演中露脸演奏的徐宏算一个。

    恐怕徐宏此前一直留在老街是为了看顾戚家,等戚奶奶逝世,他才放开手找寻新的使命。

    说她功利也好,爱好也罢,总之她不会放弃的。

    徐宏垂眸思考一会,严肃的表情缓缓浮现:“那好。从明天开始,每天上午七点来我这里,午饭点回去。坚持完整个暑假再说吧。”他没让戚茹当场拉首曲子给他听,戚茹一年没碰琴手总会生,留给她一点时间先熟悉熟悉。

    戚茹放下茶杯,恭恭敬敬行了个大礼:“谢谢徐爷爷。”徐宏还没说要正式收她,师父一词她暂时不能叫。

    拜师一事有了好的开头,戚茹骑上那辆山地车问奶奶要了一百块钱,去了临安市最大的乐器行。

    二胡的弓断了,她要买一把新的。

    第4章

    临安市首屈一指的琴行要数有声琴行。

    它不但出售各类乐器,还培育了无数学子。艺术方向的考生基本选择在有声琴行接受培训,教学的老师说起来也赫赫有名。

    十二年前,红极一时的非云摇滚乐队在演唱会上宣布退出歌唱界,转而当起了幕后老师。键盘手、吉他手及鼓手都是业内大拿,他们向社会招收精通各种东西方乐器的人才,合资开办了有声琴行。

    琴行一成立便有众多粉丝捧场,更甚者父母带着小孩一块上课学习,场面红极一时。十几年过去,热度才慢慢降下来。但它依然是临安乐器行的龙头,只要创始人不拆伙,它便有十足的凝聚人吸引人们前赴后继。

    戚茹蹬着山地车来到琴行,将车锁好,摸了摸裤兜中完好的一百块推门进去。这是一笔巨款,她必须得小心谨慎。

    女孩子骑山地车的很少见,即便是技术性要求不高的trail【注】,在临安市也没有几人会在市区内道路上骑行。戚茹这么大咧咧把车往琴行外一摆,便吸引了众多男性的目光。

    陆景行便是其中之一。

    “看见刚才那小妞没,人家骑起来就是美感。看你,每次上车跟只狗似的卧在车上。”

    “那是我买的车不好。再说,我乐意用那个姿势,你管得着!”

    “也是,这辆车真是漂亮。不过轮胎有点没气,磨损比较严重,该换了。”

    周围人的谈论悉数进了陆景行的耳朵,他不动声色瞄了一眼车身,眼尖地观察到那张破坏了整体美感的贴纸,眸色一暗。

    这辆车,和他上礼拜被偷的捷安特长得一模一样,贴纸还蒙在那么巧妙的位置。若是他感觉没错,被贴纸掩盖住的地方,有一个用白色喷漆喷上的大写字母,l。

    但他的车明明是新买的,按理说轮胎不应该磨损得如此厉害,除非是被人换过了,故意让它看起来旧一点。

    他望着女孩进入的大门,抬头看了看店铺名,转身走了进去。

    女孩的身影极易辨认,普通的纯白t和浅蓝色的牛仔裤被她一穿像是偷了大人的衣服,松垮垮挂在身上,脖颈处露出一大片白,锁骨突出得吓人。过长的裤腿被她挽起两截,露出纤细白皙的脚腕子,一双白色帆布鞋已经被洗成了米黄色,鞋带岌岌可危,一个用力便能扯断。

    唯有高高扎起的马尾给她添了几分精神气。

    陆景行目测她不会超过一米五。

    上前站在女孩身旁,陆景行发现她在看二胡。没有询问店员,她一排一排看过去,最终停在一个玻璃柜前。

    眉毛一挑,陆景行有些讶异。

    二胡在人们的印象中,一向是老年人才会的玩意,低沉哀切的声音尤其适合苦难人家。街边卖艺求生的老人几乎都是拉二胡的,找不到一个搬着钢琴手风琴上大街弹奏。由于人们对二胡的刻板印象,学二胡的小孩是民乐中最少的。

    尤其是女生,寥寥无几。

    戚茹眼光不错,跟着爷爷学艺十年,选弓的眼力劲自然也培养了出来。

    “麻烦一下,给我看看那把弓。”戚茹指着一把白毛紫竹的长弓对店员小姐姐说道。

    店员见多识广毫不惊讶,似戚茹这般在没有标签的柜台中一眼相中好弓无需介绍的人也不少,只是年纪都比她大上一轮。

    摸了摸弓毛,轻轻坳了一下弓杆,戚茹满意地点点头。她能确定这是全马尾毛,粗细均匀,数量至少在三百五十根以上。唯一的难处是,一百块可能不够。

    有声琴行受人欢迎,价格亲民是一大原因。店铺大,货源广,价格自然比人流量少的琴行低上几分。有声琴行的人不屑于抬高价格,学艺是件费钱费力的事情,有声的目标是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而不是赚钱。好东西留给高端玩家消费,平民有平民的玩法。

    但再平民,该有的价格也不能少。

    戚茹握着弓犯了难,之前换弓换蛇皮都是徐宏托朋友直接送到戚爷爷手中,徐宏家收藏各式各样的二胡也是朋友主动送来的,她完全不清楚市价。

    当店员温柔地说出九十九元的价格,戚茹松了一口气。掏出一张红票子,接过找回的一块钱,戚茹拿上包装好的弓准备离开。天气太热,她可以买一根棒冰回去和奶奶分着吃。

    但一个男生叫住了她。

    “你不试试吗?如果用着不顺手还能立马换。”陆景行指着墙壁上挂着的一把黑檀二胡,琴筒上一层薄薄的松香粉残留,还没来得及清理。

    少年的声线清澈透亮,变声期未到,听起来让人十分有好感。戚

    分卷阅读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