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0

      凤和鸣 作者:百柏桦

    分卷阅读300

    新耕种之后,等到七月才能收获。

    兴许陈雄是知道的,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他帮着先帝马上打天下,又是靠着自己的手下血洗宫中才登基为帝,固执死板的认为,只要手中握着军队,只要军中的好儿郎吃得饱,就不足为惧。

    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还能跟军中悍将对战?

    这不是找死吗?

    连日来九卿在他耳边恳求减免租子和开仓赈灾的话听得他烦躁不已,心头痒意上涌,急着回去吃神药,脾气暴躁之下,不仅没有答应九卿的请求,反而要求各地尽快收齐赋税。

    下了这道命令之后,他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被留下的九卿脸色难看的很,由以甘东生为最,他太清楚这道命令行昭天下之后会引起多少的风波,圣上这是玩火**啊!

    甘东生急得跺脚,然而他更知道,九卿一同请求都没能让圣上开口应允,他自己一个人就更加没有分量能让圣上回心转意。

    甘东生似乎已经遇见了随后的烂摊子,急得嘴角都长了泡。

    当陈雄这道命令在朝堂中传开,朝臣们哗然,哪怕他们平时政见不合,哪怕他们自己斗来斗去、心狠手辣,但此时难得的众志成城。

    二十几年前天下动乱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晃荡呢,只要一想到那些日子的可怕,就打了一个冷颤。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

    难得的,百官齐齐跪服在殿堂中,恳请陈雄收回成命,并且再次提出减免租子、开仓赈灾的请求。

    然而百官齐心并没有一点用,相反,正是如此让陈雄暴跳如雷,再次感受到了自己被人威胁的难堪。

    先前那道命令还是口谕,在百官恳求之后,陈雄当场就下了圣旨,要行昭天下,姜太傅行使封驳权也没用,还被陈雄勒令回家闭门思过。

    当各地官吏收到这道圣旨时,都以为自己听错了,肯定是圣旨出错了!

    等无法自欺欺人之后,又觉得朝廷诸公不顾百姓的死活,竟然不阻止这道圣旨。

    他们实在不敢想象,也不敢承认,这是圣上的主意,哪有做皇帝的这般蠢?

    这是昏君所为!

    可惜任凭他们再怎么难以置信,随着圣旨上限定的日期快要到来之后,也不得不安排属下去收赋税了。

    意料之中的,遭到了百姓们的反抗。

    本就颗粒无收,哪里来的粮食可以交赋税?

    你说家里那些仅有的存粮?那是未来一家子的一年的口粮,把口粮交了赋税之后,他们难道要饿死吗?

    收赋税遭到了抵抗,进展慢的很,更有些心中装着百姓的地方官阳奉阴违,并没有为难百姓,按照目前的情况,想要交齐赋税是异想天开的了,想着不单是他治下之所遇到这种情况,其他人也是一样的,所为法不责众,兴许到最后圣上见实在收不起赋税,会体恤百姓,免了赋税呢?

    抱着这种想法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大家都觉得法不责众,结果等到限定的日期到了之后,陈雄问了一句,赋税收上来了吗?

    又一次得到朝臣们三请开恩的回复,陈雄就明白了。

    当场冷笑一声,转身就吩派了荆门军三支小队伍奔赴三个郡城,进城之后直接找府尹,要求开粮仓验收赋税,见到空空如也的粮仓,军士们根本不给府尹一个开口的机会,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府尹的双眼睁得大大的,目中是难以置信的绝望和灰暗。

    府尹是第一个被祭刀的,接着整个郡城的官吏都被血洗一空,最残忍的,是连他们家人都没有放过。

    浓稠的血液流淌在地上,没有人敢清洗,目睹这一切的百姓们眸中带着怨恨,恨这些军士把那些体恤他们的父母官杀戮一空,还祸及家人。

    三支小队伍,就杀了三个郡城的官吏和家眷,这样的表态一出,其他地方的官吏再想体恤百姓,也狠下心开始收赋税了。

    毕竟要是没收上来,就是他们和家人死,人都是惜命的。

    哪怕百姓们哭着喊着求着盼着,最后还是被捕快和小吏抢走了家中的余粮。

    一车车粮食被运往都城,与此同时,一股死志开始渐渐弥漫,远在丹阳县的常明义大白天的站在个高山上眺望,叹息的摇头,“天亡北梁啊!”

    (天津https://)

    ☆、第317章 不是还有我们吗?

    天灾之下,朝廷不仅没有体恤百姓,还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一时家家门前哀嚎哭喊。

    陈雄这一手,莫要说百姓们,就是世家豪强富户都心寒不已。

    但这些人并没有对百姓们施以援手,而是任由小吏们把百姓家里的存粮搜刮走就算是收赋税,那么一点赋税对世家豪强来说不是难题,但要他们拿出自己的存粮来帮助百姓们,这是不可能的事,他们自己也有一大家子要养活,粮食就是越用越少,哪里有这么多的善心到处发?

    消息传到姜元羲耳中,她打开了从祖父手里得来北梁全境舆图,低头认真的看着。

    彼时她身边不仅胡曲冯三人在,邵兕虎、姜伯庸、姜伯锦、崔玉书等人都在。

    “按着朝廷的做法,百姓们背井离乡是必定的,你们说说看,如果要走,百姓们会往哪里走?”姜元羲站起身,亲自把舆图贴在身后的木板子上。

    “越是靠近南方,灾情就越重,那里是真正的颗粒无收,反而往北的地方,若是提前得到消息,兴许还能保住一些庄稼。”

    崔玉书见其他人都在认真看着舆图,第一个开口道。

    姜伯锦心中翻了个白眼,这话不是废话吗,谁不知道这次的大灾,因着越往南就越暖和,蝗虫比北方的也多,损失更重是一定的。

    崔玉书当然不是来说废话的,他继续道:“我猜着百姓们应当是会往北方而来。”

    姜伯庸随后道:“其实想往南方而去也是没用的,大晋也遭了灾,比我们更惨,就算大晋素有粮食众多的名称,这次也没好到哪里去。不过他们的皇帝比我们的圣明多了,免了一整年的赋税不说,还开仓救济百姓。”

    听到姜伯庸说起大晋的消息,胡曲冯三人眸底划过一抹精光,就是崔玉书都看了一眼姜伯庸,对姜伯庸更加重视,能知道大晋消息肯定有自己的手段,这姜家五郎何事不声不响就有了这般能耐?

    姜伯锦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么说来,若是百姓们听到大晋开仓赈灾的消息,岂不是会有很多人往大晋而去?这不是平白给大晋送百姓们吗?”

    北梁的皇帝苛捐杂税不给人活路,大晋的皇帝开仓赈粮,任是谁,都知道该选择谁。

    “不会,大晋不会欢迎北梁百姓的。”姜元羲断言道。

    对上小哥疑惑的眼神,她肯定的道:“因为大晋的粮食也不够,若是大晋接收了

    分卷阅读300

    -